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乡愁是缕轻烟,从记忆中飘来,萦绕石窑院,令人回味无穷。儿时记忆中的故乡石窑院,位于巍巍黑驼山脚下,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陶卜洼一个偏僻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黑驼山,巨大的山峦被淡绿色调笼罩,连绵起伏的小山脉间散布着隐隐约约的山庄建筑群,蜿蜒的道路穿梭其中。山脚下靠近叫五里坡这个村落,布满白色岩石圈着的石窑群,显得十分突兀,便是故乡陶卜洼村。儿时居住过的石窑院顿时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陶卜洼村,地下煤炭资源丰富,煤藏浅,易开采,堪称“骑在煤背上村庄”。这里本无村,因历代开采,窑工渐聚居而形成村庄。村庄分布在大大小小的沟沟梁梁上,记忆中有大村、府沟、湾子、泉子沟等,大村相对平坦,村委和学校设在这里,我儿时居住过的石窑院,位于村南泉子沟畔,因泉水富积而得名,挑水近,空气好,但交通不便。村民住宅多为石碹窑,靠崖而建。儿时居住过的石窑院,见证了故乡小村的兴衰,滋润了我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故乡石窑院,是系在自已与故乡间那根无形脐带,是挥不去的乡愁,是灵魂深处最温柔的牵挂。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多远,那份乡愁和牵挂永远不变。我家石窑院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建造的,父母在外工作,我陪奶奶在这里居住六年多时间,直至奶奶病故后才离开。如今石窑院年久失修,我和弟弟携孩子们过年时总想回来看看,怀乡思史、缅怀亲人、儿女情长、家务琐事,抒发自已内心世界情感,挖掘乡愁,寄托美好。</p> <p class="ql-block">故乡石窑院,是我记忆中最温暖与动情的部分,日渐远去的石窑,镌刻着人间烟火,熏陶出欢乐与忧愁、奋斗与挣扎的全部记忆。记忆是什么?是风声、雨声、鸟声、人的声音;是斑驳的绿荫、重叠的脚印和藏有一串串的故事;是闲暇时奶奶逗逗滿身泥土的小孙孙;是曾经蹲在树荫下说说笑笑的乡亲;是小狗蹲守一扇宅门,等着远去主人归来;是三五个妇女坐在热炕头上飞针走线,说着,笑着……这种充满韵味的存在,是风土人情的缩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象征。.</p> <p class="ql-block">石窑曾是我们晋北这一带主要民居形式,依山靠崖、就地取材、施工便利、造价低廉。居住在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天地人融为一体,仿佛随大地的脉博而跳动,生活于其中,带来犹如母体般安宁与自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一开始就深嵌在天地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