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勒姆的女巫 ——八十年代初期看过的话剧(10)

余杰

<h1>1、1981年9月7日我在上海长江剧场观看了话剧《萨勒姆的女巫》,记得当时这部话剧上演的时候是一票难求。长江剧场连演52场,场场爆满,我亲眼目睹了买票的人从黄河路一直排到南京路。<br>为什么?<br>剧情是这样的——<br>1692年北美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镇。有一天牧师巴里斯的侄女阿壁格仔森林中跳舞,她们的行为触犯了当时的神权政治。巴里斯前来阻止,其女儿贝蒂因此受了惊吓昏迷过去了。不少人怀疑她着了魔,特意请来赫尔牧师降服妖魔。姑娘们经不住威胁和诱惑,诬陷许多村民与魔鬼有勾结。结果造成了“行巫者”案件而轰动全州。<br>副州长兼法官丹拂斯一直怀疑有一股力量企图推翻神权统治。他赶来镇压。当地的首富普特南也趁机报复,造成几百人被监禁,几十人上了绞刑架。<br>以农民普洛克韦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们,赶来揭穿法庭制造的这个骗局。残忍、专横、愚昧的丹拂斯将普洛克等人投入地牢。邪恶势力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抗。最终,普洛克虽然被送上绞刑架,但他的正直善良的美德留在人们的心中。</h1> <h1>2、冤案、错案、假案,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十年里比比皆是。当这一切都过去了的时候,人们心中有着许多话要讲,要诉说啊!那时一大批冤假错案的平反,是这个元气大伤的国度里再次爆发出许多的呐喊。<br>此时,这部来自美国的话剧,一部讲述几百年前故事的话剧能够赢得如此多的人的共鸣,与当时的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br>记得那天走出剧场的时候,许多人是在流泪。不少人都异口同声地讲述一个话题:剧中的美国冤案和“四人帮”造成的冤情很相似。<br>很相识,说明了什么呢?<br>说明了那个荒唐的十年完完全全是一种历史的大倒退啊!</h1> <h1>3、时代造就了这部作品。这是一部因麦卡锡主义造就的“绝望喷涌”的作品。作者曾经说,当时压抑的社会氛围与法西斯的崛起和反犹主义不相上下。共和党打击民主党的异己,好莱坞也必须将艺人名单交给麦卡锡的委员会审查,任何与左翼沾边的演艺人士都会遭封杀。“触动我的是自由派,他们明明对麦卡锡主义这种侵犯人权的行为不满,但害怕一旦大声反对,就会被看作亲共分子。”<br>正因为如此,在1954年麦卡锡遭遇了全国上下的声讨声中,《萨勒姆的女巫》的上演,轰动一时,不断加演,并且斩获托尼奖。<br>作者在谈及创作经历的时候说过:“我越是阅读这些资料,越觉得它与1950年的美国有相似性。”<br>“历史总是相似的。”<br>作家是用自己的作品在表明对于历史与现实的看法。</h1> <h1>4、2015年1月,我在网上看到北京再次上演了这部话剧。报道说,话剧《萨勒姆的女巫》演出结束后,导演王晓鹰走上舞台,向这部剧的作家、“美国戏剧界的良心”阿瑟·米勒致敬。<br>再次重演,是因为这部话剧今时今日仍有让国人醍醐灌顶的力量。<br>我想,一部话剧能够一直在流传,有着其特有的生命含义。在当下一个很浮躁的环境里,静下心来看看这些经典的话剧,品味其中的内涵,理解创作者深邃的思想,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份难得的精神大餐。<br>只是在思想必须统一的大环境下,很难看到一些曾经经典。为什么?因为现在需要大力宣传“正能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