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关于表达:</p><p class="ql-block"> 对于初学者来说,抛开“文雅(修辞)”创作表达可以理解为“讲话”。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场境,就得运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音来表达不同的情感。用“对路”,就有好效果;用“不对路”,就失去效果。</p><p class="ql-block"> 既便是相同的语言,例如“我爱你”,对老婆说与对情人说,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老婆听了,可能会说你“酸不拉几的”,都是一家人了还用说吗?而情人听了,可能就受宠若惊。一个喜欢,另一个未必喜欢,这是受受对象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相同的语言,不同的语气,一个是轻言细语的讲,一个是粗声大气的吼,听的人会愉快,或者会生气,这是表达方式的不同,体现的感情色彩不同。倒如拖声喊“来吃饭啦一一”,这是关心。粗声吼道“来吃饭啦!”听者未必领情。</p><p class="ql-block"> 同一句话,对同一个人,表达同一件事情,如“我喜欢你”,两人单独时说,人家会高兴,至少不骂你,不让你难堪。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她说,如果她不是希望“向全世界宣布”的人,保准当众让你下不来台。这就是场合不同所带来的后果!</p><p class="ql-block"> 那么,比之于写诗,“诗”这个她,就如“一个人”。在你与她,表达与被表达之间,也是需要讲究“语言艺术、环境条件、表达方式”的!斟酌处理好这些关联,相得益彰。否则就叫做“败笔”,多余,无用,糟蹋了材料,浪费了时间,枉花了感情。</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够很好、很恰当的表达,将一个材料雕斫打扮得“让见者喜欢,让听者满意”,那就是你应该具备的审美情趣、艺术素养和修辞技巧。回归到根源,还是格律诗本体讲究的“音韵、平仄、对仗”等格律要求,以及知识积累、阅历眼光、思想层次、艺术追求等“诗外功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