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226)都江堰

痴人说梦

<p class="ql-block">离开青城山,搭乘都江堰的快巴,到都江堰景区时,已是下午三点。</p><p class="ql-block">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泯江是长江上游的较大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高山地区,在都江堰建成以前,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常常引起洪灾,而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p><p class="ql-block">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凿通了玉垒山,开出了宝瓶口,将岷江水流一分二,一条引入成都平原,既分洪减灾,又灌溉良田,变害为利。</p><p class="ql-block">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在没有炸药,没有挖掘机械的当年,要凿通玉垒山谈何容易,他们巧妙地釆取热焼,冷浇的办法,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宝瓶口”,把开挖出的山石堆成“离堆”。 </p><p class="ql-block">为了让江水听话地从宝瓶口分流,又在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p> <p class="ql-block">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巧妙的构思,艰辛的施工造就了伟大的工程,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泯江西岸进入景的,跨过廊桥,先游了伏龙观:伏龙观在离堆公园内,其下临深潭,相传李冰降伏孽龙伏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p><p class="ql-block">出伏龙观,对宝瓶口,离堆,飞沙堰,鱼嘴仔细观察,品位,然后荡过跨江的安澜桥。</p><p class="ql-block">安澜桥在鱼嘴分水堤之上,这座桥当年为竹缆木墩桥,现已改成钢筋水泥墩钢索桥了。</p><p class="ql-block">过安澜桥下行不远,就是二王庙,这是纪念李冰父子二位水利大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