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望洞庭赠张丞相》

闲谈趣事xixi84416151

<p class="ql-block">一、孟浩然爱好养花:</p><p class="ql-block"> 传说孟浩然在生活中有着一种特殊的癖好——养花。他家中的庭院里养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植物,他还常到外面的山林中寻找新奇的花卉放置到自己的花园中。</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孟浩然听说外面的山林中盛开着一种罕见的花卉,他急忙打起行装,历尽艰辛扶病走上山去观赏。在一个偏僻的山谷中,总算找到了那盛开的花朵。欣喜若狂地蹲下来仔细凝视。</p><p class="ql-block"> 他正沉浸在欣喜之中的时候,突然一只松鼠从山上跳下来,抢走了一朵花朵,飞快地跑回了树上。孟浩然被这一幕所吸引,立即追上去。焦急地张望松树,想要找到那只松鼠。</p><p class="ql-block"> 正在寻找时,他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放满松鼠藏食的洞穴。他第一反应是那只松鼠抢走的花朵或许藏在洞里。于是,孟浩然小心翼翼地侧身进入洞穴,用手去摸索。</p><p class="ql-block"> 就在他认为即将找到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洞穴的土墙,引起了松鼠的警觉。松发出一声尖叫之后闪电般逃跑了,但他坚信那朵花还在这个洞穴里,于是,他小心翼翼,不断地用手摸索地上的洞穴,希望能找到那朵花。</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孟浩然苦苦地搜寻着。终于在洞穴的角落中,找到了那只被松鼠藏起来的花朵。花朵发出淡淡的芬芳。孟浩然非常高兴,将这朵花捧在手心细细地品味着。</p><p class="ql-block"> 并将这花带回了家,他用一种绝妙的方法,让它在墨汁中发芽、绽放,仿佛又让这朵花重回生命的怀抱。他的悉心呵护和对花朵的倾情关注,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温柔而执着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二、诵读诗歌,连读三遍:</p><p class="ql-block">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p><p class="ql-block">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p><p class="ql-block">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p><p class="ql-block">三、词语解释:</p><p class="ql-block"> 张丞相: 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p><p class="ql-block">涵虚: 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p><p class="ql-block">混太清: 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p><p class="ql-block">云梦泽: 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p><p class="ql-block">济: 渡。</p><p class="ql-block">端居: 安居。</p><p class="ql-block">四、译文:</p><p class="ql-block">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p><p class="ql-block">五、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 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p><p class="ql-block">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p> <p class="ql-block">六、作者介绍:</p><p class="ql-block">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p><p class="ql-block">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孟浩然与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p><p class="ql-block">七、诗歌赏析:</p><p class="ql-block">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p><p class="ql-block"> 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p><p class="ql-block"> 开头两句:先点明时间,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写出了浩瀚的湖水。</p> <p class="ql-block">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p><p class="ql-block"> 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p><p class="ql-block"> 三、四句实写湖,此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p><p class="ql-block"> 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p><p class="ql-block">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p><p class="ql-block">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p><p class="ql-block"> 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p> <p class="ql-block">  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后四句则借景抒发其政治热情和希望。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此诗以洞庭湖的浩渺烟波为背景,表达了欲渡无舟的无奈感叹与临渊羡鱼的情怀,诗人借此曲折地传达出希望得到张九龄援引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本文是一首述怀诗,是一首投赠之作,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