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抗美援朝战火中的急救包

渤海渔翁(婉拒献花🌹)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光阴的故事之三十六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俗话说“破家值万贯”,不敢苟同:拿我来说吧,破家是真的,万贯是假的。好在破东西是真不少,这不,前几天又收拾出个老物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绝对是纯正的军用品,且不像刀枪那样敏感,属于非管制的。橡胶材质䨱以军绿色细帆布,正面上印着“灭菌”字样,中间依稀可见“三角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背面印着“说明,1撕开包皮,打开三角巾,将纱布棉花垫(万勿污染)敷于伤口,用三角巾包扎。2此橡皮布内面盖在伤口上,可以防止血液渗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一行小字“由此处撕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处清晰可见内质是砖红色的橡胶,外䨱军绿色细帆布。真空包装,防水防污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处有个三角形小口。应该是用来挂在什么地方便于携带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包一眼看上去就是年代久远,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从119师医院拣来的,人家收拾仓库要扔的破烂。记得拿了不少,里面是一个很大的纱布质三角巾和一个棉垫,还有一个大号别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肯定是不能用来急救包扎了。废物利用,在那物资极度匮乏的岁月,用来擦皮鞋再好不过的,尤其是用双手拉住那纱质三角巾做最后的抛光,效果比起毛刷好上不知多少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上面的繁体字来看应该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物件。因为从1956年开始,国家为了解决十人九盲的文盲问题,开始推行简体字,使国人学起来更加容易。由此可知,这个急救包应该是1956年以前生产的。虽然四十军在1953年就已回国,但以我军的一贯秉性,回国时一定不会丢弃那怕一根草棍,肯定带回所有的装备物资。过去就听大姐说过,她九十年代在某师医院工作时曾在仓库里翻出过两箱杜冷丁针剂,全是从朝鲜战场带回来的,几十年都没有动过,依然能用,但也全给消毁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回国后40军再也没经历过大规模战争,因此像急救包这类物资也就不会大批量配发了,只能少量的补充,如此存货应该是最早的一批。没见史记里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用人尚且如此,何且用物呢?所以俺推测,这个急救包是来自硝烟弥漫的战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佐证,从网上找来的抗美援朝时的急救包照片,是不是一模一样?俺可从来不空口白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来想撕开给大家看看里面的东西的,还是忍住了,万一很珍贵呢?呵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说来这急救包在抗美援朝时还出过一次惊天大事。当年由于刚刚解放,军队尚无自己的保障体系,志愿军用的急救包里只能在国内各私营工厂公司采购,主要集中在上海等大城市,这就造成了质量的不可控。送上前线的急救包很多是伪劣产品,不仅装着假药、还有沾着污垢的三角巾、带菌绷带,使许多战士感染致死致残。以致彭总报到北京,聂帅直接送进中南海,导致在全国开展了“三反运动”,波及全国各行各业。最后抓捕枪决了一批奸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上海的王康年。1951年8月,志愿军在他的“大康行”订购了价值3亿多元的药品和医疗设备。而他为了钱竟制造和销售假药,犯下了十恶不赦的罪行,最终被处以极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中国和平年代的持久,这类东西也淡出了国人的视野。但是,各国的军用急救包仍在不停的更新换代,甚至我军也不例外。据我所知,现在最新型号已是21型了,包括止血、包扎、通气三大功能模块,配备旋压止血带、速效止血粉等急救药品器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生产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给前方的将士以更科学高效的救助。而这也许是明天,也许是更远的一天,但愿永远也没有这一天!</b></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