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瓷器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p><p class="ql-block">中国是世界瓷器的代表,而景德镇瓷器可以称为中国瓷器的代表。作为“瓷都”,曾为皇室制瓷长达900余年的景德镇早在唐、宋时期就与五大名窑争奇斗艳,最后脱颖而出,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世界陶瓷之都。</p><p class="ql-block">景德镇陶瓷发展开端——东汉-五代十国,</p><p class="ql-block">景德镇名字来源——宋,</p><p class="ql-block">青花瓷起步,景德镇设立为朝廷服务机构—元,</p><p class="ql-block">瓷都的诞生——明,</p><p class="ql-block">瓷器审美的巅峰——清雍正,</p><p class="ql-block">新的历史高峰——清乾隆。</p><p class="ql-block">景德镇地区三国时为吴地,东晋设镇,始称“昌南”,汉易名“新平”。唐天宝元年(742年),这里被更名为“浮梁”。北宋景德年间(1004年—1007年),昌南镇的瓷器已在国内诸窑中脱颖而出。这里所产的青白瓷,青中泛白,白中显青,远销世界五大洲,且作为朝廷贡品,深受皇帝喜爱和赞誉,于是宋真宗皇帝将其年号赐予昌南镇,并钦命进御瓷器底款书“景德年制”,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并隶属于浮梁县。解放后,景德镇从浮梁县分离出来,成为了景德镇市。1960年,浮梁县正式并入景德镇市。</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五大名窑中没有景德镇窑?首先,让我们理清一下时间线。汝官哥钧定是宋代的五大名窑,而景德镇在元朝时期才开始官办烧造青花瓷器和釉里红等瓷器。因此,景德镇窑并不在五大名窑之列,只是时间上的差异。</p><p class="ql-block">北宋景德年间,这里的瓷器得到了宋真宗的赏识,于是用他的年号“景德”命名此地。真正让景德镇声名大噪的是从元代开始的,朝廷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负责为宫廷和官府督造瓷器。浮梁瓷局的设立极大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同时也创烧了大量新品种的青花、釉里红、暖白釉、红釉、蓝釉等瓷器。</p><p class="ql-block">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皇家指定的瓷器烧制厂,而且是这500年间唯一的御用瓷器定点窑址。顺治十一年(1654年),清廷正式设立景德镇官窑。经过康雍乾三朝皇帝的扶植,景德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瓷器特地:“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p> <p class="ql-block">青花</p> <p class="ql-block">青花瓷技术始于唐朝,逐渐成熟于元朝,鼎盛发展时期是清朝,有着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也表现出青花瓷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p><p class="ql-block">青花瓷的烧制工艺,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入窑后烧制而成。</p><p class="ql-block">包括了青花胎釉、青料、装饰、烧造等几大方面
</p> <p class="ql-block">其中青料影响着青花的发色,历史上主要用过七种青料:苏麻离青、平等青、回青、浙料、石子青、珠明青、化学青料。
</p> <p class="ql-block">要说整个青花发展史的高峰,永远只有元青花(见图四)、永宣青花(见图六)和</p><p class="ql-block">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青花(见图七、八、九)</p><p class="ql-block">这三个时期的青花表现形式和内容各有千秋,各有特点,是我国瓷器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制瓷历史,元代青花瓷景德镇窑口而言,是青白瓷向彩瓷过渡的一个关键期,就元青花过渡阶段,根据时间推进,大致上有三个阶进,分别是延祐、至正、元末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元青花成熟及发展最好时期为“至正”型。在器型特征上看,胎质重而坚、器壁较厚,大件瓷器占比例较多。</p><p class="ql-block">在元青花的釉面上,它与唐宋青花有了质地上的区别,虽说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在元代而出现兴盛的景象,特别是到“至正期”,元代青花瓷改变了唐宋以来传统瓷器的含蓄内敛的风格。从这点我们能看到,离不开当时的统治者忽必烈,最初在蒙古军征服西亚各国的战争中,缴获了不少的青花陶器,这些西亚陶器上的斑斓纹饰叫这位统治者倾倒,其后,灭宋过程中收获了更多中国瓷器,瞬间被中国瓷器瓷上如玉的釉色所折服,于是便将西亚青一花与中国瓷器融合一体,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元青花瓷便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青花是靠发色,色中有浓艳、淡雅、青灰这最基本的变化,瓷上功夫介绍到,多半会呈现出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沉于釉下,用气窑烧成的仿品,大多会呈现矿渣状斑点。另则从胎体上,元青花大都为宽而较矮的圈足,这是元代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的特点,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留下明显的指纹或旋纹,这个年代的坯胎上釉一般是采用蘸釉、浇釉或刷釉工艺,因此从釉色上看丰满肥厚,平整度稍会有欠缺。从元青花瓷的纹饰上,它显得很繁密、层次较杂七至九层纹饰较为常见,有的多达十几层,通常人们说是“满画”,也有人称道为“满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的四大瓷: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四大名瓷。“”</p> <p class="ql-block">“艺术瑰宝,青花至尊” , 青花瓷,位居瓷器首位,中国独有之艺术品。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覆盖一层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p><p class="ql-block">现代青花瓷大致可分为三种:日用瓷、仿古瓷、艺术瓷。在装饰形式上,青花还经常与釉里红、颜色釉、粉彩、古彩、新彩、玲珑等形式结合起来,相互衬托而形成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p> <p class="ql-block">“景德玲珑,晶莹剔透” , 玲珑瓷作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又称为 “米通”和“镶玻璃的瓷器”,以玲珑剔透、晶莹雅致而蜚声中外,而且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称之为青花玲珑瓷。它是通过在泥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镂刻小孔,使之两壁洞透,然后填充满特制的透明釉再通体施釉,经过焙烧,镂花处明彻透亮。这种透光的孔眼,叫做“米花”,又称“玲珑眼”或“芝麻漏”。</p><p class="ql-block">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朴、又显清新,集高超的烧造技艺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色彩丰富、清雅柔润” , 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粉彩瓷是景德镇创制的新品种,它的发展素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p><p class="ql-block">粉彩瓷的做工细腻、色彩丰富、清雅柔润,充满着诗情画意,富有强烈的艺术感和观赏价值。粉彩瓷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人造宝石,五彩缤纷” , 颜色釉瓷是景德镇陶瓷烧造的珍品,其釉色可谓五彩缤纷,晶莹夺目,被誉之为“人造宝石”,是瓷都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由于窑变的不确定性,每件颜色釉瓷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绝品。</p> <p class="ql-block">所谓“仿古瓷”,是以古代某一朝代的产品为蓝本进行仿制,其仿品质量追求逼真,和真品相比,能够到达器形准确,胎像、釉色相像,装饰画面和底款也能形神逼真,从肉眼上甚至神韵上都分辨不出差别。现在真品越来越少,除了各大博物馆,都被各大行家攥在手中,而仿古瓷就成了一个捷径,在十几年、几十年后,同样成为传世古董。</p> <p class="ql-block">瓷器的五大名窑</p> <p class="ql-block">五大名窑是指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它们代表了宋代瓷器的最高水平,各具特色。</p><p class="ql-block">🔎记住这个口诀:“你哥一定当军官”,就能轻松分辨五大名窑啦!</p><p class="ql-block">汝窑:位于河南省汝州市,以青瓷为主,釉色温润如玉,有“汝窑为魁”的美誉。其瓷器造型简约大方,线条流畅自然,传世作品极为珍贵。</p><p class="ql-block">官窑: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窑址至今未发现。官窑瓷器釉色以粉青、月白为主,釉面肥厚,器形规整对称,多仿古铜器样式,显得庄重典雅。</p><p class="ql-block">哥窑:具体产地有争议,但普遍认为其技艺源自宋代。哥窑瓷器以开片纹著称,釉面有大大小小的裂纹,形成“金丝铁线”的艺术效果,器形多以碗、盘、瓶、尊等为主。</p><p class="ql-block">钧窑:位于河南省禹州市,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而闻名。钧窑瓷器釉色丰富多彩,蓝中带紫或明艳的紫斑是其独特之处,器形以盆、盘、碗等日常用品为主。</p><p class="ql-block">定窑:位于河北省曲阳县,以白瓷为主,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光滑如玉。定窑瓷器的装饰手法多样,图案丰富,器形规整对称。</p><p class="ql-block">又一种五大名窑的顺口溜记忆法是“冠军订乳鸽”,方便记忆这五大名窑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汝窑:河南汝州,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其瓷器被誉为“汝窑为魁”,以“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翠色著称,代表作有汝瓷三足香炉。</p><p class="ql-block">🏺哥窑:浙江龙泉,胎色深,釉质肥润,有“金丝铁线”的独特纹路,代表作有青灰釉葵口碗。</p><p class="ql-block">🏺钧窑:河南禹州,以其“走泥纹”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色闻名,被誉为“钧瓷无双”,代表作有玫瑰紫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p><p class="ql-block">🏺定窑:河北曲阳,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代表作有“定州白瓷孩儿枕”。</p><p class="ql-block">🏺官窑:河南开封,选料精细,胎质细腻,代表作有官窑小碟。</p> <p class="ql-block">五大名窑瓷器鉴定口诀:</p><p class="ql-block">哥汝官钧胎色灰,</p><p class="ql-block">官胎质密釉下垂。</p><p class="ql-block">汝窑薄胎又裹足,</p><p class="ql-block">钧胎重厚超汝官。</p><p class="ql-block">胎薄体轻认定窑,</p><p class="ql-block">竹刷芒口泪淌垂。</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汝窑</p><p class="ql-block">汝窑位居五大名窑之首,以其天青色的釉色和温润如玉的质感,赢得了“汝窑为魁”的美誉。汝窑的瓷器,釉色柔和且光亮,呈现出一种含蓄沉静、温柔敦厚的风格。汝窑瓷器的胎体轻薄,釉层较厚,釉面有着细密的开片纹,如同蟹爪一般,独具特色。</p><p class="ql-block">汝窑瓷器的烧制工艺极为精湛,采用玛瑙入釉,使得釉色更为纯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汝窑瓷器以造型简约大方、线条流畅自然著称,无论是碗、盘、樽等日常用品,还是瓶、尊等陈设器皿,都充满了古朴典雅的气质。汝窑瓷器在宋代被皇家御用,成为宫廷瓷器的代表,其传世作品极为珍贵,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的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窑天青釉圆洗等,都是瓷器中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官窑</p><p class="ql-block">官窑是宋代由官府直接营建的瓷器烧制场所,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官窑瓷器的特点在于其釉色以粉青、月白为主,釉面肥厚,色泽温润如玉。官窑瓷器的器形规整对称,线条流畅,多仿古铜器样式,显得庄重典雅。</p><p class="ql-block">北宋官窑的瓷器在釉色和造型上承袭了汝窑的特点,同时又有所创新,如增加了凹凸直棱和弦纹等装饰手法,使得瓷器更加精美。南宋官窑则更加注重釉色的纯净和器形的规整,其瓷器在造型上多仿商、周、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样式,显得古朴典雅。</p><p class="ql-block">官窑瓷器的传世作品也极为珍贵,如故宫藏有的官窑青釉弦纹瓶、官窑青釉直颈瓶等,都是瓷器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哥窑</p><p class="ql-block">哥窑的具体产地至今仍有争议,但普遍认为其技艺源自宋代,其瓷器特点在于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有开片纹的纹路。哥窑瓷器的开片纹纵横交错,经人工染色后呈现出金丝铁线的艺术效果,独具特色。</p><p class="ql-block">哥窑瓷器不重装饰,以造型和釉色见长,其器形多以碗、盘、瓶、尊等为主,线条流畅自然,显得古朴典雅。</p><p class="ql-block">哥窑瓷器的传世作品也极为珍贵,如故宫藏有的清宫旧藏乾隆御题哥窑贯耳壶等,都是瓷器中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钧窑</p><p class="ql-block">钧窑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钧窑瓷器以乳光釉和窑变著称,釉色丰富多彩,蓝中带紫或明艳的紫斑是其独特之处。钧窑瓷器的釉面呈现出一种蚯蚓走泥纹的特点,使得瓷器更加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钧窑瓷器的器形以盆、盘、碗等日常用品为主,也有瓶、尊等陈设器皿,造型简约大方。</p><p class="ql-block">钧窑瓷器在宋代就已经享有盛名,成为了宫廷御用瓷器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钧瓷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欢迎,还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p> <p class="ql-block">定窑</p><p class="ql-block">定窑是北宋年间烧制白瓷的主要窑厂之一,以其胎薄釉润、洁白细腻的特点而著称于世。定窑瓷器的胎体轻薄如纸,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光滑如玉,色泽柔和细腻。定窑瓷器的器形规整对称,线条流畅自然;装饰手法以划花、刻花和印花为主,图案丰富多样。</p><p class="ql-block">定窑瓷器的传世作品也极为珍贵,如故宫藏有的白釉龙首莲瓣大净瓶、白釉刻花折腰碗等,都是瓷器中的精品。这些瓷器不仅体现了定窑高超的制瓷技艺,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审美。</p> <p class="ql-block">五大名窑不仅代表了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在釉色、造型、装饰等方面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丽画卷,让后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与审美追求,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