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一大观、鼎堂思孙髯

小精灵

<p class="ql-block">  走,大观楼划船去!这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些年孩子还小,常常带孩子去大观楼琓,划船,游乐园坐飞机,后来有了巨大的摩天轮,又去坐摩天轮,但每一次到大观楼都无一例外要去登大观楼,观赏大观楼长联,还要念一念长联的内容,无不感受那博大精深!登上大观楼最高处,观赏滇池草海,眼前是一片汪洋,点点船忛、片片荷叶、一围又一围的绿苇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不能自拔,虽然无数次去那里,却从没有重复感,都有新意,那是一个充满诗意,百去不厌的地方!后来,由于登大观楼的人太多,为了保护这一著名建筑,现在只能在大观楼外观赏,不能选胜登临了……。</p> <p class="ql-block">  孙髯翁雕塑</p> <p class="ql-block">  每当在大观楼周围的水面上荡起小舟,水面从船头两边分开,水鸟在不远处飞翔,鱼儿在小舟旁跳跃,心情是那样敞亮,力量倍增,双浆翻飞,小船飞快地驶向绿苇深处,长联描述的景象就在眼前:“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p> <p class="ql-block">  昆明大观楼就在市区,多路公交车可直达,具体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大观路284号大观公园内,是一座三重檐攒尖顶的云南传统古建筑,占地400余平方米。大观楼因清代孙髯翁在此题写的“古今第一长联”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云南巡抚王继文兴建。后毁于战火,现存大观楼为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并于光绪九年(1883年)再次修缮‌。</p><p class="ql-block"> 大观楼是一座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平面呈方形,四周设有月台,南面面水,月台周边为石灰岩方整石所砌,上墁石板。建筑西面和长廊相接,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的交融‌。大观楼的彩绘和木雕具有地方特色,如“五墨”彩绘及挑檐檩枋头木雕均为象头或花卉图形等‌。</p><p class="ql-block"> 大观楼所在的大观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面积达700余亩,是昆明市区最大的公园之一。公园内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南方园林风光,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大观楼因孙髯翁而名杨天下,那我们就必须看看孙髯翁其人其事:孙髯(字髯翁,号颐庵,晚号蛟台老人,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p><p class="ql-block"> 孙髯翁祖藉陕西三原,因其父在云南任武官,孙髯出生于昆明,出生年份有两种说法,一说生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一说约生于1684年至1694年间,具体年份存在争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孙髯聪颖过人,自幼好学,尤以诗文超群。但因对科举入场搜身之辱不满,愤而离去,终身不仕。交游广泛‌,与名士钱南园、李因培等常往来酬唱,抒发高洁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 由于目睹水灾给居民带来的痛苦,亲自踏勘盘龙江源流,访问农民,查阅资料,写出《拟盘龙江水利图说》,提出治水方案。</p><p class="ql-block">‌ 文学成就‌斐然,常到滇池畔观赏湖光山色,即景抒情,写出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的大观楼长联,共计180字,被后人尊称为“联圣”。</p><p class="ql-block">‌ 诗文‌方面,著有《永言堂诗文集》、《金沙诗草》等诗集,但现仅存《孙髯翁诗残抄本》和《滇南诗略》中收录的部分诗作。</p><p class="ql-block"> 晚年穷困潦倒,栖息于昆明圆通寺咒蛟台洞穴,以医卜为生。后投靠弥勒州三道桥的女儿家,以教私塾为生。去世后,得苗姓相助,葬于苗姓祖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死亡日期‌也有两种说法,一说卒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一说卒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年份存在争议,但均处于乾隆年间。</span></p><p class="ql-block"> 总之,孙髯翁是一位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的清代名士,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治水贡献而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  由于仰慕孙髯翁的才华文章,现代才子郭沫若(字鼎堂),在近200百年后,心心念念要到昆明大观楼一睹这有名的大观楼和这天下第一长联,终于在1961年来到他神交多年的挚友髯翁的长联前,亲眼欣赏了这天下雄楼和永垂中华楹联史的天下第一长联,并即兴附诗一首,一展现代才子的才情心情,请看:</p><p class="ql-block">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p><p class="ql-block">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p><p class="ql-block">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p><p class="ql-block">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p><p class="ql-block"> 两位文坛巨人,在大观楼里握手了,这是文人的神交,也是大观楼成就的佳话。</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再一次品尝这200多年前髯翁的神来之笔书就的千古长联:</p><p class="ql-block">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p><p class="ql-block">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p><p class="ql-block"> 这副长联,上联写景,下联书史,珠联璧合,一气呵成,气势磅礴,生动地描绘了滇池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具有不朽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到大观公园游览是一个绝好的选择,那里有天下名楼名联,还有文坛才子的动人故事,尤其孙髯翁的高雅气节,不为名利折腰的高风亮节,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我们到这里,有山有水,还有诗文的馨香,尤其冬季还有红嘴鸥的陪伴,那是文人雅士、普通百姓都百尝不厌的胜地!</p><p class="ql-block"> 零落成泥</p><p class="ql-block"> 2025年元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