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边疆公路行 普兰→扎达→狮泉河→班公湖段

风光旖旎

<p class="ql-block">继续我们的祖国边疆公路行。</p><p class="ql-block">这一篇的行驶路线为:普兰→扎达→狮泉河→班公湖</p> <p class="ql-block"><b><i>写在前面</i></b></p><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我们从北京出发,再次踏上祖国边疆公路自驾之旅。这一次,我们千里迢迢,一路游玩,洋洋洒洒的自驾来到了派镇,继续我们的祖国边疆公路行。主题是“边疆和新国道 219 线”。计划从西藏派镇开始,继续沿着规划建设中的新国道 219 边境公路,从西藏进入新疆,穿行边境线,到达G219的终点--新疆喀纳斯。然后取道成都,参加入校45周年同学聚会,再返回北京。</p><p class="ql-block">沿着219国道,西藏派镇→新疆喀纳斯的具体行驶路线和住宿如下:</p><p class="ql-block">D1:行驶路线:派镇→朗县( 255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林芝市朗县,海拔:3104米。</p><p class="ql-block">D2:行驶路线:朗县→措美( 440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山南市措美县,海拔:4242米。</p><p class="ql-block">D3:行驶路线:措美→江孜( 406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日喀则市江孜县,海拔:4040米。</p><p class="ql-block">D4:行驶路线:江孜→日喀则(375 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日喀则市,海拔:3860米。</p><p class="ql-block">D5:行驶路线:日喀则→定日( 515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定日县白坝村,海拔:4320米。</p><p class="ql-block">D6:行驶路线:定日→聂拉木( 353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海拔:3750米。</p><p class="ql-block">D7:行驶路线:聂拉木→吉隆镇( 369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日喀则市吉隆镇,海拔:2800米。</p><p class="ql-block">D8:行驶路线:吉隆镇→仲巴( 340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日喀则市仲巴县,海拔:4772米。</p><p class="ql-block">D9:行驶路线:仲巴→普兰( 391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阿里地区普兰县,海拔:3900米 。</p><p class="ql-block">D10:行驶路线:普兰→扎达( 415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阿里地区扎达县,海拔:3700米 。</p><p class="ql-block">D11:行驶路线:扎达→狮泉河( 208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阿里地区狮泉河镇,海拔:4300米 。</p><p class="ql-block">D12:行驶路线:狮泉河→班公湖( 143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阿里地区班公湖,海拔:4242米。</p><p class="ql-block">D13:行驶路线:班公湖→三十里营房( 565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和田地区三十里营房,海拔:3700米。</p><p class="ql-block">D14:行驶路线:三十里营房→叶城( 355公里) </p><p class="ql-block"> 住宿:喀什地区叶城县,海拔:1700。</p><p class="ql-block">D15:行驶路线:叶城→塔县( 470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海拔:3200米。</p><p class="ql-block">D16:行驶路线:塔县→瓦罕走廊 →红旗拉普→古道→塔县( 340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海拔:3200米。</p><p class="ql-block">D17:行驶路线:塔县→喀什市( 295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喀什市。</p><p class="ql-block">D18:住宿:喀什市</p><p class="ql-block">D19:行驶路线:喀什→莎车→伽师(366 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喀什地区伽师县。</p><p class="ql-block">D20:伽师→阿合奇→乌什→阿克苏(480 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阿克苏市。</p><p class="ql-block">D21:行驶路线:阿克苏→天山大峡谷→库车(298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阿克苏地区库车市。</p><p class="ql-block">D22:行驶路线:库车→巴音布鲁克→那拉提(348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新源县那拉提镇。</p><p class="ql-block">D23:行驶路线:那拉提→独山子→精河( 445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p><p class="ql-block">D24:行驶路线:精河→昭苏( 460公里) </p><p class="ql-block"> 住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p><p class="ql-block">D25:行驶路线:昭苏→夏塔古道→ 可克达拉( 415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可克达拉市。</p><p class="ql-block">D26:行驶路线:可克达拉→霍尔果斯→塔城市( 610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塔城地区塔城市。</p><p class="ql-block">D27:行驶路线:塔城市→哈巴河( 580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p><p class="ql-block">D28:行驶路线:哈巴河→喀那斯→北屯(383公里)</p><p class="ql-block"> 住宿:北屯市。</p> <p class="ql-block"><b><i>2023/08/25</i></b></p><p class="ql-block"><b><i>行驶路线:普兰→冈仁波奇风景区→扎达( 105+310公里)</i></b></p><p class="ql-block">住宿:扎达县</p><p class="ql-block">扎达县海拔:3700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兰先遣连广场。</p> <p class="ql-block"><b><i>一、普兰县</i></b></p><p class="ql-block">普兰县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峡谷地带,山高谷深,峰峦起伏,海拔 6000 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十余座。普兰县与尼泊尔、印度毗邻。</p><p class="ql-block">普兰县以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措以及鬼湖拉昂措而出名。县城不大,推开窗户就能看见雪山,因为它的海拔只有3700多米,在阿里地区是属于低海拔的旅游宜居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雪山映衬下的普兰县。</p> <p class="ql-block">纳木纳尼峰露出了真容!</p> <p class="ql-block">普兰历史久远,在公元初始,它就成为古象雄王国中心辖区之一。位于交通 要道的古象雄,堪称“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驿 站”,与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域都有过交流,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古象雄王国成为古丝绸之路驿站的先天优势。</p><p class="ql-block">随着吐蕃的崛起,古象雄王国逐渐衰落。普兰后来又成为吐蕃王孙吉德尼玛衮的发迹之地。公元 9 世纪,吐蕃王朝土崩瓦解,吐蕃王孙吉德尼玛衮逃向阿里,辗转来到孔雀河谷的普兰。他得到了当地豪族的支持,与豪族联姻并育有三子,被当地人拥立为“阿达”(领主、国王)。后来,吐蕃遗嗣把阿里划分为雪山围绕的普兰、土林围绕的古格和湖泊围绕的拉达克,这就是闻明古今的“阿里三围”。</p><p class="ql-block">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独立骑兵师进藏英雄先遣连以及后续部队到达普兰,普兰宣告和平解放。从此,普兰同西藏其他地方一样,经历了百万农奴解放、平定叛乱、民主改革、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p> <p class="ql-block">普兰,被誉为阿里三围之“雪山环绕的地方”,坐落于纳木那尼雪峰与阿比峰之间的孔雀河谷,与尼泊尔、印度毗邻。这座古城历史悠久,充满神秘色彩,一直是阿里通往尼泊尔和印度的经济、文化、宗教交流要冲,其边境贸易历史可追溯至500多年前。</p><p class="ql-block">普兰县周边的崖壁上,洞窟遗址星罗棋布。这里独特的地质条件使得山体适宜挖掘洞窟,洞内冬暖夏凉,居高临下的位置还能有效抵御强盗。传说中,尼泊尔和印度的商人在前往阿里的途中,许多人会选择在这些洞窟中歇息。如今,普兰已发展为一座现代化的边贸城市,多数洞窟已荒废,唯有悬空寺依然保留着最古老的洞窟传统。</p> <p class="ql-block">普兰孔雀王朝的遗址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历史痕迹。在普兰县城之西,孔雀河西边,有一座巍然矗立的山,山上有一座座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古老遗址,这就是普兰达拉喀城堡和贤柏林寺的遗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兰孔雀王朝遗址。</p> <p class="ql-block">街边很多尼泊尔人,像难民一样,求职、打零工。</p> <p class="ql-block">晨起,与拉昂措道别之后,又和玛旁雍措再见。我们向冈仁波齐方向行驶。</p><p class="ql-block">远处,是巍峨的纳木那尼雪山,山顶积雪覆盖,洁白如玉。玛旁雍措,流域广袤,碧波万顷,将雪山白云倒映其间。</p> <p class="ql-block">圣湖(玛旁雍错)与鬼湖(拉昂错)原本是一个湖,但由于气候变化,湖泊退缩,水面下降后,才“分了家”,一个因是可饮用的淡水湖而成为圣湖,一个因是不可饮用的半咸水湖而成为鬼湖。两湖之间空出来的平地,成了进出普兰的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前方云层下哪个是冈仁波齐呢?驱车到达山脚下时,神山仍不见踪影。</p> <p class="ql-block">东南方向的纳木纳尼峰已经露出了美丽的身姿。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时常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我们继续沿G219西行,在冈仁波齐大本营驿站,我们停车坐等冈仁波齐露真容!</p> <p class="ql-block">蓝蓝的天空白云飘,</p><p class="ql-block">绿绿的草地牛羊跑,</p><p class="ql-block">停车坐爱观雪峰,</p><p class="ql-block">岗仁波齐露微笑。</p> <p class="ql-block"><b><i>二、冈仁波齐</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到西藏,人们便想到转山转水转佛塔,这里要转的山就是冈仁波齐。冈,指雪,仁波齐,宝贝的意思。这个雪宝贝就位于西藏的西藏的阿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冈仁波齐位于普兰县圣湖玛旁雍措以北,是冈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藏语意为“神灵之山”,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峰顶四季冰雪覆盖,山峰四壁对称,呈圆冠金字塔状。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绕冈仁波齐转山一圈距离为51公里,周围有八座寺庙。冈仁波齐峰经常被白云缭绕,很难目睹其真容,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冈仁波齐峰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冈底斯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相连,一起成为西藏地理的分割线。这条地理的分割线是西藏的南北界、冷暖界、森林草原界,牧区和半农牧区界,也是印度洋外流水系和藏北内流水系的分水岭,是西藏人口密度和西藏文化的分界线,绝大多数的人口和人文古迹,都在这条线以南,藏地文明的冈底斯文化就起源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西南方的纳木纳尼峰(7694米)与东北方的冈仁波齐峰(6638米)相互映衬。</p> <p class="ql-block">沿G219继续西行是噶尔县门士乡。</p> <p class="ql-block">翻越了海拔5166米的龙嘎拉达板。</p> <p class="ql-block">便是西藏扎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进入札达,便会看到,象泉河环绕着两岸土林,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中间向西北方流去,一直流经巴基斯坦和印度国境,而注入印度洋。</p><p class="ql-block">当汽车飞驰在土林峡谷中时,只见路两边形态各异的土林惟妙惟肖,那些层次分明千姿百态的山体皱褶栩栩如生,有的像一排排站立的小孩,有的像一群群翩翩起舞的少女,有的则神似一些名人的面孔,在高高的山脊上如巨龙一样无尽地铺开,构成了一幅幅自然创作的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b><i>三、扎达土林</i></b></p><p class="ql-block">札达县以独特的札达土林地貌闻名于世。在远古时代,这片地区是汪洋大海,随着地壳的运动从海底抬升而形成了这片土林。土林的沙土中夹杂着沙石、砾石,甚至还有贝壳,应该是海底沉积下来的土层,结构十分松散。在雨水和雪水的共同侵蚀下,土堆的形态千奇百怪。</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一座座土沙山,用岁月雕刻得光怪陆离,神奇多姿,似人似兽,似梦似幻。我们常说,岁月磨平了我们的个性,而在大自然中,岁月让万物个性飞扬。</p> <p class="ql-block">汽车行进其间,就像是绕着众多巨人的脚掌转圈,晚上入住扎达县。</p> <p class="ql-block"><b><i>2023/08/26</i></b></p><p class="ql-block"><b><i>行驶路线:扎达→古格王朝遗址→狮泉河( 208公里,3.5小时)</i></b></p><p class="ql-block">住宿:狮泉河镇</p><p class="ql-block">狮泉河镇海拔:4300米</p> <p class="ql-block"><b><i>一、札达县</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i></b><span style="font-size:20px;">札达,藏文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位于西藏西部、象泉河流域,札达县西接印度喜马偕尔邦,南邻印度旁遮普邦,北为克什米尔地区,为中印争议边境线中段,是阿里边境县之一。扎达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牧为主、牧农并举。阿里第二条大河象泉河横穿县境。源头在毗邻札达的噶尔县门士乡冈底斯山脉主峰岗仁波齐西北坡一泉口,因形状如大象卷水,人们把从这里流出的河称为象泉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札达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全县常住人口仅8454人。但是,却能较好地反映藏西秘境之秘:有自然造化之秘土林奇观,有西藏吐蕃王朝之前的象雄王朝,有吐蕃王朝后裔没落之秘古格王国遗址,以及西藏名寺托林寺,有高原气候变异之秘“小江南”底雅乡,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b><i>二、托林寺</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托林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对着一座土林,是古格王国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由古格王“益西沃”修建,始建于996年。托林寺的地位举足轻重。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峡、仁钦桑布等人物的故事都以托林寺为背景展开,它凝结了印度、尼泊尔和拉达克的工匠的心血,也是三地的建筑和佛像风格的集大成者。有1000多年历史的托林寺历经了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最为严重。近年来不断重修,主殿已恢复原样,托林寺有寺藏“三宝”:一是麋鹿角,有说是阿底峡从印度带来的,也有说是当年佛祖讲经地的一只麋鹿角;二是象牙质的五佛冠(象征着五智如来的宝冠),据说是托林寺第一任堪布戴用而流传后世,该寺每任堪布在佛事活动中都戴此冠;三是一块黑色的大镟石,上面凹进一个清晰的脚印,深入石内寸许,掌纹很清晰,据说这是尊者仁钦桑布留下的脚印。</span></p> <p class="ql-block">大译师仁钦桑布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托林寺遗存有精美的壁画。主要保存在杜康大殿和白殿之中,具有异常丰富的多元文化色彩。古代的扎达,并不是闭塞之地,而是亚洲文化交流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晨,我们继续行驶在岗仁波齐和纳木那尼峰之间,迎着朝霞,穿过土林,前往扎达古格王国遗址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b><i>三、古格王国遗址</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格王国遗址是一座高原古城,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札达城西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棚楼。</span></p> <p class="ql-block">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建立了吐蕃王国,但200多年以后,吐蕃王国开始内斗,四分五裂。当时吐蕃王国末代赞普朗达玛的曾孙们为了争夺王位,打得不可开交,其中一个孙子吉德尼玛衮就从拉萨跑到了阿里。阿里王很重视他,就把王位让给了他,还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他,为他生了三个儿子。吉德尼玛衮不想让儿子们重蹈父辈王权内斗的覆辙,就把他们分去了三个地方,成为现在常说的“阿里三王”。其中,大儿子统治拉达克、日土等地;二儿子当了古格王,统治现在整个阿里地区;三儿子则统治现在萨嘎县附近的区域。他们三个中,地盘最大的是二儿子古格王。从公元十世纪到公元十七世纪,古格王国一共存续了七百多年,经历了十六代国王,最鼎盛的时候管辖区域有10万多人。</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国建筑依山而建,遗址分为三层,底层是百姓居住的窑洞,中间是僧人居住的宗教活动场所,最上层居住的是国王和贵族。现在底层的窑洞都原汁原味保留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上走,来到红殿。红殿是十五世纪建造的,到现在大约500多年的历史,供的也是佛像。红殿墙壁上画着精美的礼佛图,墙上的人物跳的是古格宣舞。壁画上还有许多人搬运木头的形象,据介绍,那些木材都是从克什米尔那边运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门材料是500多年从尼泊尔运过来的,刻有六字真言。</span></p> <p class="ql-block">最高处是古格王国的夏宫遗址,完全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看样子敌人是很难打进来的。眼前的断壁残垣,都是原来宫殿的房子,现在变成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占地面积最大的是当时古格王国的议事厅,规模庞大,但如今也只剩下了几面矮矮的土墙,让人不禁回想当年它的巍峨宏大。</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脚下,背对着古格王国遗址往前看,是无比壮阔的象泉河河谷,有点像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很苍凉的感觉。在这片广阔的河谷平原上,象泉河发源于冈仁波齐南坡,然后一直往西流;而狮泉河则发源于冈仁波齐的北坡,先往北流,然后又转向西流。这两条河流到巴基斯坦境内后合并了起来,就成为印度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午后,按导航的指引,驶往下一个目的地狮泉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扎达县城出发,我们沿701县道,走了近40公里的土林地貌,然后是海拔4500米~5300米的盘山路,在那不如驶入G219,翻过海拔4785米的狮泉河达板,天上阿里的牌楼展现在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的行程可谓:路况很好,人烟稀少,海拔很高,风景奇妙。</span></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狮泉河镇的山坡上,刷写着“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b><i>2023/08/27</i></b></p><p class="ql-block"><b><i>行驶路线:狮泉河→班公湖( 140公里,2小时)</i></b></p><p class="ql-block">住宿:班公湖景区</p><p class="ql-block">班公湖海拔:4400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一、阿里地区&狮泉河镇</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俗话说,无阿里不西藏。之前,听说过阿里,也听说过狮泉河和嗄尔,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这一次才彻底弄清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阿里地区,属西藏自治区直辖,位于西藏最西部,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西南和西部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为界。阿里地区是象雄部落的活动区域。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有“千山之宗,万水之源”之称,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平行排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狮泉河镇,阿里地区行政公署设在噶尔县的狮泉河镇,镇子因穿城而过的狮泉河得名。1964年以前,狮泉河镇还仅是噶尔境内的戈壁荒滩;1999年,建狮泉河镇;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狮泉河镇成为了中国与印度间的重要边界城镇,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狮泉河镇,是西藏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出城往北到新疆叶城、莎车有近1200公里,往东南到日喀则也有近1200公里,所以这里是新藏公路的重要驿站,旅途中重要的补给站和休息站,也是我们祖国边疆公路行的重要节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达狮泉河镇,我们的行程业已过半,随后进入的将是人烟稀少的藏北高原、羌塘自然保护区以及无人区的边缘。</span></p> <p class="ql-block"><b><i>二、</i></b><b style="font-size:18px;"><i>狮泉河</i></b></p><p class="ql-block">狮泉河,藏语称森格藏布。印度河上源,西藏自治区西部主要大河之一。发源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北面的冰川湖,自南向北流至邦巴附近转向西流,经革吉在扎西岗附近与噶尔藏布相汇合转向西北,流入克什米尔地区。在西游记里的“通天河”就是狮泉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昏下的狮泉河。</p> <p class="ql-block">燕尾山,位于小镇的东头,全身土褐色,是由巨型的岩石挤压而成。它雄伟、苍凉的身姿如同父兄一般,呵护着狮泉河镇,也当之无愧成为小镇的地标景观。</p> <p class="ql-block">城中的象雄文化广场,周边集结了阿里地区的党、政大楼。</p> <p class="ql-block">狮泉河到班公湖140公里,约需要2小时,所以,这一天我们是漫(慢)游,不急着赶路 ,也是为了接下来的无人区穿越,做好休整和准备。</p><p class="ql-block">从狮泉河镇出发,沿G219西北行驶约70公里,是海拔5191米的拉梅拉达板。</p> <p class="ql-block">穿过日土县城,沿219国道行驶十余公里,山脉蜿蜒间,大片碧蓝映入眼帘,这便是班公湖湿地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b><i>三、日土</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土,阿里三围中“湖泊围绕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土县位于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是边境县之一,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日土县平均海拔4500米,境内湖泊密布,河流纵横。既有厚重的历史沉淀,又有绝色自然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湿地,这块湿地是优良牧场,游荡着牧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四、班公湖</i></b></p><p class="ql-block">班公湖,又称班公措,藏语名为“错木昂拉仁波”,意为“明媚而狭长的湖”,也被喻为“长脖子天鹅”,属怒江断裂带形成的高原地势最低的巨大集水洼地。呈东西走向,全湖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公里,约占68.5%;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公里,约占31.5%。因其东西长,南北窄,呈天鹅的脖子状,而得此名。</p><p class="ql-block">作为我国四大界湖之一,班公湖犹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羌塘盆地内,碧蓝的湖面像是一面巨大的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雪山冰川,阵风袭来,波光粼粼,分外撩人,让人魂牵梦绕。</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奇特之处在于属中国这边是淡水,属印度部分是咸水。</p><p class="ql-block">班公湖作为一个内陆湖,每年结冰期长达6个月之久。自东向西水中含盐量不同,淡水与咸水在同一内陆湖中共存,太过于奇特,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我国境内湖区水色碧绿,波光粼粼,植被繁茂,鸟语花香,为“淡水湖”;中部湖区岸坡陡峭,湖面狭长,水平如镜,为“半咸水湖”;西部湖区苦涩发臭,湖水蒸发量大,寸草不生,荒凉之极,为“咸水湖”。至今东班公湖来水量大,植被茂盛,动物云集,与西班公湖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G219国道从班公湖的东岸蜿蜒而过。</p> <p class="ql-block">班公措周边地区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湖盆泽措,就如一颗颗串珠星星点点地环绕着班公措。湖中岛屿不少,是斑头雁和棕头鸥等禽类的天然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G219较长一段就沿着班公湖盘旋,路边已建成多个停车观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沿着湖边公路行驶,远处,雪山巍峨,湖水碧绿,湖面鸥鸟肆意翱翔;近处,湖水清澈见底,湖底鱼儿畅游,湖天相映。经过多期自然演变,这颗镶嵌在藏北高原的“残缺的明珠”逐渐展露面貌,这波光斑斓的美丽大湖形成了独特的秀丽风光和连绵起伏的景色,吸引着世人前来观赏。</span></p> <p class="ql-block">今晚我们就住在班公湖畔。</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的晚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班公湖畔距星星更近,班公湖畔的月亮更圆。</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能暂且告一段落。下一篇我将继续与亲朋们分享祖国边疆公路行的美景与所见所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