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酒河畔习酒香,習山习水鰼叶情。昨天下午,应邀参加习水县作家协会与鰼叶茶直营店蛇年首期品读活动,这是当下读书人少有的氛围。很有味道和风趣。一场绿州红城的文化之喜,一次绿色生态文明的文化尝试。值得拥有。</p><p class="ql-block"> 习水不只是有美酒,还有好茶名茶优质茶。鰼叶便是其中头牌之茗。</p> <p class="ql-block"> 处在北纬28.3的贵州习水,在上万年的历史遗迹和近三千年鰼文化传承中,低海拔的赤水河边不仅有千年酿造美酒的历史,成就世界酱香白酒特色核心产区,高海拔地区大山深处,还生长着成百年上千年的五十万株古茶树,成为中国古茶树之乡。古有蒟酱今习酒,史上蜀鰼茶,今有鰼叶香。</p> <p class="ql-block"> 习水关于茶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周朝。《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有:“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皆纳贡之。”清代雍正六年之前习水属巴蜀之地,而当时的茶叶是作为贡品进献给周武王的。贵州茶史专家管家骝在《贵州产茶史•拾遗》曾写道:“据《史记•货值列传》记载,汉武帝时,巴郡的茶叶已被运到甘肃武都出卖。而巴郡包括今贵州境内习水之地。”也就是说,习水售茶的历史最早至少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遵义府志》载有:“明洪武年间,习水温水大坡的大核坪、小核坪,良村的锅厂坝呈红圈子一带,天水池至大白塘尖山都有成片大茶树。”在习水县城郊区菁口、园林场和新场大项等地均可看到百余年生的大茶树。陈橼在其编纂的《茶业通史》也提到:“黔北习水河或栽培型或栽培后抛荒的大茶树。”</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习水县境内发现的千年以上的古茶树有58棵,800年以上的有300多棵,500年以上的有300多棵,200年以上的有10000多棵,多为乔木型,共计有23万株之多,是贵州省120万株古树茶最多的县。</p><p class="ql-block"> 鰼叶是习水古树茶的代表,己走出大山,香飘世界,期待着县内外的文化人写出古茶树之乡的精品文章来。</p><p class="ql-block"> (图片拍摄:陈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