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证着白源煤矿的发展历程

黄薄几

《萍乡方言解读集》《萍乡方言品评集》作者李远实先生对我说:在萍乡大凡地名上带有“源”字的就是一个富含煤炭资源的地方,也意味着那里有煤矿。如其所言,湘东区湘东镇巨源村有巨源煤矿,芦溪县源南乡有源南煤矿,安源区安源镇安源村有安源煤矿、高坑镇王家源村有王家源煤矿、白源街白源村有白源煤矿。 白源煤矿所在的白源街地势呈东北高、南西低,海拔约在100-130米,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而《萍乡矿务局志(1998年版)》记载:1978年9月6日,江西省煤炭工业局受省储委的委托,批准了《白源矿区白源井田地质详查(最终)报告》,查明该井田为平均厚度238.5米、白型系红层复盖的全隐蔽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煤田,煤田面积12平方公里,获储量(B+C1)级3511.11万吨。对“煤田”一词,我们几位显然是外行,可否理解为白源街地面土地面积和地下煤田面积是对等的?多么丰富的地下资源,白源煤矿是1990年出产第一桶煤的,若平均一年产原煤50万吨,那也要整整70年才能挖完,现在怎么就停摆了呢?据说已宣布关闭破产,这是为啥? 带着这些疑虑与思考,我们一行于2024年10月14日前往白源煤矿,去拜会我们要采访的主人翁刘明辉,并试图通过他的视角回首一下白源煤矿艰难发展和成就辉煌的历程。 1959年9月出生的刘辉明自小随同父母在黄冲煤矿长大。他排行老二,1977年1月被招工进入黄冲煤矿上班。哥哥当兵退伍后在安源煤矿当工人,大弟弟后来也进入黄冲煤矿,最小弟弟则考学后成为一名中医师。1979年,他调入萍乡矿务局勘探公司从事水文地质工作。 1982年3月,白源煤矿破土动工。设计的档次比较高,也较现代化一些。矿井为双立井加暗斜井中央石门开拓方式,中央分列式通风,设计划分三个水平开拓,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炮破落煤。主、副井井口标高+122.3米,相距46米。主井净径5米,副井净径6米。风井在主副井北东220米,井口标高+140米,井筒净径4米。白源街地理位置优越,辖设铁路客、货运站,浙赣铁路贯穿其中,319、320国道交叉穿越,城乡公路四通八达。 煤矿的建设需要大批的干部职工来支撑,白源煤矿也积极搜罗与招聘。当时,从萍矿机关、安源煤矿、巨源煤矿等单位调入200多名精英踏上了荒凉的白源建井工地,刘辉明也在这年6月调入白源煤矿材料科。那年年底,全矿员工人数达575人。 那时的矿区没有路,没有电,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毛竹和毛毡搭起简易工棚,艰难拼搏,进行“四通一平”(水、电、路、通讯、场地)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科共有36人,刘辉明被安排当保管员,这虽然是个小角色,但也关键。他凭着自己聪慧机灵的头脑、勤快麻利的手脚,用心工作,对材料进行妥善分类、编号、记录,确保收发有据、账实相符,保持工具房整洁,根据矿井建设任务,做好材料保管、发放、回收,合理推动修旧利废,努力降低消耗,节约成本,满足各种需求,确保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科长器重他,很快让他当上班组长。 1982年8月和12月,主井井颈、副井井颈先后破土开工;1983年3月,风井井筒施工;标志着白源煤矿进入建设冲刺阶段。从1982年至1990年,煤矿还先后完成副井井塔、副井井口棚、翻车机房、爬车机房、石干石绞车房、副井绞车变流室、抽风机房、电机车修理间、变电所、压风机房、转水泵房、机修车间、锅炉房、材料库、矿办公室、救护队、医院、俱乐部、粮店、食堂、住宅、宿舍、招待所、学校等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施工。 1983年11月11日,在风井井筒施工过程中,在井深170.4米放炮揭露白垩系底部强含水层,最大涌水量625立方米/h,造成淹井135.28米(淹至静止水位)的淹井事故。淹井后,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装备情况,采用深水下浇筑混凝土止水垫堵水的施工技术,排干井筒积水,堵水效果达100%,创造前所未有的成功经验。 煤矿建设初期与开工前的一系列筹备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对任何事情都来不得半点马虎。上级要求严格,时间紧,任务重,加上设备的先进性,促使全矿上下员工集中精力,一边学一边干,边干边学边实践,大家拧成一股绳,一心为煤矿能够早日挖出第一桶煤而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加班加点,努力拼搏。刘辉明也不例外,更是积极投入,不敢有丝毫懈怠。<br><br> 在基建与筹备的过程中,煤矿领导十分注重建设一支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强化人才的培训,尤其加强年轻职工的脱产培训。1984年9月,刘辉明因此被选派到江西省煤炭干部学校读书两年,还获得中专文凭。毕业后,他回到材料科,随即被调整岗位,从事计划统计工作。 在黄冲煤矿生活的过程中,刘辉明认识一起长大且小6岁的一位姑娘,自由恋爱,可谓青梅竹马。脱产读书回到煤矿后,他见时机成熟,便于1987年2月结婚成家。1988年7月,她俩生下宝贝女儿。1989年8月,他向矿领导申请并获批准,将在黄冲煤矿上班的夫人调入白源煤矿,随后还分配了房子,住入家属区,过上甜蜜的小家庭生活。夫人贤惠能干,几乎包揽了家庭的琐事。生活的安稳,为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5年7月31日和1986年4月10日,白源井分别遭受百年罕见的飓风、暴雨并带冰雹的袭击,造成井架棚、电线、通讯设备、建筑物等遭到严重破坏,主风井绞车坍塌,绞车房等机电设备受到严重损坏,全矿停电,一切设备停止运转,主井排水设备和吊盘全部被水淹没,主井停产19天,风井停产7天,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煤矿的建设虽然有许多的波折,但全矿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一步一步得向着竣工投产目标迈进。1985年5月,完成风井井简总深308.3米的施工;1986年10月,完成主井井筒总深477.5米施工;1987年7月,完成副井井筒总深477.4米的施工;1989年8月,一采区运输大巷与由风井向下施工的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外的大巷贯通,并从-160米探到-200米至-220米时找到可采煤层进行采区巷道施工;二采区巷道布置虽受多种因素影响,工期一再延长,但整个白源立井井巷工程最终于1990年10月完成。 1990年4月,从高坑矿、安源矿、青山矿、巨源矿调入回采人员,组建采一区,首采区1181工作面试开采。这年,煤矿产出第1桶煤,到年底共产原煤31364吨,实现开门红。12月25日,白源煤矿举行隆重的验收投产仪式,向世人宣告白源煤矿正式竣工,整个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523.7万元,核定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 至1991年年底,煤矿采取边试产、边继续施工的办法,先后完成主井井口、井底的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压风机、水泵房水泵及副井井筒装备、井口井底机械、多绳轮提升绞车、抽风机、绞车、翻车机、爬车机、上煤皮带等大型设备的安装。煤矿于1991年产原煤80046吨;1992年,产原煤137029吨、精煤3000吨;1993年,产原煤191863吨、精煤1000吨;产煤量成吨成吨地增长,令人振奋。全矿员工人数也由1983年的773人递增到1993年的1604人。 那几年,煤矿的宣传工作声势浩大,喇叭里不间断地传来井下和地面建设工程上的喜讯,人心得到莫大地鼓舞。从小在煤矿上就听惯了喇叭广播的刘辉明感觉改革开放初始时期的工作氛围仍然是那么地激动人心,令人心潮澎湃。 人心齐、战鼓擂,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祖国大地,这正是市场经济活跃度在白源煤矿大规模建设过程中呈现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1992年,刘辉明被组织任命为矿材料科主持工作的副科长。这无疑是个重要的工作岗位,在如此大规模的煤矿能够担任此职,他深感责任巨大。那年,他33岁。 他首先从完善材料科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入手,提出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组织和协调好材料科的日常工作,定期进行盘点和清点材料库存,确保材料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成本;积极与供应商和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材料的品质和数量符合要求;改进对材料科的全体人员绩效考核,提出合理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方案,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他努力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和敬业奉献精神,指导和激励下属的全力投身于工作之中,体现出他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得到矿领导的充分肯定。 煤矿建设的利好消息不断频出。1992年3月,设计年处理原煤能力为45万吨的白源选煤厂重车联合试运转获得成功;6月,厂房建筑工程全面竣工。1994年12月,白源煤矿铁路专用装车线工程委员会对专用线工程进行验收并评定为质量优良,随后正式开通使用。在装车线上建有三个仓容量各为800吨的园筒仓,安装GGIOO-13型轨道衡一台,处于先进水平。1994年,煤矿产原煤220325吨、精煤5000吨;1995年,产原煤240168吨、精煤11000吨;1996年,产原煤260005吨、精煤5000吨。全矿员工人数这几年也相应发生变化,分别为1520人、1404人、1353人。<br><br> 1996年6月,刘辉明调任矿多经公司副经理,负责销售。依据现代化煤矿企业的发展趋势,白源煤矿之所以设置多经公司是基于在保证煤炭主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与其相关的多元化产业,同时安排部分员工家属做一些尽所能及的工作,稳定职工人心。通过多元化经营,优化全矿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展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以适应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提高煤矿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他而言,这显然是一份全新的工作,既有压力,也是一份挑战,他迎难而上。此时,他开始凸显出对外社交能力强的特点,这也正是组织上所看中和期待的。他以诚待人,努力维护和拓展与客户的良好关系,确保客户需求得到及时满足,促进客户满意度。 1998年9月,刘辉明被组织提拔为矿多经公司经理。公司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此时有包括大集体职工在内的人员近500人,地面下有采煤外包队,地面上有煤炭筛选回收队,设有机电车间、水泥预制场、砖厂等。这并不是一个小摊子,作为经理的他心里清楚要养活、养好这摊子并不是件容易的工作。他依据公司的政策和程序,想尽办法建立顺畅的工作关系,争取多方合作,尽力将正确的人配置到正确的职位上,改进员工的工作绩效,促使员工融入组织和集体之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br> 1999年,白源煤矿入选全国煤炭工业首批20家“文明煤矿”,是江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煤矿,堪称江南煤矿的独秀。白源矿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近几年多次被评为省、市局(集团公司)“双文明单位”、“安全生产矿井”、“绿化先进单位”。1997年,煤矿产原煤280000吨、精煤31000吨;1998年,产原煤280000吨、精煤110000吨;1999年,产原煤290000吨、精煤119000吨。全矿员工人数这几年也相应发生变化,分别为1407人、1834人、2043人。 2000年1月,刘辉明调任矿销售科科长。他明白,这既是组织对他的一份信任,又是一份难干的活。于是他竭尽全力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协调煤矿生产、物流、质检等内外部资源,确保销售流程的顺畅进行;精心策划和组织各类销售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市场推广方案,深入了解煤炭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动态、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提供市场情报,为煤矿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提供支持。 那些年,白源煤矿的煤种为主焦煤,洗选加工后的商品煤以冶炼精煤和电煤为主,以洗混、煤泥、次块等为辅助。煤矿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合理确定产品比价,充分发挥出各品种的市场价值,最大程度地为企业赢得效益。同时,坚持精煤战略,具备入洗条件的原煤全部入洗,精煤销量创出新高。他则注重与电力、焦化、冶金等实力强、资信度高的重点战略用户的合作,牢牢地把握住市场份额。受益于全国煤炭行业形势向好,白源煤矿迎来了一个较平稳的发展时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期间上缴国家利税3亿余元,且早已收回了国家前期投入的全部建设成本。 随着形势的变化与发展,白源煤矿具备了提升产能的条件,萍矿集团及矿领导及时作出决策,完善运输、通风等系统,组建两个开拓区、两个掘进区、四个采掘区,扩产提能,同时坚持“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生产方针,合理布置采掘方案,严抓生产管理,使矿井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因多种因素影响,矿井生产能力并没能达到预定的45万吨/年,最高年份达42.4万吨/年,平常年份的产量基本稳定在34万吨/年左右,白源煤矿进入扩产壮大期。2000年,煤矿产原煤424000吨、精煤128000吨;2001年,产原煤398000吨、精煤112000吨;2002年,产原煤404000吨、精煤67000吨。全矿员工人数这几年也相应发生变化,分别为2084人、2010人、2037人。 2003年,国家通过试点放开煤炭价格,改革订货制度,开始建立以《煤炭法》为基础的政策体系,全国统配煤矿实行属地管理。这一年,白源煤矿进行了一次内部机构改革,刘辉明被调任矿劳动服务公司经理,一年后又被安排重回矿多经公司担任经理。两年后,煤矿还作出决定将矿劳动服务公司并入多经公司。 矿多经公司人员复杂,参差不齐,管理起来有较大的难度,他之前已经尝过其中的甜酸苦辣,对组织的这次安排他十分理解,毫无怨言。他深信人是有感情的,感情可以要靠真挚来构建。正是如此,他珍惜与同事们的友谊,充分理解员工的难处,用心与员工交流与沟通,与他们一道开展工作。公司下管一支井下采煤队,作为经理的他也时常去井下看望鼓劲,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在他的带领下,矿多经公司不但人心稳定,工作积极性高,而且还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些年,每年都有500万左右的纯利润。 这些年,煤矿的生产也比较稳定,企业发展逐步走向正轨。2003年,产原煤363000吨、精煤108000吨;2004年,产原煤340000吨、精煤116000吨;2005年,产原煤368000吨、精煤113000吨;2006年,产原煤349000吨、精煤118000吨;全矿员工人数这几年也相应发生变化,分别为2449人、2494人、2515人、2506人。 200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关于进一步做好2007年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年底之前确保关闭4000处煤矿,基本完成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同年,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关子同意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白源煤矿等9户企业进人破产程序的通知》,白源煤矿于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并经矿第四届九次职代会讨论和表决,白源煤矿在2008年3月--6月间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和财务手段,进行了政策性破产重组。这次破产重组使得白源煤矿在困境中获到了再生和发展,不但减轻了企业的短期财务压力,剥离了不良资产,还通过调整优化资产结构,实现对债权人的债务清偿,使得企业恢复盈利能力。这期间,成立了萍矿社区白源办事处。 当然,煤矿也借此机会精减机构和人员,对部分国有及大集体职工的身份进行置换,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买断工龄”,解除国有企业对职工承担的“无限责任”,分流安置职工1089人。而刘辉明则在政策的导引下选择与企业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得以继续留用,不过此时的他没了“铁饭碗”身份,但能享受“五险一金”社会基本保障。 尽管如此,白源煤矿领导们对生产并没有放手,采取一边进行破产重组、一边抓好生产对应措施,生产仍然没有停滞,并且仍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07年,产原煤341000吨、精煤113000吨;2008年,产原煤322800吨、精煤106900吨;2009年,产原煤341500吨、精煤111400吨;2010年,产原煤358000吨、精煤110000吨;2011年,产原煤347500吨、精煤119200吨;2012年,产原煤347500吨、精煤90100吨。全矿员工人数这几年也相应发生变化,分别为2552人、1762人、1801人、1820人、1824人、1851人。 自2012年底开始,因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等原因,煤炭行业由暖变寒。特别是步入2014年之后,全国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白源煤矿出现成本严重倒挂现象,仅有的一点积蓄被掏空,面临着一场新的生存危机。矿党政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扭亏脱困措施,谋划未来出路,发出全面深化“双增双节”活动动员令,号召全矿职工解放思想,直面困难,立足当下,谋划未来。 2013年4月,刘辉明调任矿福利科当科长。这可是一个做好事的工作,让员工在生活中得到煤矿的关怀,人见人爱,他求之不得。他从细小之处着手,精心安排,体现组织对大家的温暖,例如努力提高职工澡堂洗浴标准,改善单身职工宿舍条件,为井下工班提供海飞丝洗发、舒肤佳沐浴露、雕牌透明皂等劳保用品,按季节发放冰水、时令水果等,搞好日常福利,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2015年7月,刘辉明担任矿材料科党支部书记;2016年8月,担任矿更生厂党支部书记。他的工作岗位虽有所变动,但矿领导并没有让他清闲下来。为了搞好煤矿的棚户区改造,煤矿专门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抽调他参与。煤矿计划把那些老、破、旧的房子拆掉几栋,然后建一批新的,同时加强和完善周边的道路、广场、商业、文化等基础设施,让整个区域焕然一新,因此考虑把矿果园场利用好。可面对着多方面的困难和难题,一直在论证,一直在筹建,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运作起来,最终错过建设时机。 生产这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产出,什么也谈不上。煤矿历任矿领导无不对此抓得紧,总是想尽办法,绞尽脑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生产之中。2013年,产原煤373600吨、精煤115000吨;2014年,产原煤373500吨、精煤115700吨;2015年,产原煤407800吨、精煤121100吨;2016年,产原煤388800吨、精煤120900吨。全矿员工人数这几年也相应发生变化,分别为1827人、1744人、1704人、1536人。 2017年,萍乡矿业集团计划关闭退出所属白源煤矿,但在执行的过程中,获得相关政策支持,使得白源煤矿被延期关闭、退出待批。2017年,产原煤258900吨、精煤88700吨;2018年,煤矿产原煤258900吨、精煤88700吨;全矿员工分别为1421人、1358人。 国家决定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这是煤炭行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的宏观决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转型升级实质性进展的切实需要,有利于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及国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钢铁煤炭去产能公示公告工作的通知》等部署和要求,江西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20年11月24日将白源煤矿正式列入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已关闭退出煤矿名单,这标志着白源煤矿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2019年9月,刘明辉按政策退休。回首在白源煤矿工作的37年,他见证了同事们亲手打造这座神奇而美丽的矿山的一系列变化,看到了立井、巷道、高空皮带和那高耸着的煤仓,触摸了那些朝夕相处的煤炭、煤矸石。曾经日夜不息的矿山是那样真实地存在,它并不是在人间消失与蒸发,而是成为矿工们心中永远的灯塔;曾经乌黑发亮的煤是那样地刺人眼球,它们并不是化为一缕青烟和灰烬,而是成为了光和热;曾经默默无闻的矿工是那样纯朴地谈笑,他们如今虽然已各奔西东,但并没有在时光面前流逝,而是走向了永恒。<br> 文/摄影:黄薄双;航拍:戴志忠;感谢刘明辉提供采访机会和相关资料;感谢黎杰辉、赖志坚、戴志忠及我的朋友龙绍华给予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 2024年10月28日,我和刘明辉在白源煤矿厂址合影留念。 同日,我们一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