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虹/会理十三处名胜

会理霁虹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会理十三处名胜</b></p><p class="ql-block"> <b>霁虹</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 同治版《会理州志》名胜篇中,记载有二十四个名胜景点,这些景点是会理县城建筑和人文的重要补充,由此奠定了会理古城作为川滇一个重要城镇的基础。而会理人耳熟能详,至今仍念念不忘的名胜大致有十三个。</p><p class="ql-block"> 一、玉屏朝霞。“即玉墟山朝霞,辉映朗如玉屏。”志书上仅有此两句叙述。对于玉墟山(龙肘)的介绍近年来很多,但多限于介绍万亩杜鹃、云海、日出,而忽略了“玉屏朝霞”的壮景。这一美景,是古人历经多年观察而形象地总结出来的,很值得打造和宣传。只要选取一个好的角度,登上一个稍高的地方,就能在那阴阳一线之间,感受到那砉然而来的霞光之浪,怎样在玉墟山上形成一个霞辉的屏障。那是一种大美,能直入人心,震撼心灵。今后,随着龙肘山的开发,相信“玉屏朝霞”会更加耀眼夺目。</p><p class="ql-block"> 二、东岩瀑布。“治东三十里,岩巅飞涛百丈,从云雾中喷薄直下,至岩半横承一石,激而倒卷,望之如白练翻空,折叠下垂,岩脚有隙地,大可半亩,循径可入,携樽小坐,恍身于水晶帘内也。”近些年来,翻阅各种史料,东岩瀑布是古代文人们赞美得最多的一处。古人吟咏东岩瀑布的诗歌有数十首之多。现在,瀑布只有很小的一点水流下了,水小的原因是,大炼钢铁后植被减少,后来又在上面建了一座水库,把仅有的来水截住了供给给红旗水库。笔者通过多次考察,认为东岩瀑布很有打造价值。价值一:在于它的山势雄、险、奇,迎面进山右面山崖脚还有一条栈道遗迹,开通很容易。价值二:有会理州正堂题写的“永禁砍伐”几字石刻,另外,还有大量的古人写东岩瀑布的诗,可以做成碑林,使其增加人文景观。价值三:横山水库建好后,红旗水库可以不需要东岩瀑布头顶水库的补给,上面水库可以晚上蓄水,白天将水放下,形成壮观瀑布。价值四:从东坝沙沟村进去,整个山谷很有打造价值,可以成为休闲渡假区域。</p><p class="ql-block"> 三、西岭泉琴。“治西四十余里,有水自岭罅滴下,琮铮漱玉,琴韵冷然。”记载有四十余里,实际可能只有十来公里,现在还常有人进去游玩。</p><p class="ql-block"> 西岭泉琴,一个小型瀑布,十分秀气,至今仍有水流,滴水鸣琴,有如天籁,结合飞来寺,可以作为一个景区开发,具有较高品质。</p><p class="ql-block"> 四、塔峰翠霭。“即葛砧山,峰峦翠秀,万仞凌霄,上建文塔、奎星阁。”</p><p class="ql-block"> 白塔山处会理城南,南方为四象中的朱雀方位,此塔为文塔,因此修在朱雀方位上,目的是为了让会理文风鼎盛,文人倍出。一九九二年,被雷毁坏的最顶一层被修复,至今保存完好,并有了附属设施。后来还修了供奉孔子以及关公的殿堂。</p><p class="ql-block"> 白塔山很有打造价值,首先是山峰青秀,塔峰高耸,人文和自然景观天然结合;其次庙宇相连,集聚人气。可以在打造时修建步道直达山顶,另外将奎星阁修复,与文塔相匹配。再次:据《华阳国志》等记载:武侯南征,首战于会无。会理是其首战之地,可以将已毁的关索庙恢复,将诸葛亮南征的内容植入。明代状元杨升庵经过白塔山下,写有一首拜谒关索庙的诗,可将其诗刻碑立于庙前,供游客拍照留影。</p><p class="ql-block"> 五、北桥观柳。“北桥,即三元桥,距城三里许,旧有垂柳数十株,笼烟拂水,不减灞桥诗意。”</p><p class="ql-block"> 北桥观柳又叫三元桥,是因为有一名状元、一名会元、一名解元从桥上经过,人们因此以“三元”冠名。现在所知道的状元是明代新都人杨升庵,一名解元是曾在会理当过知州的湖北籍官员刘德铨,余下的一位,就无从考证了。过去那里是北出的必经之地,建有接官亭,又有数十垂柳,而柳树又是送别树,古人有‘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之句,北桥之柳也和灞上之柳一样陪伴人们迎来送往,因此不减灞桥诗意。惜该桥在民国时被水毁,如能恢复,必然成为会理的一处热门景点。</p><p class="ql-block"> 古代在三元桥附近有一座观,叫“元泉观”,杨升庵被流放途经会理时住过,并留下一首《元泉观五言古体》:名园会水傍,游女出滇阳。竹叶沽春酒,梨花洗墨妆。醉来迷眼处,疑是碧云乡。在其附近还有一座寺院,名:胜功寺。寺里曾有很多景观,并且历史上曾有重要事件发生。 </p><p class="ql-block"> 三元桥遗址处,较为宽敞,可以将元泉观和胜功寺恢复,将三元桥按冲毁前样式恢复,栽上柳树,将古代送别诗做成碑林,可以打造成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体现送别文化的景区。</p><p class="ql-block"> 六、金江夜月。“即金江也,夹岸沙石,皆作赤色,日光映射,不能逼视,夜则波光月影,万道金蛇,两岸寒星,真奇观也。”</p><p class="ql-block"> 有人认为“金江夜月”在今金沙江三堆子处。金沙江一线,类似此景很多。现成景点,可根据需要,随意打造。红军巧渡金沙江渡口——皎平渡,三国古渡——鱼鲊渡,两个景点都在金沙江上,今后在打造这两个景点时,也可将“金江夜月”配上。 </p><p class="ql-block"> 当然,“金江夜月”更准确的遗址是现今的西环线体育场一带,那里流经瀛洲园护城河的小河名“金江河”,河水清澈,蜿蜒曲折,河畔赏月,别有情趣。“金江书院”和民国开没的“金江职业学校”,皆因金江河得名。</p><p class="ql-block"> 七、盘松张盖。“城西皈依寺,旧有古松一株,不识何年所植,盘曲古傲,枝杆纠拏,横铺满苑而高仅与檐齐。魁参戎麟题其廊曰:松爽。明状元杨慎题联云:乱竹堆成世界,把茅盖住虚空。”</p><p class="ql-block"> 皈依寺,即今烈士陵园。惜盘松在清末就已枯死。《会理州志》艺文志所录诗词歌赋中,写皈依寺和盘松的很多,况有名的两位文武人士曾有题刻。</p><p class="ql-block"> 烈士陵园北侧亦为小山,如能恢复皈依寺和盘松张盖景点,定能为会理的文化增添光彩。</p><p class="ql-block"> 八、莲沼风清。“治南二百里黎溪驿有池周广约数十亩,中多芰荷,花时烂若红霞,香闻数里,鸥鹭野鸭时沐水面。”</p><p class="ql-block"> 此景点即今黎溪大海子,已打造成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九、秀气龙盘。“治东三里,山曰东山,山逶迤而北,绵亘数里,有石隆然兀起,绝似龙形,秀骨嶙峋,宛若鳞甲,风动云移,势欲飞腾也。”</p><p class="ql-block"> 东山,即过境路以东之山,蜿蜒数里,似龙游走,而山上有一块天然沙石,被雕成了一条龙。石龙处有一座寺院,名:东山寺。寺里还有一座文昌阁。会理明代进士刘朝重当秀才时即在寺里读书,并且还留下了一个美好姻缘的故事。后来,会理学子都要到东山寺和文昌阁许愿或读书。</p><p class="ql-block"> 石龙有龙嘴,刚好能容小孩子手伸进去,每年二月二“龙抬头”都形成会期,家家带小孩去游玩,小孩伸手进龙嘴里能掏到糖果或钱币,以图吉利。</p><p class="ql-block"> 东山,山势起伏,又靠近城边,如有条件,可将其建成公园,并恢复石龙、东山寺和文昌阁。恢复旧历二月二的会期,使其成为城乡人民游玩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十、胜功泉水。“治北胜功寺,明初淮勇将军邓安所建也,傑阁危楼,半吞岩腹,有清泉一线,自岩腹中出,潺潺有声,味极清冷。大姚夏丹来刺史磨岩书‘栖云处’三字于泉侧,广宁郎梅溪观察题有七律一章、七绝二章嵌石上”。</p><p class="ql-block"> 胜功寺在城西北的一处山脚,现今新建的三元村委会背后,离城不远,修建较早,影响较大,有很深的历史文化积淀。可惜已经全部毁坏,没有游人再去。今后可以结合“三元桥”景区打造,将其与元天观一起恢复。</p><p class="ql-block"> 十一、奎星晨钟。“钟悬文昌宫奎阁内,其音噌宏,闻数十里,清夜数声,摇曳魂梦,唤醒迷人不少。”</p><p class="ql-block"> 奎阁即文昌宫之阁楼,而文昌宫与东山寺联为一体。上世纪四十年代,庙宇被驻军拆毁,而奎阁大钟被移在钟鼓楼上,再后来不知所终。据说,过去会理的秀才们大多在文昌宫读书。</p><p class="ql-block"> 笔者以为,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代表过去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符号——文昌宫必不可少,在适当时候将其与“东山石龙和东山寺一起恢复,伴随清夜钟声,必然能使会理的诗韵墨香飘得更远。</p><p class="ql-block"> 十二、南来放光。其实就是“放光寺”,佛教中地藏王菩萨又称“放光菩萨”,放光寺是供奉地藏王菩萨的寺院。遗址在现农业科技园后的凤凰山上。后来老百姓传说寺院阁楼上有一个蜘蛛精,口里有一颗夜明珠,晚上会发光,被外国人盗走了。</p><p class="ql-block"> 今后如有条件,将“放光寺”恢复,与科技园一起打造成一个历史文化结合现代农业科技文化的景区,必然能吸引市内外的大量游客。</p><p class="ql-block"> 十三、北岩淌米。“治北十里有白云庵,枕山面池,池内红鱼以万记,寺后修竹沿山滴翠,殿侧岩壁间石纹微凸如指,作龙形。长二尺许须鬣宛然,吻际有竅如椒,米自竅中出,仅供僧客而无遗,僧少凿而使阔,米遂止。”</p><p class="ql-block"> 该地现已改名“白云宫”,成为道教场地。是会理市道教协会驻地,经过道教和道观负责人的多年努力,景观已初步恢复。白云宫山后还有一些遗迹,今后还可不断发堀恢复。</p><p class="ql-block"> 以上前八是会理最有名的古八景,另外五处也很有影响。有的保存尚为完好,至今仍有许多人前去游玩,有的虽然不复存在,但仍有其恢复的条件和基础,这是会理的灵山秀水和老祖宗留下的一笔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宝贵财富,在过去的岁月里,她们睡着了,如今,会理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期盼能够陆续得到恢复,为市内外游客增添更多的游玩去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