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为何叫小年,为何祭灶君?

杨世君

<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主要是因为它是春节的前奏,标志着“忙年”的开始,人们从这一天开始准备迎接新年,所以被称为“小年”。</p> <p class="ql-block">  小年的主要习俗包括:</p><p class="ql-block">1. 祭灶</p><p class="ql-block"> 祭灶是小年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传说灶王爷会在腊月二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灶,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p> <p class="ql-block">  祭灶时,人们会准备糖果、清水、料豆等供品,甚至将糖融化后涂在灶王爷嘴上,寓意“甜嘴”,让他多说好话。</p> <p class="ql-block">2. 扫尘</p><p class="ql-block"> 小年又称“扫尘日”,家家户户会进行大扫除,寓意“扫尘除旧”,把一年的晦气和不快扫除干净,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一习俗也与“尘”与“陈”谐音有关,象征着辞旧迎新。</p> <p class="ql-block">3. 贴窗花</p><p class="ql-block"> 小年期间,北方有剪窗花的习俗。窗花不仅用于装饰,更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为家中增添喜庆氛围。</p> <p class="ql-block">4. 吃特色食物</p><p class="ql-block">• 糖瓜:糖瓜是小年的特色食品,用麦芽糖制成,寓意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不说人间坏话。</p><p class="ql-block">• 饺子:北方有小年吃饺子的习俗,寓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为灶王爷送行。</p><p class="ql-block">• 年糕:部分地区吃年糕,寓意“年年高”,象征生活蒸蒸日上。</p><p class="ql-block">• 米饼:广西等地有做米饼的习俗,寓意“团团圆圆”。</p> <p class="ql-block">5. 其他习俗</p><p class="ql-block"> 除了上述习俗,不同地区还有各自独特的庆祝方式,如南方部分地区在小年祭灶时会准备甘蔗,寓意“节节高”。</p> <p class="ql-block">文章创作:杨世君</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网络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