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人孟浩然

彭佑明

<p class="ql-block"><b>山水诗人孟浩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自幼苦学。年轻时隐居读书于鹿门山。二十五到三十五岁间,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开元十二年(724),因玄宗在洛,便往洛阳求仕,滞洛三年,一无所获。开元十四年(726)夏秋之际,他怀着失意的苦闷漫游吴越。</p><p class="ql-block">开元十六年(728)冬,不惑之年的孟浩然赴长安应进士举,不第,遂逗留京师,谋求仕进。唐代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他:"间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他在这期间结识了王维、王昌龄,成为好友。又《新唐书》本传载:"维私邀入内署,俄尔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实以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床下?'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此事或属传闻,事实未必如此。但孟浩然求仕不果确为事实。此后他漫游吴越,写了许多山水诗。</p><p class="ql-block">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张九龄贬荆州长史,遂征孟浩然(四十九岁)为从事。孟浩然平素仰慕张九龄,就欣然而往。在那里,与张九龄、裴迪等游山水,唱和诗歌,约一年左右。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从岭南返,过襄阳与孟聚首,痛饮之际,孟不幸"食鲜疾动"(《<孟浩然集>序》),遽然辞世,年五十二。</p><p class="ql-block">今存《孟浩然集》,存诗两百六十余首。孟诗五律最多,七言只有十余首。他被称为田园诗人,但其实田园诗并不多,最多的还是山水诗。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巴蜀书社1988年版)、徐鹏《孟浩然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附传记、历代评论资料、著录考及作品系年等,较为完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