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友,小年快乐!今天是北方的小年,明天是南方的小年,祝您岁月无恙,心宽似海,冬日暖阳,幸福吉祥!</p><p class="ql-block"> 生活,不会因我们的抱怨而改变;人生,不会因为我们的惆怅而变化。你怨或不怨,生活都一样;你愁或不愁,人生不会变。告诉自己:我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真实,我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快乐。</p> <p class="ql-block"> 国家级4A旅游景区广胜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是国家4A级景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每天上午8点至下午6点开放,门票68元/人,半票35元。</p><p class="ql-block"> 唐大历四年(769年)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撰置牒文,奏请重建。宋、金时期广胜寺被战火焚毁,随之重建。又于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因临汾地域大地震,广胜寺全震毁,1305年又重建。明成化八年(1472年)修建下寺中大殿,明成化十二年重修前佛殿,天王殿。明弘治十年(1497年)重修上寺毗卢殿,铸上寺大钟。明正德十年(1515年)达连和尚始建飞虹塔,六年后铸飞虹塔下金佛,明嘉靖六年(1527年)飞虹塔合尖竣工。明万历十九年(1581年)重修上寺弥勒殿壁画。随后直至1635年,才完成了飞虹塔11个殿的金佛像、壁画、塔周回廊等工程。</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整个景区除飞虹塔及大雄宝殿(后佛殿)是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p><p class="ql-block">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景区分为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飞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玻璃塔,是央视86版《西游记》中“扫塔辩奇冤”唐僧扫塔的取景之处,2018年8月经世界纪录认证官方工作人员现场测量审核,该建筑被确定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而水神庙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供水神的庙宇,始建于隋唐时期,水神庙内的元代壁画以祈雨、行雨、酬神为主,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有“三绝一奇”之美誉。它的第一绝是:上寺多彩琉璃宝塔。历经汉、唐、清的被毁到重建,穿越千年时光,依然光彩夺目,璀璨耀眼,琉璃工艺登峰造极,尤以二、三层最为精美,二层金刚三层菩萨,八边靠型各异,周围配以灵兽,花卉,人物,繁复精致,典雅灵动,叹为观止,坐在塔下只想静静地多欣赏一会儿,万物有灵,带着时光的印记又充满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全国的佛教寺院成千上万,为什么山西洪洞的广胜寺却著称全国,闻名世界?原来在这座佛寺在八百多年前即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就供养有一部《金代大藏经》简称《金藏》因广性寺原属赵城县(今洪洞县)故定名《赵城金藏》,但鲜为人知直到1933年高像范成和尚到广胜寺,在藏经柜中发现了这部尘封了几百年的金代大藏经,尽管只剩下5000多卷,依旧引起了世界轰动。1942年日本鬼子闻讯后曾想干方百计盗取《赵城金藏》,广胜寺爱国僧人与八路军共同谱写了一曲保护国宝的可歌可泣的壮歌,1942年4月25日太岳区及洪赵地方党政军车配合终于将《赵城金藏》全部4000多卷护送至解放区,解放后成了《中华大藏经》之底本,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1985年5月中华大藏经编辑局派童玮教授专程从北京将第一册《中华大藏经》赠送给广胜寺供奉。</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第二绝是:赵城全藏。它是宋代我国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的版式,且是唐代三藏大法师(西游记中的唐僧)玄装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经卷中译善本,全世界只此一部,图而被视为稀世瑰宝,价值连城,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现保存于北京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第三绝是:下寺元代壁画。罕见的壁画画的是市井生活图而非儒释道人物图。祈雨、打球、下棋、听戏、卖鱼……线条流畅,衣袂飘飘,……</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的一奇是:寺里古柏大多向左扭转着生长,唯一一棵古柏向右扭转生长。</p><p class="ql-block"> 来山西晋南临汾洪洞县的广胜寺,一睹飞虹塔的风采,感受这座多彩琉璃塔带来的视觉盛宴和文化重陶,让我们的山西八日游充满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庙会定为农历三月十八,也是传说中的水神诞辰。民谚有“三月十八,麦怀娃娃”,这个时候收麦季节快到了,农民需要购置农用器具和生活用品,正因如此,元代的庙会规模已相当可观了。元代延佑六年《重修明应王(大郎神)庙碑》记:三月十八庙会,“城镇村落,贵者以轿蹄,下者以履,携妻儿老幼而至者,不可胜既……为集数日。……而后顾瞻恋恋,犹忘归也。”这段文字记录了人们当时踏青观景的盛况。至元十三年《重修明应王殿碑》载:“每岁季春(三月)仲旬八日,为神降日,萧支支香烛,骈阗来享者甚众。”来广胜寺祭水神自然为平民百姓且是受益于霍泉水的附近村民。从祭祠水神到参观游览,从参观游览到物质交流,集市贸易,无论从物质上,精神上,都使广性寺庙会经久不衰,而且越来越兴旺。</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的公共卫生间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分为上寺与下寺,上寺主要景点是飞虹塔,下寺主要景点是佛殿与水神庙及元代壁画。</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的大雄宝殿(又称“后佛殿”见下图)位于广胜寺下寺中轴线后部,始建于元至大二年(1309年)后佛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悬山顶,殿内梁架八架檐前后乳叉用四柱,用移拄和减柱造,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昂重拱造,明次间辟隔扇门,梢间设直灵窗。殿内佛坛上彩塑5尊,均为元代作品。原有元代壁画,被美国文物贩子勾结寺僧及当地官僚切割运到美国收藏,现寺内仅存边角残画。</p> <p class="ql-block"> 国家级4A旅游景区广胜寺全景。</p><p class="ql-block"> 踏入广胜寺,一座七彩斑斓的琉璃塔矗立在眼前,它就是飞虹塔。飞虹塔以及独特的建筑风和人文价值吸引天下游客,它是一座十三檐的楼阁式佛塔,全身镶嵌着七彩琉璃,仿佛雨后彩虹般绚丽夺目。</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不仅以其建筑和文物的珍贵而闻名,还因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而受到广泛关注。唐代汾阳王郭子仪曾在此重建寺庙并赐名“广胜寺”,寓意为“广大于天,名胜于时”。</p> <p class="ql-block"> 山西洪洞是广胜寺大门有楹联:</p><p class="ql-block"> 金版藏经留禅院佛学流布大霍山 </p><p class="ql-block"> 飞虹宝塔迎日月光明普照广胜寺</p> <p class="ql-block"> 上寺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天中天殿及厢房、廊庑组成。始建于汉,屡经兴废重建,现存为明代重修遗物,形制结构仍具有元代风格。</p><p class="ql-block"> 下寺由山门、前佛殿、后佛殿、垛殿等组成,山门高耸,三间见方,单檐歇山顶,前后檐加出雨搭,又似重檐楼阁,是一座很别致的元代建筑。</p><p class="ql-block"> 狝陀殿是上寺内一座结构较为奇特的元代建筑,殿为琉璃屋顶,单檐歇山式,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内供奉西方三圣像,正中为铜铸阿弥陀佛,两侧为泥塑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工艺甚佳。东壁及扇而墙上满绘壁画,内容为三世佛及诸菩萨。殿内四周陈列红色藏经柜,稀世孤本《赵城金藏》原存放于此,后移北京图书馆。背后倒坐大肚弥勒佛,袒胸露腹,仰头咧嘴大笑。</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飞虹塔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是全国最精美且保存最完好的琉璃塔。屹立于山门正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层,塔身高47.31米,塔身由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青、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开、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彩绘艳丽,至今色泽如新。檐角均挂有风铃,微风吹拂下能发出悦耳的鈴声,塔顶建有铁制法轮,中镶风磨铜塔刹,约重34公斤。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特别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临汾盆地八级地震,飞虹塔居然安然无恙,至今保存如此完好完美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一座琉璃塔。</p> <p class="ql-block"> 造型精美的佛象开脸圆润饱满,法相庄严。对于寺内众多的佛认识的并不多,但一点不妨碍就是单纯的,纯粹的喜欢她们的艺术之美,以及传达的信仰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后的后佛殿(即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绕殿四出廊,檐额挂有“大雄宝殿”木匾,前檐柱间的木制券口缕空雕刻二龙戏珠,廊内柱间装十二块格扇,裙板雕龙,上部是花窗。殿内木雕神龛及佛像,或剔透玲珑,或丰满圆润,工艺俱佳。总的来看大雄宝殿的装修精细而华丽,殿内主奉释迦牟尼佛像,佛旁有文殊、普贤二菩萨,两侧有十八罗汉。山墙两内壁上部有大型壁画《佛传图》又称为《释迦谱》描绘了释迦牟尼由太子到出家成佛的过程。殿后壁右角还供奉一尊老文殊菩萨,下颔长胡须,面部如罗汉。</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清雍正皇帝亲笔题写的天中天殿的匾额《天中天》。</p> <p class="ql-block"> 上寺11殿中的精美夺目的明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 上寺韦驮殿,建筑学上称“垛殿”,正中供奉韦驮像,坐姿威武,形象生动。东壁绘有明万历年间的壁画,内容严谨,线条流畅,保存非常完美。</p> <p class="ql-block"> 上寺的天中天殿,又称“毗卢殿”,为单檐庑殿顶,琉璃镶边屋面,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隔扇门镂雕精美,是木刻艺术上的上乘之作。殿内供奉三佛四菩萨,四周供奉八十八佛,北壁墙上为十二圆觉菩萨巨幅壁画。</p> <p class="ql-block">送子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 上寺的地藏殿面阔七间,进深四檐,单檐歇山式。内供奉地藏王菩萨,东西两侧供奉十大阎罗王,殿内还有一组悬塑造像,内容丰富,工艺精湛,为悬塑之精品。</p> <p class="ql-block"> 下寺前佛殿位于天王殿之后,建于元代,五开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仅用两根柱子,鿄架施大肥梁承重,形如人字柁站,构造奇特,设计精巧。</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下寺在山下,离上寺约500米,可乘摆渡车住返到下寺的前佛殿、水神庙也可沿上寺至下至的游道到下寺寺庙。</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东汉的广胜寺仍保持着元代建筑风格,广胜寺殿殿有壁画,最珍贵最值得称道的则是下寺后佛殿和水神庙的元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大雄宝殿的匾额,这四个字,很难有人认识,应读“宝筏金绳”。</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居上寺中央,又称“释迦殿”,始建于元代至大二年(1309年)重建于明景秦三年(公元1452年),为广胜寺主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式。殿内供奉华严三圣像。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东方文殊菩萨,西为普贤菩萨,均为明代木雕贴金造像,东西两山墙砖台上为当时铸铁十八罗汉像。</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又称后佛殿,殿内四壁曾绘满元代壁画,互相呼应,场面宏大。东壁原有《药师经变》主题的壁画,在1929年被切割贩卖给美国文物贩子,现存入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雄宝殿东厢房廊檐下有一块1929年石剜《重修广胜下寺佛庙记》的石碑,其文:“山下佛寺建筑,日久倾塌不堪,远近游者不免触目伤心,邑人频欲修茸,辄因巨资莫筹而止。去岁有远客至,言佛殿壁绘,博古者雅好之,价可值千余金。僧人贞达即邀请士绅估价出售,众议以为修庙无资,多年之憾,舍此不图,势必墙倾像毁,同归于尽。因与顾客再三商榷,售得银洋一千六百圆,不足以人募金补以之。”正是这段文字记述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和尚、乡绅及地方官员等一批人为保寺而舍画的“义举”,个中艰难困苦与博弈取舍,实令人扼腕叹息、愤青。</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空荡荡的四壁的后佛殿内仅存的《元代壁画》中的两幅残画。残存于后佛殿山墙上部16平方米画面,内容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工精细,色彩富丽,为建殿时的元代作品。两垛殿至正五年(1345年)建,前榕插廊,两山出际甚大,悬鱼、惹草秀丽。</p><p class="ql-block"> 整个广胜寺的上寺只有精美的朋代壁画和下寺只有两个地方有元代的壁画,即后佛殿有四幅元代壁画和水神庙的市井生活图元代壁画。</p><p class="ql-block"> 原来后佛殿元代壁画曾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被美国文物贩子盯着了,利用寺庙的僧人和赵城官衙贪婪,用1600银元将下寺后佛殿四壁壁画分割剝离并由美国贩子逐一编号,用船运到美国。</p> <p class="ql-block"> 被美国文物贩子以1600银元将价值连城的广胜寺下寺后佛殿稀世珍品元代的壁画,现分别陈列在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下寺水神庙的元代壁画以祈雨、行雨、酬神为主线,整个壁画分东、西墙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墙共六大块,布于殿内四墙的壁画高5.5米,总长34米,总面积190多平方米,有《龙王行雨图》《祈雨图》《元杂剧图》《捶丸图》《下棋图》《渔民售鱼图》《王宫尚宝图》《王宫尚食图》《王宫梳妆图》《钓鱼图》《市民太极剑图》《古广胜寺上寺图》等十多个故事图画。这些壁画布局严谨,造型生动,色彩浑厚,极富艺术表现力。</p><p class="ql-block"> 下图两幅便是后佛殿被盗卖给国外后被美国收藏的元代壁画的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水神庙是祭祀霍泉神的风俗性祭祀庙宇,包括山门(即元代戏台)仪门、明应王殿。在明应王殿内有明应王像和侍女、大臣等泥塑外殿内四壁还绘满了各种内容的元代壁画,这是“我国古代唯一不以佛道为内容的壁画孤例”。在南壁东侧绘有一幅“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的元代戏剧壁画,是我国发现的唯一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它是研究我国戏剧发展史和舞台艺术的少见资料。</p> <p class="ql-block"> 水神庙内有明应王王像、大臣及侍女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广胜寺的水神庙的元代古戏台(即又是山门,见下图1)。</p><p class="ql-block"> 下寺门外就是霍泉,(见下图2)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霍水出自霍太山,积水成潭,数十丈不测其深。霍泉现由海场、分水亭、碑亭组成。海场为水源池塘,面积80平方米,依山修筑,源头围护其中,水流为4立方米/秒。池前有分水亭,亭下用铁柱分隔十孔,是当年洪洞县与赵城县的分水交界处。这是历史上解决两县争水纠纷的遗迹。碑亭内碑文记录了分水情况,碑阴刻分水图。</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石匠工艺作品已是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近距离观察广胜寺的飞虹塔的装饰图案是非常精致的。</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六柱五门二楼特大牌楼矗立在景区大道口上,牌楼正、背两面正中有匾额《广大如天》、《慈航无际》。牌楼正、背两面共有六副楹联,共只收集整理了四副楹联。(见下2-5图)</p> <p class="ql-block"> 其实离广胜寺不远处,还有很多美景等待游客去欣赏。</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接驳车.区域等代观光车下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山西王导的带领下,向下一个旅游风景区前进。</p><p class="ql-block"> 祝北方和南方的友友小年:佳肴美酒飘香,灯笼高挂厅堂,祝福声声入耳,蛇年福寿绵长。 学会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别介意。再苦不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读者,蛇年元宵节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