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安徽歙县的瞻淇村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瞻淇鱼灯至今仍在那里传承延续。每到过年的时候,村民们都会舞动起大大小小的鱼灯,期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生活红红火火。鱼灯在瞻淇村已传承了800年。28岁的音乐老师汪宇昉,是瞻淇鱼灯项目最年轻的县级非遗传承人。汪宇昉介绍,锣鼓响、脚板痒。听到了这个锣鼓声,村民就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看这个鱼灯。这是团圆的时刻,大家就回到这里,聚在一起了。就像一个接力棒一样,想把它传递下去,让鱼灯它“走”得更长远一点。</p><p class="ql-block"> 汪宇昉说,小时候村里很多孩子都会制作一些结构最简单的鱼灯玩具。上初中时,汪宇昉边琢磨边请教,第一次做出了两米长的大鱼灯,从此和瞻淇鱼灯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黄山歙县的鱼灯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年俗”类项目。临近新年,瞻淇村举行了嬉鱼灯的活动。成百上千的游客赶来这里,希望一睹冬夜里独特的美景。硕大的鱼灯在人群中舞动,依照古老的风俗为人们送来祝福。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瞻淇鱼灯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制作工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象征着团圆与祝福的大型鱼灯平时安放在村子的祠堂里。往日用作光源的烛火更换成使用电池的灯泡。“游”在故乡的路上。红彤彤的鱼灯,记录着对故乡的眷恋,承载着人们相聚的喜悦,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憧憬。金大地开启瞻淇鱼灯沉浸式夜游,非遗传承绚丽鱼灯,点亮夜空,索启摄影俱乐部组共赴鱼灯节奇妙之约拍摄活动!我用相机拍摄全程,纪录这难忘的夜晚,与亲朋好友共享瞻淇鱼灯节的快乐!在此,非常感谢索启摄影俱乐部!非常感谢六哥老师组织指导!非常感谢穿汉服的模特!谢谢!</p> <p class="ql-block">摄影:苑瑞斌</p><p class="ql-block">编辑:苑瑞斌</p><p class="ql-block">设备:佳能R5二代/24-105镜头</p><p class="ql-block">地点:合肥金大地</p> <p class="ql-block">明天就是小年啦</p><p class="ql-block">小年到,真热闹,辞旧迎新乐陶陶。送走灶王迎吉祥,旧岁忧愁全忘掉。新年新景新希望,开开心心好运交,全家老小乐陶陶!</p><p class="ql-block">小年到,福气到,送你一个如意宝。装金装银装珠宝,装喜装福装美好。装了过去装未来,装了快乐装荣耀。装了朋友装亲情,愿你幸福永不老,日子越过越美妙。</p><p class="ql-block">80后老友祝亲朋好友小年快乐!</p><p class="ql-block">谢谢关注和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