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走进重庆,却想不到会用这种方式走进:受杭州市委宣传部委托,由重庆卫视《思想的力量》节目组邀请,演讲蓝马甲.西湖阿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节目主要展现思想对社会的进步,特别强调在中国式新征程中,重视挖掘和发挥老年人的潜能,鼓励其参与社会事务,以经验、智慧反哺社会,达成老有所为彰显价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重庆卫视著名主持人龙勇</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思想的力量》是一台大型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节目,大气磅礴、有思想深度,还非常接地气。</p><p class="ql-block"> 节目集全国各地优秀的项目和人才汇聚重庆介绍和传授经验,由中央和复旦马列研究教授们点评,以及重庆卫视人的认真、严谨、务实和谦虚让我影响深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专家点评</i></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让我走进重庆,同时又有所看、所遇、所思、重庆英雄城以及重庆特色。所有这一切荟聚成了一种人生的难忘,细想之下,我没有理由不用文字留下这特殊的重庆之旅记忆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陈幼娟演讲西湖阿姐的故事</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将“红岩”精神带回家</p><p class="ql-block"> 当重庆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龙勇问我:此次来重庆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p><p class="ql-block"> 我毫不迟疑地说:第一次来重庆的我,对青年时看过的《红岩》一书记忆相当深刻,可以说终身难忘 ,其他景点可以不去,“白公馆”“渣滓洞”那是非去不可。 </p><p class="ql-block"> 在完成西湖阿姐演讲拍摄任务后迎来的是一个重庆雾城难得一遇的晴朗天气,连天公都作起了美啊。</p><p class="ql-block"> 虽已进入寒冬腊月,但歌乐山上的灌木丛依旧绿色莹莹,而在这三九寒冷期都不凋零,难道这漫山的绿也专为英烈们而弥留?!</p><p class="ql-block"> 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理应是松弛又暖和的,但不知道怎么地,此时的内心还是觉得有点紧。</p><p class="ql-block"> 只见游客们刚刚车上还是叽叽喳喳的说话吵杂声,一踏上歌乐山,却慢慢地都神色凝重起来,手拿着白花,默默地向山上的白公馆和渣滓洞走去,如同清明时节给自己的亲人扫墓一样,心情虔诚又沉重。</p><p class="ql-block"> 白公馆的主人,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后由特务头目戴笠用重金买下。西安事变中杨虎城和张学良将军以及《西北文化日报》总编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他们的儿子小萝卜头也在此关押过。</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白公馆是关押革命高级将领和爱国志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许建业是《红岩》小说中许云峰原型</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白公馆区域首先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五官俊朗、神态坚毅的年轻雕像许建业——他就是《红岩》中许云峰原型。</p><p class="ql-block"> 一代又一代的国民,通过《红岩》一书,对这位在国民党狱中,经受住了敌人的各种酷刑,誓死不讲出地下共产党组织,从而保住了很多革命者生命的钢铁般意志的许云峰,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8岁的宝贵生命,真的让人敬佩不已,真的让人不可思议,我止不住地鼻酸眼湿起来,久久凝视许云峰雕像不愿离去。</p><p class="ql-block"> 据纪念馆讲解员介绍,集中营共关押革命者324人,却只有20多人逃出虎口。</p><p class="ql-block"> “黎明前的黑暗”这句话用在这里是最确切了:据介绍,1949年11月29日下午4时,有32人革命者与爱国志士在歌乐山的松林坡被枪杀,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当时敌特连尸体都来不及埋上便仓皇逃窜,《西北文化日报》社总编夫妇及他们的儿子小萝卜头也一起被杀害。</p><p class="ql-block"> 小萝卜头九个月大时就跟着妈妈一起进监狱九年。</p><p class="ql-block"> 望着高举起小手、戴着鲜艳红领巾,一生只看见监狱这块小天空的小萝卜头雕像,我觉得这孩子好可怜啊,我把一束白花轻轻放在了小萝卜头脚边又连鞠三躬才慢慢离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宋振中即《红岩》中小萝卜头原型</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参观中,我们还了解到《红岩》一书中,叛徒甫志高,不仅出卖战友,甚至把自己的老婆共产党员郭德贤也告密给了敌特组织,然而郭德贤却表现出誓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在狱中表现非常坚贞不屈。上天也有眼,在集中营幸存的20多个革命者中她是其中一个,而且解放后的十年“文革”中郭德贤也没有受到诬陷与牵连。而叛徒甫志高最后却是死于敌特人员之手。</p><p class="ql-block"> 《红岩》一书中的假装“疯子”华子良,是在听到解放军将解放重庆的消息后,在一次外出买菜的机会中逃跑,并找到了地下党组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重庆歌乐山上的白公馆和渣滓洞</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上这些真实信息也是来到重庆红岩纪念馆后才弄明白的。红岩这本书也是由狱中幸存者含泪书写,真实性很强,深深地影响着几代人。</p><p class="ql-block"> 以上《红岩》信息对我来说既是新鲜的,可能也是一部分朋友们所不知的。</p><p class="ql-block"> 这趟红色之旅很值,让人仰望也让人深思,了了我多年的夙梦。</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很想把哲学家周国平的一句话写在这里:“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是为了安顿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重庆特色</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二江交汇必有大城”。</p><p class="ql-block">在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诞生了一个重庆市,而今天重庆拥有3000多万世界第二大人口与中央直辖市,也是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 重庆三面靠海一面靠山,且江面有500多米宽,这样的天堑地理位置,就有着可攻可守的战略优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长江、嘉陵江啊默默地见证着重庆的沧桑与繁荣</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外寇攻打得了北京城,但打不进重庆地面,日寇只能在空中实行狂轰乱炸,所以重庆的防空洞多又结实;</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蒋介石曾将国民政府迁址重庆,也是看中重庆的天然保护屏障,同时随着政治中心迁移伪蒋时期的重要工业、重要的食品业及医疗等一同迁移。这是重庆有历史意义上的一次大飞跃;</p><p class="ql-block"> 又在五六十年代,由于岛内反攻意识猖獗与世界局势也极不稳定,国家大搞的“三线”建设,也是考虑重庆得天独厚的战略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的重工业、人才和资源的聚集。重庆再一次得到了经济发展的大飞跃时期。</p><p class="ql-block"> 而且都是“国运”带给的哦。</p><p class="ql-block"> 重庆原来只有40多万人口到今天的3000多万人口,于国家一次次战略性大转移,则人随物走,这实际上可以说是战略性人口大迁徙。</p><p class="ql-block"> 除日本东京外,它是当今世界第二大人口城市。而重庆面积则是北京天津上海的三地总和。</p><p class="ql-block"> 厉害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火车从房子中间穿梭而过</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偶然第一次走进重庆,却是那么瞬间地让我倏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怪不得,接待我们的一位重庆卫视小妹妹说:“其实待着重庆也挺好的,在国际上名气很大”。</p><p class="ql-block"> 重庆注定是一座有魅力,有活力的城市,就拿重庆美食来说,它以重味蕾见长,保证吃了让很多人一辈子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重庆是一座山地城市,地面注定凹凸不平,然而街道却普遍地干净,甚至有些地方还有人用拖把在拖地呢。这让我联想到,一座城市能这么干净,与政府的管理与市民的素质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最让我好奇的还是那重庆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一座城就是一座山,一座山却</p><p class="ql-block">住着3000多万人口,太神奇了吧!</p><p class="ql-block"> 建筑师们是顺势沿山谷进行规划,通过“填谷”的方式将建筑作为山的延伸,营造出特有的场地和空间;</p><p class="ql-block"> 利用地形高差,多层次的人行和车行交通体系,走出一楼是马路,从十一楼出来也是马路,如果不亲自走一走,是无法能理解的; </p><p class="ql-block"> 灵活运用多种边坡支护形式,将建筑与边坡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创新突破岩土与结构的融合设计;</p><p class="ql-block"> 还有在山地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那可是填补国内领先空白的哦。</p><p class="ql-block"> 建筑能改变一座城的面貌。</p><p class="ql-block"> 中国桥梁技术在世界是一流的,我看中国的山城多地形复杂建筑,也可以与国际上比肩呢。</p><p class="ql-block"> 如重庆的洪崖洞以其75米高超常落差的11层吊脚楼,也是世界罕见的建筑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洪崖洞是建筑典范也是重庆人永远“走上坡路”勤奋创业者缩影</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哦,还有一种特别的优势只有重庆雾都才会有的。</p><p class="ql-block"> 就是我几天下来,近距离发现无论男女,脸部肌肤均不同程度地湿润、细腻还白。有这天然的肌肤湿润剂,估计重庆美容院会少很多吧。</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曾也听说过,重庆出美女。</p><p class="ql-block"> 哈哈,接待我的一位重庆卫视编导就是一位美女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结语</p><p class="ql-block"> 蓝马甲西湖阿姐的故事,让我走进了重庆,在翻开重庆过去和现在的历史,在踏上重庆的山水和人文接触,让我原本只有一个“辣”字充满印象,变成现在敬仰这座英雄城,惊叹世界美丽山城,赞叹世界第二大人口城,以及低调、务实、敬业的重庆人,这收获真大哦!</p><p class="ql-block"> 这份起缘恐怕又得回到西湖阿姐了呢。</p><p class="ql-block"> 那好,就拿人民日报跨年经典语来结束吧:</p><p class="ql-block">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END</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 娟娟 2025.1.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