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得到老师精心指导

滨海84963810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滨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音乐:感恩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1月17日创作了一篇回忆文章《当年“卖花姑娘”在铁力兵团热映》,发布在知青岁月交流地,幸得七月白荷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诸多知识,更让修改后的文章阅读量节节攀升,现已突破1万大关。最初,我在文章中将这部电影表述为“宽银幕的格式”,这一表述被七月白荷老师耐心纠正。他指出,宽银幕电影是形式而非格式,它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采用比普通银幕更宽的银幕,其高宽比从1:1.66到1:3不等,符合人的两眼水平视角大于垂直视角的特点,使观众视野更开阔,增加了临场的真实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表述有误后,我立即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了修改,这一改动不仅使文章更加准确,也让我对宽银幕电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月白荷老师还详细介绍了宽银幕电影的三种分类:宽胶带宽银幕电影、变形画面宽银幕电影和遮幅电影。这三种分类才是宽银幕电影的格式。我之前对宽银幕电影知之甚少,经老师讲解后,才了解到这些知识,这对我今后创作类似文章大有裨益。老师对《卖花姑娘》这部电影在中国公映时的背景也十分熟悉,他告诉我,《卖花姑娘》由金日成编剧,金正日和朴学执导,于1972年9月9日同天在朝鲜和中国北京、上海、武汉、重庆四个城市公映。当时天津并未放映,许多天津市民特意坐火车前往北京观看。直至1972年12月23日,天津才开始公映。这股观影热潮逐渐蔓延至北大荒,大家心中充满期待,有风便起浪,最终形成了观影潮。这些背景知识为我的文章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月白荷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写文章要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将广泛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见解。我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七月白荷老师的指导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前行的方向。老师的教诲让我明白,只有深入了解历史背景,才能让文章更加生动、真实,更具感染力。这不仅提升了文章的质量,也让我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成长,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师恩如雨润心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指导文章意绵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恩之情涌心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诲之言记永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元月22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