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栖枝兮(散文)

老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细心的人大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你遇到喜事,连天边的云朵都会泛起红光,连鸟儿都会站在枝头为你鸣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9年10月的一天,是儿媳即将分娩的日子。早起跑步,看到东边的云彩红彤彤的一片,有喜鹊喳喳地叫着,落在不远处的枝头。傍晚的时候,医院产房的走廊里,传出了孙子降临人间的啼哭声。如今,孙子已经缠着你,带他下楼去小区里玩耍。看树间飞来飞去的鸟儿,他会问树上的一个个鸟巢,那是鸟儿的家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家里,他用彩笔在纸上画一棵树,又在树上画一个鸟窝。他感觉自己画得不像,很生自己的气,把画笔使劲儿地丢在了一边。不知怎的,他越是顽皮,我这心里就越是欢喜的不行。建一个家自然要比画一个家更难,何况一个懵懂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所以要写下这篇文字,是源于去年10月国庆假期,一家人去北京,参加侄子的订婚仪式。如今的订婚仪式,除了在参加人员的数量与规模上比正式的婚礼小一些外,其他的环节基本都有。作为伯父,我的角色是和侄子一起,去女方家接亲家。回来的车上,侄子一诺回头跟我说,伯伯,你是不是得为今天这个日子写点什么啊?看着处于幸福与兴奋之中的一诺,我点了点头,当然了,幸福的时刻,值得纪念。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备份着自己生命中的幸福时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来这么久,当时许给孩子的承诺,却一直没有兑现。并不是因为忘记了,是觉得实在找不到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仅仅简单记录一下订婚的过程,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这笔债就这么一直欠着,而这颗心也就一直悬着。当然,欠债总是要还的,文债也是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所以为这篇文字起了个“有鸟栖枝兮”的题目,是侄子订婚仪式,让我想起自己1991年结婚时,父亲请人在我那间平房的木门两侧贴了一副喜联:“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才知道,这句诗是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古代传说中,“比翼鸟”只有一只眼睛、一只翅膀,需要两只鸟并在一起才能飞行。“连理枝”是指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的现象。人们常用“比翼鸟”和“连理枝”,表达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夫妻之间共经风雨的不离不弃。《诗经·召南·鹊巢》中,有将婚姻与鸟和巢相关联的表述,“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中鹊喻新郎,鸠喻新娘,以鸠居鹊巢比喻女居男室,展现了婚姻中男女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天前,在朋友圈看到,侄子一诺与未婚妻在他们未来的婚房里,共进烛光晚餐的几张图片,温馨而浪漫。他们,像极了栖息在枝头的一对鸟儿。于是,才有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有鸟栖枝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像我和弟弟一样,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对父辈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有着深切的理解。于是,在长大之后,我们就成了那个时代里最听话、最懂事的人。让生一个,就只生一个,生的多了,粮食就不够吃了。于是,在一个简单的婚礼之后,夫妻俩就像树上的鸟儿一样,一根根地衔起枯枝,搭建自己的小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我们不光要建自己的家,多年后,还要为自己的孩子建一个家。一诺与未婚妻未来的新家,就是弟弟在经历了多年打拼之后,为他们在北京购置的一套房子。只待吉日,一对年轻人将在一次婚礼之后住进去,开始他们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下多少都像我和弟弟一样的父母,为孩子操持着一切,尽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这就是中国的父母,也是中国的现实。父母为孩子,永远不遗余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订婚仪式现场,看着一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讲述属于他们的美好过往,恋爱中的一个个美妙瞬间,并许下最真切的誓言。看着他们在幸福的泪水里相拥、相吻,作为父母与长辈,是无比的欣慰,似乎一切都那么值得,那么心甘情愿,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常常听到有人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幸福,父母都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单从物质层面上来讲,这种说法与认识是没错的。如果我们都没错,那么,错了的到底是谁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代的子女,这一代的年轻人,似乎理所应当地,接受了父辈们为他们准备的一切。而大多数的孩子所面临的,更多的却是无奈,与无能为力。谁不想,仅凭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支撑起自己的生活。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独立行走于世间,经受生命的一次次风雨,而依然不倒,依然欣然前行。现实是如此的残酷,绝大多数人,永远处于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现在的年轻人,并不会因为有了父母的帮衬,就减少了多少残酷现实对他们的重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人间,是我们,我们的父辈,我们的子女,一起支撑起来的人间,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做到超然物外。爱情的美好,只是生命里一个瞬间的感觉。在生活的多重压力之下,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很久都不曾谈论起爱情,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不再相信爱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位朋友的女儿,22岁大学毕业后,在县城有了一个不错的工作。女孩相貌清秀而文静,性格温和又不失开朗。而如今已经32岁,却还一直单着。为此,朋友整天愁得不行不行的,介绍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总是不了了之。关键是她自己,三十多岁了,整天悠哉悠哉的,没个愁滋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几年,类似的大龄不婚的人,越来越多。某大数据显示,一个一线城市,大龄未婚女性,竟然高达四五百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经,把无欲无求视为一种生命的超然境界。而当人真的没有了欲望,其实是很可怕的。对金钱,对异性,对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兴趣,甚至对未来都没了想法,更不奢望丰裕的生活,只求能够简单地活着。当年轻的女人和男人,处成了干干巴巴的哥们儿关系,没有了身为女人与男人的生命与激情的快乐体验,没有了思念,甚至于没有了对于生命的探知欲,那是多么的凄凉与悲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次,几位朋友小聚,聊起了当前越来越多的“单身狗”,和大龄未婚现象。一位年长的大哥认为,这是颓废的一代,缺乏家国情怀。国家出台三胎政策,他们却不结婚了,没有责任感。从他的观念和角度看,说的也没错。其实,我也曾固执的认为,结婚生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天然使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大的国家里,只是某个人不结婚,说明不了什么。而当躺平,不想结婚生子,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就不是人的问题了。就像某处海滩,鲸鱼选择集体搁浅自杀,一定是海出了问题;就像某处湖泊与湿地,往年有大量的天鹅与大雁前来栖息过冬,而突然某一年就不见了,我们能怪罪天鹅和大雁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出反常必有妖,谁是妖,是谁在作妖?人们常说,大象无形,而大象的形成,一定是有根源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概很多人与此时的我一样,正在经历着从来没有过的人生减法,能够与之交流与沟通的人越来越少,也不再像往常那样,热衷往返于各种应酬,并开始慢慢地享受,这种以前不曾有过的孤独。前半生,我们已经说了太多的话,后半生,我们开始学着如何闭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过于的悲观。不成家,不生子,更不代表现在的年轻人,就是颓废的,堕落的。也许恰恰相反,他们才是比我们更清醒,更智慧的存在。不成家,不生子,只是他们多了一种选择不同生活与生存方式的权利。也许,这个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的状态,多元的存在,就是允许一切可能的发生。这个世界也许会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而我们,是不是更需要保持一种宽容与包容的心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代,成就英雄,谁能说这不是一个成就英雄的时代。当然,关于英雄,我们何尝不可以重新定义。我觉得,那些敢于携手爱人步入婚姻,共担风雨,与勇于孤守、独闯天下的人,都是令人钦佩的英雄。在观念激烈冲突的时候,也许才是推进时代进步的时刻。传统与前卫的观念,并没有谁对谁错,谁先进谁落后之分。而我,却还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他们的婚礼上,见证他们爱的誓言,携手共进,同筑爱巢,共同哺育爱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哪怕,更多的人只能像野草一样的活着。就像当前,世界的一些地方正在发生的军事冲突与战争,每天都有那么多年轻的生命,在炮火中死去。但是,这不是我们对未来丧失信心的理由。前段时间看电影《风流一代》,开场的镜头:一个男人,握一把活口扳手,面前燃烧着一堆火焰,画外音传来沧桑而有力的呐喊:“野火,野火,野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对侄子和我未来的侄媳妇说,很快,你们将会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更多不可预知的未来。同时,请永远记住自己生命中每个转瞬即失的美好,那将成为支撑生命坚强活下去的力量。提升自己,远比仰望别人更有意义,闲要有滋味,忙要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网上读过这样一句话:“他们只是结婚了,又不是过上好日子了。”话虽扎心,却又很有道理。结婚,只是在未来漫长的人生路上,多了一个和你一起吃苦,一起奋斗的伴侣。好日子,需要两个人齐心协会,一起去创造。当然,日子的好与不好,也完全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和对待生活与生命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我想对一诺说,北京那个十月,已经远离我们,2025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人总是要经历一个个春夏秋冬,和一个个春夏秋冬的风雨霜雪。但是,人们奔赴的方向,就是幸福的地方,那里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你们婚礼的日子快点到来,可以早一点喝上你们的喜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鸟儿,在向往天空的同时,也会向往一大片森林。鸟儿的飞翔属于天空,但它们也总有飞累的时候。倦鸟归林,森林里,有它们歇息的家。尽管,它们的家,一直在树叉间,在风雨里飘摇。未来的日子,风雨才是生活的常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腊月的午后,和小孙子一起去楼下散步,看到一簇腊梅,正开出一朵朵淡淡的黄花。孙子跑过去,靠近了花朵闻了闻,爷爷,这花好香啊。此时,有两只小鸟儿,扑扑地从花丛间飞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陈子昂的《鸳鸯篇》:“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诗歌描述了鸳鸯鸟比翼双飞,池沼共游,眷恋情深,岁岁年年的情景。在此,就以此诗与此文一起,送予那些已经踏入,或即将踏入婚姻殿堂的人,以及那些依然孤守灵魂的年轻人,都能够真切体会到生命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孤雁,与鸳鸯并生于世,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至高境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尽管这个世间,已被人类糟蹋得不成样子,远没有诗中描写的那么美好。但总会有鸟儿在我们身边,飞起又落下,在枝头筑巢为家,让一株株树木也有了心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1/21</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土,本名王庆军,60后,出生于黑龙江省,祖籍山东东阿。现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西诗人协会理事,东阿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个人散文集《草木之香》《赶往乡村的集市》,和文集《我的岛》,作品见《山东文学》《映像》《都市》《中国铁路文学》《黄河文学》《漳河文学》《聊城文艺》《鲁西诗人》《东昌府文艺》《当代散文》《山东诗歌》《大众日报》《聊城日报》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