参观洛阳市规划馆

奥特曼(刘文虎)

<p class="ql-block">洛阳城市规划馆就在洛阳博物馆的边上,从博物馆出来,转身就到了洛阳城市规划馆。地址是洛龙区文博路5号,这里展览面积约1.2万平方米,那就去见识一下呗。</p> <p class="ql-block">展示馆的一楼是“历史长河”展区,展现了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都城规划沿革,这是一部洛阳城的历史发展书,展示了洛阳古代城市规划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我国历史上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部,使洛阳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4000年城市史和1300年建都史,成为古代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古都。</p> <p class="ql-block">从现在考古发掘的遗址看,在洛阳市区内沿洛河东西不足五十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毫、东周王城、汉魏古城和隋唐故城等“五大都城”遗址,见证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起源于洛阳,也实践于洛阳。</p> <p class="ql-block">这个沙盘展现了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这些历史都城原来面貌。</p> <p class="ql-block">华夏的第一都城应该就是二里头遗址的夏都斟鄩(zhēn xún),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斟鄩的遗址。“斟鄩”是由夏族斟鄩氏而得名。这里有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最早的“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夏王朝从太康、后羿直到夏桀建都斟鄩,就在洛阳地区。</p><p class="ql-block">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东西长约2400米,南北宽约1900米,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其文化遗存年代范围大致为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500年。该遗址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都城遗址,即夏都斟鄩遗址。</p><p class="ql-block">图右为二里头出土的著名文物,“绿松石龙形器”“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与“乳钉纹青铜爵”</p> <p class="ql-block">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是我国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还是著名的都城规划大师,周公主持营建的西周成周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周公吸收《夏礼》、《殷礼》精华,发展成为周代礼制—《周礼》。</p><p class="ql-block">《周礼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理论,周公营造的洛邑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源地和践行者。</p> <p class="ql-block">这些秦砖汉瓦带花纹,带企口,不少还带有工匠的姓名。成为千年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汉代楼宇上使用的瓦当,亦有精美的花纹图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隋唐洛阳城位于今洛阳市区内,隋、唐、后梁、后唐、后晋五个朝代在此建都。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灭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境)。隋炀帝时迁都洛阳。618年,隋朝灭亡,建立唐朝。唐初,洛阳名为洛阳宫。657年,唐高宗巡视洛阳,诏改“洛阳宫为东都”,官府机构的设置与长安相同。684年,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689年,武则天建立大周王朝,并于天授二年(691年)“徙关內户数十万以实洛阳。”洛阳便成为隋唐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隋唐洛阳城的形制规模</p><p class="ql-block">隋唐洛阳城,气势恢弘,城垣多重。分为外郭城、宫城、皇城、东城、含嘉仓城、圆璧城、曜仪城。</p><p class="ql-block">状若棋盘,布局规整。</p><p class="ql-block">经考古实测,隋唐洛阳城南墙长约7290米。东墙长约7312米,北墙长约6138米。西墙长约6776米,总计周长合27.52公里。</p> <p class="ql-block">隋汤帝为储积粮食和日用品,在洛阳修建了多座大型仓窖。</p><p class="ql-block">在东城含嘉门北有“含嘉仓城”。该城已探出大型地下粮窖259座。全城约有粮窖400多座。</p><p class="ql-block">已在今洛阳市速河区马坡村南发现回洛仓遗址。其中,排列整齐的仓窖700多座,每窖可容粮约50万斤。仓城中部还发现有房屋建筑基址以及宽窄不一的多条道路,可直接通向城外及瀍河岸边的漕运码头。</p> <p class="ql-block">洛阳曾经的大佛寺永宁寺,如今只剩下半个佛脸。而伏羲得龙马负图而创八卦的龙马负图寺,也是几兴几毁。</p> <p class="ql-block">关林,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属于级别最高的关庙,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p><p class="ql-block">而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后世寺院形制建设所依范本。</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洛阳办事处,地处老城南关贴廓巷51、52号院,原为清代洛阳富户庄家大院。两院并列,前后三进,青砖灰瓦民房建筑群。抗战时期改为八路军驻洛办事处,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洛阳市一处重要的革命|日址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p><p class="ql-block">西工兵营由袁世凯兴建于1914年,1920年后由直系军阀吴佩孚扩建,中西混合式建筑风格。西工兵营见证了洛阳从民国三年(1914年)至1948年解放这一时期风云变幻的近代历史,对于研究洛阳近代建筑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在一楼的走廊,规划馆按年代顺序排列,介绍了洛阳城市从古到今发展的历程,沿途看去,不缔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城市发展历史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东晋时称故都洛阳为中京,一直沿用到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宋明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隋开皇元年(581年),在洛阳置东京尚书省。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新建洛阳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始,对都城进行扩建,修建了明堂、万国天枢等。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p><p class="ql-block">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于洛阳置都畿道。天宝年间,改东都为东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p><p class="ql-block">唐天祐四年(907年),唐室亡祚,其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暂的王朝,史称五代。其中,后梁、后唐、后晋均曾建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这一时期洛阳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朝廷设“国子监”于洛阳,名臣遗老和文人学士多会于此。</p><p class="ql-block">司马光在洛阳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p><p class="ql-block">宋代西京洛阳城由宫城、皇城与京城组成。宫城是西京城核心。宫城周九里余,有五凤楼等6门。西京城郭规模远超隋唐,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高超的建筑水平。</p><p class="ql-block">在国家投资修建宫城、皇城的同时,民间兴起大修宅第园林之风,园林相望,林泉高致,时有“天下名园重洛阳”美誉。</p><p class="ql-block">金代定洛阳为中京,时因洛阳旧城毁弃,便在隋唐城东北角另筑新城,城周不足9里,即今日老城之前身,它仅是隋唐洛阳城的一小部分而已。</p> <p class="ql-block">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都,降为河南府治。</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始筑青砖城墙,开挖城壕。城周8里,城墙高4丈,护城壕深5丈,阔3丈,城墙上开4门:东建春门,西丽景门,南长夏门,北安喜门。</p><p class="ql-block">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克洛阳,城池毁于战火。</p><p class="ql-block">清代洛阳历任知府、知县对城郭街道有所修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后,分别重修了四面城门楼,且定名为东迎恩、西万安、南望涂、北长庆。</p> <p class="ql-block">在一楼看了洛阳城的历史沿革,二楼则是现代展区。通过历史文化、旅游、工业、荣誉展板讲解,详尽的阐释了“一带一路”、中原城市群、“9+2”工作布局、四级城镇体系、“一核两区”、“一中心六组团”等贯穿洛阳市发展历程的各项总体规划。</p> <p class="ql-block">1948年4月10日,洛阳解放,</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确定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战略,洛阳与西安、太原、兰州、包头、成都、武汉、大同共同被定为“八大重点城市”。</p><p class="ql-block">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实施以苏联帮助援建的“156项工程”为核心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河南省共10个,其中洛阳有7个,实际投资8.35乙元。</p><p class="ql-block">1954年6月,确定洛阳为重点建设城市,并强调“必须首先积极进行城市规划”。同年,洛阳升格为地级市。</p> <p class="ql-block">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中7项布局在洛阳。1954年,国家建筑工程部开始为洛阳编制城市规划,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将涧河以西、陇海铁路以南规划为工业区,来布局国家工业项目,</p> <p class="ql-block">当时在苏联援助下,依次兴建了洛阳矿山厂,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河南柴油机厂,洛阳耐火材料厂,洛阳铜加工厂等国内同行业龙头企业。</p><p class="ql-block">有关这些重工业选址洛阳,还有一段逸事,当时文化部的同志坚决反对在洛阳建大型重工业,因为洛阳地下已经发现不少隋唐遗址,苏联专家也倾向于在郑州选址,因为郑州交通方便。</p><p class="ql-block">官司打到主席那里,主席一锤定音“洛阳九个朝代的皇帝都住下了,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吗?”</p><p class="ql-block">不过在专家的坚持下这些厂矿选址避开了老城区,选择在涧河西边,开创了“避开老城建新城”的“洛阳模式”。</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来,洛阳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城市,也重新焕发了青春,依据考古的新发现,洛阳城在恢复复原古代建筑和旅游开发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使得洛阳真正成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古都和旅游城市;中原西部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如今洛阳的地下交通已经开通了一横一竖的地铁壹号线二号线,计划近年还要修建第3第4号地铁线,市民的出行将更加方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洛阳城老城区在唐朝武则天登基的应天门,天堂,明堂遗址基础上修复了大部分的城墙遗址,原地重建,供游人怀古敞游,使得洛阳这座十三朝古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