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进入腊月,我路过一家酒店停车场,听到一位保安正与朋友说:如今过年,找不到过年的味道……原来也有人跟我一样在寻年味!这一声声抱怨说明人们对年的需求、对年的情感,是存在着的,只是找不到载体,找不着可以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味”哪里去了?有人说是不让放鞭炮,不热闹;有人认为是物质太多了,吃什么都无味;有人认为是旅游冲淡了年味……过年,不再是一种憧憬,而成为了一种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寻找年味,我们一伙摄影人来到大山深处的九山村。刚下车,只见一束阳光照在远处一位约70多岁的老者身上,他正弯着腰慢慢的、稳步的前行,手拿一根自制的木承杖,背篓上横放着从山上砍下的许多树干,长近3米,约100多斤重重的压在身上。老人告诉我,明天杀年猪,这些柴火是用来烧水刮猪毛的,余下的春节做饭取暖。杀年猪的习俗,被九山村人用画记录在民宅的墙上,因为这是村里延续下来的年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年味,老人的孙子们说的最多的还是放鞭炮和烟花:“我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路上找一堆牛粪,插上一个鞭炮,精确计算好药引燃烧的时间,然后点燃鞭炮,跑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处处如画的九山村,同行的美女们换上喜庆的服装,把头发梳成过年时的发型,穿上绣花布鞋;男士们拿出红包、福字和对联,全体人员围着象征红火的大红围巾,在农户门口、墙头的习俗画下和茶园里,架好相机,拍下一组组拜年的合影照,做成美篇到春节时给群友们拜年。拜年是中国人家家户户浓浓的年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腊八一到,浓浓的年味蔓延开来。在腊八那天,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胡桃、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地用长柄大勺搅动,防粘锅底。另装一盘,如瓜子仁、杏仁、葡萄干、红丝青丝、松子、蜜饯之类,准备临时放在粥面上以作点染。这不是粥,好像是农产品展览会。如今,腊八节祭祀的仪式早已不再流传,而腊八粥这一饮食习俗却传承至今,愈发意蕴非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我习惯拿着相机在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拍春运。打工者的年味是从一张小小的车票开始,你看那成千上万的人背着大包小包,拖着行李箱,牵着小孩奔跑着、拥挤着去安检、去检票上车,都要在大年三十前平平安安赶回家团圆。如此壮观的场面在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难怪外国人称这是“中国大罢工”,谁见过这么喜气洋洋的“大罢工”?他们哪里知道,这是中国人对家、对故土有着强烈的眷恋;这是国人独有的一种信仰;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从骨子里涌出的对家的情感,这是我们民族一年一度的生活情感的大爆发,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大汇报和实现梦想的大表现。回家一趟,新年才有新干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年的车厢里,年味的喜悦成为了共同话题。北方人回忆着童年的饺子、玩雪、炮仗、蒸馍,南方人回忆着各种手工糍粑、年糕、杂糖。曾记得在回家的车箱中,坐在我身边的一位中年男人闲聊中说道:担忧重病的父亲,这次回家可能是最后一次陪老父亲过年了。年味对他有另外一种含义:父亲的期盼和思念,最不能辜负;与父亲共享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共叙难忘的往事,给家里增添喜庆的氛围,减少老人的担忧,是父亲所能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中年人对面的年轻女孩盯着窗外,单纯的眼神有茫然,也有坚定,有过挣扎,她的身体里有一辆爱情火车,最终还是决定跟他去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大山深处——他的家乡,她握住他的手,紧紧地……“过年了,回家!回家!”她说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味儿是洒扫除尘。小年前,我会和家人一起将房屋清扫一下,家俱、门窗擦洗干净;老父亲习惯于年三十将单元楼梯全部清扫干净,说是让家家户户干干净净迎新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年春节,有个挑担子的老人在儿童公园附近做糖画,“米氏糖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子在他的上方飘扬。老人习惯做一条很大的龙放在架子上,引诱孩子们花钱去转一圈幸运盘,不过通常只能转到最小的糖老鼠。孩子们喜欢挤进人群,到最靠近老人的地方,瞪着眼睛看糖是怎样变成糖老鼠:孩子的视线随着艺人“糖线”的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画出一只老鼠,这老鼠比大名鼎鼎的米老鼠离人们更近、更亲切。孩子们有的拿着手上的糖老鼠,左看看右瞧瞧,口里情不自禁说:“这明明是一只金鼠嘛”;有的让糖老鼠对着阳光变化姿态,口里唱着“两只老鼠,两只老鼠,跑的快……”,地面上人和糖老鼠的影子在歌声中跳着欢快的舞。半天孩子们也舍不得对这甜甜的艺术品和玩具下口。年味就是这么的甜和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节就是一个盛大的仪式,有仪式感,才有年味。我的邻居家,每逢大年初一,所有家庭成员必须穿着节日盛装,正月初一拜祭祖先,敬天地阎王,谢灶神司命;给自己的祖辈和父母行跪拜礼;所有家庭成员用毛笔在大红纸上书写吉祥字或者对联,合唱《新年好》并拍下全家福。初二开始自由安排:有的带着自己的父母去旅行,有的和家人看一场电影……留下许多珍贵的回忆,这年才算过的有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更喜欢在书房读书,偶尔随手写一篇散文《雪》:屋外,雪认真的下着,屋里,温暖的人们聊着关于你、关于我……欢笑声飞出窗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百姓过年习惯了:年前大量采购年货——年年有余;全家人忙碌团年饭的身影——齐心协力;贴春联和福字、吃团年饭、拍全家福、放鞭炮、看央视春晚、守岁迎新年钟声、给孩子压岁钱、穿新衣、拜年、逛庙会、耍龙赏灯……如果你把这些场景各拍一组照片放在一起,那是在向世人诉说着中国的年味,这年味充满了文化性和精神内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味,是一盏红灯笼,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年味,是一种怀旧,让人怅然凝视。</p><p class="ql-block">年味,是收到礼物,欣喜和感动。 </p><p class="ql-block">年味,给人以仪式感,让人牢记初心。</p><p class="ql-block">年味,是万家灯火通明,处处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年味,是全家团圆时洋溢在脸上的幸福笑脸。</p><p class="ql-block">年味,是中国人特有的味道,值得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