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腊月厦门泉州之旅

湘阿向

<p class="ql-block"> 七律. 甲辰腊月厦门感怀</p><p class="ql-block"> 湘阿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闲消胜日水天青,过雁鸣鸥老耳听。</p><p class="ql-block">万顷涛波盟客影,一城花色慰心灵。</p><p class="ql-block">琴都可赏怀新意,鹭岛堪怜醉旧亭。</p><p class="ql-block">史册盱衡空入梦,金门隔海欲叮咛。</p><p class="ql-block">备注:</p><p class="ql-block">★金门隔海指厦门和金门岛隔海相望。</p> <p class="ql-block">厦门别称鹭岛和琴都,属于福建省的副省级市、位于该省东南部沿海,区域境域由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组成,与台湾所辖金门岛隔海相望,最近处仅仅1.8公里。厦门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面积1700平方公里,通行闽南方言,常住人口540万人;厦门市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港口和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远古时期,厦门岛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西晋年间,置同安县,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筑厦门城。1935年,设立厦门市,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94年,升为副省级市。</p><p class="ql-block">厦门市境内有胡里山炮台、郑成功纪念馆、南普陀寺以及鼓浪屿等名胜景区。近代,厦门受国际音乐文化的影响,钢琴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每到暮晚,隐隐约约的琴声此起彼伏,令游客心情愉悦,无不洗耳恭听,所以厦门也有【钢琴之都】的雅称。</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5日下午申时于厦门随笔</p> <p class="ql-block">今非昔比,美丽的厦门成为东南沿海的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厦门岛高楼林立,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p> <p class="ql-block"> 厦门双子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子塔也叫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属于厦门市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厦门世茂海峡大厦(Xiamen Shimao Strait Tower),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演武西路180-188号,是集酒店、写字楼、SOHO办公,以及观光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3万平方米;其中A塔地上64层,B塔地上55层,高度均为300米;裙房6层,地下3层。厦门世茂海峡大厦是一座“双子塔”,封顶时是厦门市第一高楼;2017年,厦门世茂海峡大厦获得“201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厦门岛链接集美的跨海大桥</p> <p class="ql-block">乘船出海,距离金门岛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厦门不太冷,海风吹拂,波涛起伏,浪遏飞舟</p> <p class="ql-block">用望远镜细细观看金门大担岛,对面的火炮阵地隐隐可见</p> <p class="ql-block">码头矗立一座妈祖雕像,保佑渔民出海平安</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厦门黄金海滩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厦门海以【门】字形状建立的一座大楼,寓意深长</p> <p class="ql-block">1949年以前的老金门政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国民党败退之前,金门县政府设立于大嶝岛</p> <p class="ql-block">大嶝岛尚保留许多民国时代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嶝岛上的历史古迹【郑氏祖庙】</p> <p class="ql-block">大嶝岛上有一颗千年古树【许愿树】,历尽沧桑,依然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游览大嶝岛妈祖庙</p> <p class="ql-block">游览当年金门炮战遗址</p> <p class="ql-block">金门炮战纪念馆,陈列了我军部分退役武器装备</p> <p class="ql-block">当年金门炮战时期,村民挖掘的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 厦门南普陀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南普陀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虚大师纪念塔”。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临近厦门大学 ,一个是千古名刹,一个是历史名校,两者互相辉映,成为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七律.厦门鼓浪屿印象</p><p class="ql-block"> 湘阿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琴声鼓浪两相宜,纵目金门景象奇。</p><p class="ql-block">阁道惊尘人漫语,群鸥贯耳意迷离。</p><p class="ql-block">青旗古厝香醪品,翠树幽冈野老怡。</p><p class="ql-block">暮影泓湾鸣鹭脆,日光岩上彩云迟。</p><p class="ql-block">备注:</p><p class="ql-block">★香醪指厦门和金门的特产高粱酒</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南宋时期命名为“五龙屿”,自明朝至今名为“鼓浪屿”。景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面积约1.88平方公里,海拔为35-100米,有“海上花园”之称,在岛上的最高处日光岩可以眺望金门岛。</p><p class="ql-block">鼓浪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海岸线蜿蜒曲折。全岛多山,绿树成荫,拥有海礁、山岩等自然景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主要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等。新石器时代,鼓浪屿就已出现人类足迹,宋代开始有人定居。明代得以开发,1573年,日光岩上出现了全岛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1650年,郑成功在日光岩操练水师,留下了“水操台”等遗址。1842年英、美、西班牙三国相继在鼓浪屿设领事馆。1945年,日本投降,被日本霸占的鼓浪屿回归祖国。国民党统治时期,在鼓浪屿设区。新中国成立后仍称鼓浪屿区。</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历史中,岛上留下了千余栋古老的特色建筑,岛上居民除了售卖台湾名酒【金门高粱酒】等货品,对音乐也有特殊的偏爱,家家户户几乎都置有钢琴。</p><p class="ql-block">暮晚时分,琴声此起彼伏,妙不可言,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鼓浪屿也获得【钢琴之岛】的雅称。</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7日下午酉时于厦门鼓浪屿随笔</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1千多栋历史古迹别墅成为一道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晚清和民国时代,鼓浪屿逐步成为花园之岛,宛若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历史景点: 鼓浪洞天</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钢琴码头</p> <p class="ql-block">五颜六色的鼓浪屿民居</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鼓浪屿展现了无限魅力,颇为游客喜爱</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最出名的日光岩,山顶可以眺望金门岛</p> <p class="ql-block"> 鼓浪屿番婆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番婆楼是福建晋江菲律宾华侨许经权建造的,落成于1927年。该楼色彩鲜丽,造型别致,某些洛可可的特点与中国的传统工艺结合得非常和谐巧妙,这在鼓浪屿别墅群里是不多见的。它风姿绰约,风采不减当年,因被电影导演屡屡选中,曾在这里拍摄《廖仲凯》、《春天里的秋天》、《土楼人家》等多部电影。</p> <p class="ql-block"> 鼓浪屿蜡像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厦门世界名人蜡像馆位于鼓浪屿鹿礁路111号,展馆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综合雕塑、布景、音乐和表演等表现艺术于一体的游览项目,集历史、文化内涵、多主题的综合性展览厅,展示了70余樽超写实雕塑群;栩栩如生的国际名人蜡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名人伟人,焕发出不同时代的英雄风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世界名人馆将带领大家进入一个愉快的奇幻之旅,穿越世界和不同时空,体验名人名事的精彩时刻,歌颂这些不同时空和地域的名人伟人为人类的文明所做出的贡献,也将实现您与银幕巨星、体坛精英、伟大领袖等零距离的接触和拍照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七律.泉州印象</p><p class="ql-block"> 湘阿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溟涛卷雪东城外,古港云帆史册荣。</p><p class="ql-block">宋塔雄姿擎晓日,开元画烛慰神灵。</p><p class="ql-block">西街且喜商潮涌,北客犹哀苦路经。</p><p class="ql-block">久忆中原千里别,泉州问舍耀门庭。</p><p class="ql-block">备注:</p><p class="ql-block">★宋塔指建于唐宋时期的历史古迹双塔。</p><p class="ql-block">★开元指历史古迹【泉州开元寺】</p><p class="ql-block">★西街指建于唐宋时期的商业古街。</p><p class="ql-block">★北客指逃难到泉州定居的中原人。</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有这样一句说法: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此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城和宋元时期第一大海港。从晋代开始,唐宋尤盛,由于战乱,大批中原居民离开故土,抵达泉州求田问舍,史称【衣冠南渡】。</p><p class="ql-block">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奋斗,把泉州建造为一座晋代和唐宋时期最繁华的海滨古都之一。市区主要景点有:西街、崇武古城、开元寺、少林寺、东西双塔和泉州古港等。</p><p class="ql-block">泉州市依邻东海,是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该省东南部,北承福州市、莆田市,南接厦门市,东望宝岛台湾省,西毗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p><p class="ql-block">泉州依山傍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面积1.1万平方里(含金门岛),常住人口900万人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普通话。</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8日午时于泉州西街随笔</p> <p class="ql-block"> 泉州开元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名为开元寺。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开元寺发生火灾,公元858年-904年,重修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到了元代,开元寺内集合了佛教众多宗派,形成了“千人共住”的盛况。元末时期(约1357年),由于战乱,开元寺再次被损毁。自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至1981年后,陆续翻修了大殿、后殿、东西塔等建筑。现存大殿为崇祯年间(1628-1644年)郑芝龙重修</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开元寺保留了浓郁的唐宋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泉州开元寺双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开元寺内。开元寺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p>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著名的石塔,建于宋代,历史悠久。</p> <p class="ql-block"> 历史古迹泉州西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街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境内道路,也是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西街于唐开元年间形成;于唐天祐二年(905年)延伸;于民国12年(1923年)改建马路。泉州西街东起钟楼,西至城西路,全长1700米,宽10米</p> <p class="ql-block">泉州建于宋代的最繁华的商业街【西街】</p> <p class="ql-block">热闹非凡的泉州西街</p> <p class="ql-block">泉州街头人物随拍</p> <p class="ql-block">泉州古港遗址,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p> <p class="ql-block">泉州【洛阳桥】建于公元1041年,是中国跨海第一桥,也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有一个别名叫【万安桥】</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边有一座村庄,名叫洛阳村。</p><p class="ql-block">自晋代开始,唐宋尤甚。大批中原居民因为战乱,逃离故土,移居泉州,求田问舍,艰难求存。经过无数先辈的打拼,把泉州建设成为古代最繁华的海滨重镇</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洛阳村,生活着大批中原移民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原汁原味的历史古桥历尽沧桑,保存完好,不仅是一道风景,也是一本历史教课书</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历史文化遗产【洛阳桥】留影</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附近是一片海滨红树林,良好的环境成为野鸟的栖息天堂</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下开心放歌的泉州渔夫</p> <p class="ql-block">游览泉州崇武古城</p> <p class="ql-block"> 泉州惠安崇武古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城景区有“天然影棚”和“南方北戴河”之称,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风景区。景区内的崇武古城是一座为抵抗倭寇而建的滨海石头城,是中国明初沿海60多座卫城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石城。古城南侧有“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共收藏有不同艺术风格的石雕艺术精品500余件。</p> <p class="ql-block"> 泉州崇武古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城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半岛东端,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泉州湾和湄州湾之间、惠安县境东南24千米的崇武半岛南端,濒临台湾海峡。崇武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p> <p class="ql-block">游览海滨古城,回首往事,令人万般感慨</p> <p class="ql-block">古城每一座雕像都有一段令人感慨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海滨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斓的古老渔船记载了勤劳勇敢的泉州渔家艰辛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厦门中山路步行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行街是厦门的老牌商业街,人流量大,商品种类丰富,人气旺盛,人们一提到厦门,除了鼓浪屿,大多就是中山路了,就像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银座、香港的中环。中山路代表了老厦门的繁华,富有时代韵律。到这里可享受丰富的物质世界,领略厦门老城风采。中山路是厦门现已保留较完整的展现近代历史风貌的旧城街区,拥有小走马路、陈化成故居、中华第一圣堂等众多人文古迹。南洋骑楼建筑、流光溢彩的LED夜景、琳琅满目的各色闽台特色小吃和回响在小巷街坊间的古老南音,构成其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涉台文物古迹1处,历史遗址、古迹10余处,还有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6月,厦门中山路成功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来到厦门,一定要去八市海鲜小吃一条街,这里林林总总的各种海鲜和小吃令游客胃口大开,无不称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海星居然可以烤着吃</p> <p class="ql-block">海星内部满是籽膏,用火烤熟,其味无穷。每只25大洋。</p> <p class="ql-block">人生第一次品尝烤海星</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厦门中山路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