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徒步朝圣,从花台到天台

世纪闲人

<p class="ql-block">  九华山去过很多次,而且九华山周边的景点大多也都玩过,这次九华山靠双脚徒步还是第一次,走的路大多数是野路,景区路就是从花台到天台,其他的路都是以前没有走过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徒步是从九华山的后山进入的,一路都是爬升,而且路不是很好走,很多地方都需要攀爬,也有点滑,但路很成熟,应该有很多户外人走过,不容易迷路。</p> <p class="ql-block">  进山的入口在九华山后山山里人家那里,徒步人的导航都会用两步路APP,我也开始使用它来导航和记录,这个路牌我们只走了一段,大多数与它并不重合。</p> <p class="ql-block">  走了1公里不到,队伍就拉开了,可见徒步路线还是有点难度,爬升太快,3公里爬升800米,我们第一方阵只有5个人。</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打鼓岭了,从这里开始风景还不错,由于只顾着爬山,没有认真看景,随机拍摄了几张,真希望下次再有机会,不要那么赶,好好欣赏一下风景。</p> <p class="ql-block">  九华山到处是风景,以前上九华山以看寺庙为主,很多山头都没有去过,这次徒步收获不小,听说九华山还有很多有趣的徒步路线,慢慢来,一一打卡。</p> <p class="ql-block">  路上遇到了唯一一处有水的地方,溪流不见有流水,却结了很厚的冰,冰很滑,好在有石头凸起,不远处都有树木,再滑也不怕了。</p> <p class="ql-block">  假如你不注意,还是会摔跤的,其中有个小伙子真摔了一跤,屁股都湿了一片,好在不是很厉害。</p> <p class="ql-block">  虽然冰瀑不宽,因为是我们路上唯一见到的冰,还很留念,想多看几眼。</p> <p class="ql-block">  九华山的松树和黄山松也很像,只是比黄山的松树小很多,但也给这些山峰增添了许多生机。</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大石头真的不小,幸好它没有完全把我们的路堵死,留下能一人能过的狭缝,你看刚穿过狭缝的队员,就能感受得到。</p> <p class="ql-block">  大石头上有几块小石头,其实因为我们不能靠近它,那几块小石头也不小,和黄山的飞来石一样,不知道它们是如何飞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  这棵是吉祥松</p> <p class="ql-block">  我在花台很想你</p> <p class="ql-block">  九华山花台,因盛产山花而得名,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游览区,由于现在是冬季,基本没有山花开放,听说4、5月份,天台是九华山最美的季节,真想在那时再来。</p> <p class="ql-block">  花台峰高独秀,山花繁盛,嘉木葱茏,灵石乖巧,像人拟物,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花台对面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  花台周边沟壑环绕,群峰林立,峰岭突兀,怪石嶙峋,谷洞幽深,蟠龙虬松,山花浪漫,争奇斗异,气象万千。</p> <p class="ql-block">  石碑上刻的是: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这是刘禹锡一首诗《九华山歌》中的其中两句,可见九华山的风景多美。</p> <p class="ql-block">  殊途同归</p> <p class="ql-block">  仙人指路</p> <p class="ql-block">  路上遇到了一个长满木耳的树</p> <p class="ql-block">  这块大石头真不小,下面被很多游客撑着小树枝,据说这可以使你腰不疼。</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差转台</p> <p class="ql-block">  从花台穿越到天台,我们第一梯队只剩下了4个人,拍照人是进哥,体力特别棒,我们3个只是跟着他的节奏走,他还是挺照顾我们的,看我们慢了就会等一会。</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南无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天台峰顶的地藏寺,古名天台寺,来九华山的佛教徒大多到此朝拜,称之为“中天世界”,这里是游客游九华必到之处,自古有“不到天台,等于没来”之说。</p> <p class="ql-block">  古人称赞天台“由天台以望群峰,如儿孙绕膝。....阴晴雪月,旦暮异观,出没云霞,变化万状,凡九华诸峰之奇,必登天台而后能毕见,我们这次从后山一直徒步至此也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  九华山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 华龙三会</p><p class="ql-block"> 至圣先天老祖</p> <p class="ql-block">  最下面是民国将军孙元良的书法石刻,“高哉九华与天接,我来目爽心胸扩”,由此可见一个人登临高山时的豪情壮志。</p> <p class="ql-block">  到达终点,这里树了一个牌子: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九华后山,这两年像这样的牌子也见的很多了,但对游客来说,拍个照留个影,还是挺有意义的,比在照片上写字好。</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两步路记录的轨迹,下次可以用此轨迹再走一遍,它有导航功能,比其它记录的轨迹有用的多。</p> <p class="ql-block">  登山徒步前全体人员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