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节日“小年”。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灶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掌握一家人口德的神祇。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灶王爷),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 李士达《岁朝图》</i></p> <p class="ql-block">小年祭灶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自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人类茹毛饮血的饮食方式发生了改变,故而人类对火有了极深的敬畏与崇拜。灶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灶火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温暖的火源,还成为了人们烹饪美食的场所。因此,灶台在人们的心中拥有着神圣的地位,成为祭祀圣地。夏朝时,灶王爷就已经成为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西周时期,各种礼仪制度逐渐规范化。周朝的“五祀”祭拜时间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木刻年画《四美图》</i></p> <p class="ql-block">关于小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这是最早出现小年的名称和民间活动习俗的文献。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灶神已经被人格化,并被赋予督察人间过错的功能。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注《礼记·记法》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意思是说灶神负责监察人的日常过错,并将这些过错向天帝报告。东晋的时候,灶神报告的惩罚就很严重了。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意思就是,灶神发现了人的过错并上报后,严重的过错要少活三百天,轻微的过错也要少活三天。自此之后,关于灶神的传说故事越来越多。灶神腊月廿四上天向天帝报告人的过失的说法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 朱见深《岁朝佳兆图》</i></p> <p class="ql-block">祭灶有明确的禁忌。自古以来民间流传这样的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说的是禁忌男人祭拜月亮;禁忌女人祭拜灶王爷。“男不拜月”。按神话传说,古代民间月亮形容女子,是阴柔的象征。而在中国古代,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承担家庭生活的所有重担,代表阳刚与正气,故而男人不祭拜月亮;还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古人都认为月神就是嫦娥,古代男女有别,月亮上住着嫦娥,男人如果对其进行跪拜,就是对月亮的一种不尊重,甚至是一种亵渎,所以男人是不能拜月的。</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 陈士俊《绘高宗御书范成大照田蚕行轴》</i></p> <p class="ql-block">“女不祭灶”。概括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灶王爷,这对于黎民百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古代社会崇尚男尊女卑,女人地位非常卑微,她们常年巡回于三尺灶台之间,与烟火打交道。按五行之说,火是阳性,女人是阴性,而灶王爷与火有关也是阳性,阴阳相克,故不允许女人祭拜灶神,只能由家里的男人们祭拜灶王爷,以示对神灵的尊重。二是,传说灶神是炎帝、祝融等神话人物化身的男神,古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女人去祭祀男神,是有违封建礼教的。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 袁尚统《岁朝图轴》</i></p> <p class="ql-block">民间供奉的灶神,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一般贴在锅灶墙上。由于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 杨晋《岁朝图》</i></p> <p class="ql-block">没有宗教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在对灶神的祭祀上也是明显的世俗化。祭灶实际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祭灶的行为似乎像是在向灶神送礼行贿,让他掩饰自己的错误。人们在小年这一天晚上祭祀灶神,希望灶神上天只说好话,不说坏话,世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祀物品中酒和糖是必须的。糖的目的是让灶神嘴甜,不说自己的坏话。酒是为了让灶王爷喝醉,忘乎所以,忘记那些要说坏话。唐代《辇下岁时记》明确记载:“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君)醉酒 ”。</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 冷枚《岁朝图》</i></p> <p class="ql-block">民间开始过小年,是从宋代开始。但是那时候的小年不是腊月二十三,只是有这个叫法而已。宋代文天祥《二十四日》:“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其中的春节是指立春,写诗的那一年,立春是腊月二十六,所以前三日是腊月二十四,从题目中也能看出是腊月二十四。诸多古典记载,从宋朝到清朝前期小年都是腊月二十四,直到后来雍正皇帝时期北方小年才改为腊月二十三。这也是“官三民四”说法的起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雍正皇帝会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间的神明汇报一年的工作总结,当时为了节省开支,雍正皇帝顺道也祭拜了灶神爷,王族贝勒等也紧随其后,于是宫中的小年就变成了腊月二十三,民间纷纷效仿,这一天过小年的习俗就慢慢传播开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 姚文瀚《岁朝欢庆图》 </i></p> <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尽管小年的具体日期有所变化,小年的祭祀习俗已经淡化,但作为开始过年的标志性意义依然传承下来,其核心意义:祭拜灶神和家庭的年终大扫除一直延续至今,作为传统节日,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北宋 赵昌 《岁朝图轴》</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