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的美篇

细雨

<p class="ql-block"> 节气之韵 </p><p class="ql-block"> ——序</p><p class="ql-block">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p><p class="ql-block">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p><p class="ql-block"> 每月两节日期定,相差只有一二天。</p><p class="ql-block"> 上半年在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衬充历法,其在风水与命理实践中被广泛应用。2016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 class="ql-block"> 其原理是:地球每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自转一次。因地球旋转的轨道面与赤道面不一致,而是保持一定倾斜,故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黄道”划分为24等份,之间相隔15度,每一个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起”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标示出节气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其中“四立”,标示四季的开始。反应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应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寒、大寒七个,反应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到秦汉年间,公元104年,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订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宝库中之瑰宝。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p><p class="ql-block"> 泱泱华夏,智智先民。发明历法,造福后人。这,正如七律诗所云:</p><p class="ql-block"> 华夏民族文史久,</p><p class="ql-block"> 先民智慧冠全球。</p><p class="ql-block"> 发明历法称节气,</p><p class="ql-block"> 指导农耕事田畴。</p><p class="ql-block"> 一岁四时标季令,</p><p class="ql-block"> 二分二至示天候。</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库拥瑰宝,</p><p class="ql-block"> 世代传承续万秋。</p><p class="ql-block"> ——细雨 2025.1.22</p> <p class="ql-block">  网络/视频图片 细雨/诗文 细雨/编辑</p><p class="ql-block"> 《岁月静好琴相伴》/背景音乐</p><p class="ql-block">向文涛 梁琪清《二十四节气歌》/背景音乐</p><p class="ql-block"> 感谢您的欣赏!</p><p class="ql-block"> 致谢视频图片原创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