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人们在忙着买年货,备年食,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过大年。看到这番景象,不由使我想起小时候的年,想起母亲的糍粑香。那种浓浓的年味,那种独特的美味,至今令我温暖难忘。唉!小时候的年是期盼,现在的年是超市里的拥挤啊!</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每至年关,母亲和父亲都会提前到集市(农村大集)把糯米,黄豆面,芝麻这些做糍粑的食材买回来,然后把糯米泡上一夜。只见白白胖胖的糯米粒在水中舒展胀大,在等待着一场华丽的变身。二天时,母亲把泡好的糯米放在一个小簸箕里沥干,然后倒进蒸屉里,用手把米抹平,让每一粒米均匀受热,再盖上锅盖,直到把米彻底蒸熟出锅。</p><p class="ql-block"> 闻着锅上冒着的腾腾热气,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弥漫了整个屋子。等米蒸熟,我就跑过来,央求母亲给我舀一勺糯米饭尝。那时候吃口糯米饭也是比较奢侈的,因此,我不敢贪呐!要知道这是用来做糍粑的。尝了两口后,顿感满足。</p> <p class="ql-block"> 糯米蒸熟后,母亲从笼屉里把蒸熟的糯米倒进一个大盆子,爸爸拿起擀面杖开始舂捣,一下一下又一下,直到把糯米舂捣的粘粘稠稠才作罢。然后,母亲把舂捣的像棉花糖一样的白色糯米团放在面板上,用手沾上水揉搓着,一点点地搓成一个个圆圆的糍粑粑,直到糍粑表面又光滑又有弹性。</p><p class="ql-block"> 当糍粑做好后,母亲会把糍粑放在簸箕上拿到凉棚里冻着,吃的时候再放锅里煎一下。到了年三十这天,母亲把煎好的两面金黄的糍粑滚上黄豆面,端盘上桌,那种香味,让人直流口水。我们迫不及待地夹上盘中的糍粑,咬上一口,哇塞!外酥里嫩,香糯可口,简直是好吃极了。那味道仿佛能驱散冬日里的寒冷,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如今,母亲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每到过年时,母亲做的糍粑味道就会涌上心头,特别的怀念。那是家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年味的一部分。唉!可惜我没有继承母亲的手艺,不会做,只在一次旅游时,在成都吃了一块。可是,总感觉还是母亲的糍粑香。时光不会倒流,如果可以,真想回到小时候,再尝母亲做的香糍粑。</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