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语

王金玉

<p class="ql-block">编后语:</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参军入伍60周年,历时四个月的征文活动至此原则上结束了。本次共征集到23位战友撰写的诗文28篇。今后如有战友再发来纪念入伍60周年的诗文我会及时补入。在此,我真诚地感谢各位战友对征文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谢谢大家了!</p><p class="ql-block"> 回顾整个征文活动过程,很辛苦,也很高兴。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受益匪浅,颇有收获。有很多动人的事迹,至今难以忘怀。比如杨凤瑞战友身患脑梗多年,他愣是口述,由其老伴记录,写了一篇《牛劲》,文章很短仅一百五十个字左右。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了他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和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又比如因文革突起受父辈的牵连,有个别战友军校肄业后就复原回家了,直到1978年左右方落实政策。她的军龄只有一年的时间但同样积极投稿,将军校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写得生动具体,且通篇充满了正能量。足见该战友的心胸和格局。令人十分敬佩!再比如,董子军和凌振彪战友合写的《广 东 沿 海 一 线 工 作 回 顾》洋洋洒洒八九千字。该文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战例生动确实是一片好文章,但涉密较深,最终未被采纳,而子军战友欣然接受,着实令人感动。此类事例还有就不一一例举了。</p><p class="ql-block"> 纵观战友们的诗文,我曾说过“诗文格局大,妙语忆当年”。齐瑞华战友也曾用五个排比句进行了高度概括。即:“战友的每件作品都展现了当兵的人的才华和情怀!我们从诗文的字里行间看到了军校学员的英姿飒爽,看到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看到了战友之情的刻骨铭心,看到了铁血豪情的军营生活,看到了对军旅生漄的无怨无悔!为战友们点赞!”。</p><p class="ql-block"> 王金玉 2024.8.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