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福连天!

W.G.32291229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章:转载:插图:感谢网络原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配乐:《望乡》由 满文军 演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span>“腊月二十三,小年福连天:所求都如愿,所愿都实现!愿你生活似糖瓜,甜甜蜜蜜;愿你日月像灶火,红红火火!”屈指算算,哎呀~离除夕夜也仅剩下六七天啦!</p> <p class="ql-block">小年,也是“祭灶节”。看日历会发现,那上面还分北小年和南小年,那这俩的区别在哪里?</p><p class="ql-block">其实,两者最大的不同在时间,北方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小年则推后一天,在腊月二十四。除此之外,因为地区文化的差异,南北方小年的习俗也不同,北方的这天一般吃饺子,而南方则是汤圆。</p><p class="ql-block">不过,虽然习俗和节日时间不同,但都是小年,小年过后就是真正的大年啦。这里提醒大家:过小年讲究大,了解清楚后,避免尴尬。</p> <p class="ql-block">A、“小年”三忌:</p><p class="ql-block">一忌、不赊账:</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到了小年这天,妈妈总领着我去商店将这一年赊的账清掉。一年到头,大家都要有钱过年,如果家里经济宽松,就将外面欠的账清掉吧!</p><p class="ql-block">二忌、不捣蒜:</p><p class="ql-block">小年里尽量以吉祥事为主,很多地方都有民俗讲究,尤其是河南,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这一天不让捣蒜。</p><p class="ql-block">三忌、不说扫兴话:</p><p class="ql-block">小年图吉利,大家的日常用语要注意,不要说脏话,或者有特殊含义的话语,比如水“滚了”可以用水“开了”代替。</p> <p class="ql-block">B、“小年”习俗:</p><p class="ql-block">1、祭灶:</p><p class="ql-block">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祭灶,是小年这天重要的活动。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我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p><p class="ql-block">2、理发:</p><p class="ql-block">有句俗话叫做"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有钱无钱,剃头过年",意思就是说无论你今年在外面赚到了钱没有,都要回家与父母亲家人团聚,开开心心地过上一个快乐幸福的大年,并且过年要有过年的新气象,男人要把自己的头发给理好,女人也必须要把自己的头发洗干净,请理发师傅们把头发修剪一下,都洗一个干净的澡,换上一套新衣服,与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过年了。</p> <p class="ql-block">3、吃灶糖:</p><p class="ql-block">小年,大年的伙伴,曾化身神龟为大禹敬献洛书,其背上神秘的“洛书”图案同样是被称为中国万经之首的《易经》的起源。“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易经坤卦正是小年的体现。</p><p class="ql-block">每年除夕过后,大年都会回到它的居住地北斗七星宫闭关积蓄吉祥能量,直到除夕夜(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它都会派小年先到人间,看看都有哪些人需要吉祥能量的补充,为它通报情况。小年爱吃灶糖,于是人们为了小年和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p> <p class="ql-block">4、扫尘土:</p><p class="ql-block">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p><p class="ql-block">5、剪窗花</p><p class="ql-block">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p> <p class="ql-block">6、贴春联</p><p class="ql-block">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p><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p> <p class="ql-block">7、吃饺子</p><p class="ql-block">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p><p class="ql-block">8、洗浴</p><p class="ql-block">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p><p class="ql-block">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p> <p class="ql-block">噼噼啪啪的鞭炮,红红火火的灯笼,忙忙碌碌的脚步……今天就是“小年”啦。过了“小年”离年三十儿,就不远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