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歌创作日记

周海林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1月20日(星期一、甲辰年十二月二十一)。</p><p class="ql-block">天气:晴。</p> <p class="ql-block">今天,迎来大寒节气。</p><p class="ql-block">大寒,作为这二十四节气中的压轴之作,总是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那份极致寒冷。它不仅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更是大自然在一年中的一次深刻沉淀与总结。</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大寒,被称为“60年一遇”,是因为大寒恰逢甲辰年。在六十甲子这一长达六十年的循环周期中,甲辰年大寒的出现频率极低,因此才显得尤为珍贵。</p><p class="ql-block">甲辰年的大寒,仿佛是大自然在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不息。</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大寒有三个特点:</p><p class="ql-block">一是在“月中”,预示着来年的春天可能会比较寒冷。</p><p class="ql-block">二是“闭眼大寒”,今年大寒到来的具体时间是2025年1月20日凌晨03:59:52。在这个时刻,大多数人还沉浸在香甜的梦乡中,因此被称为“闭眼大寒”。‌“闭眼大寒”意味着在面对困境时,心态的开放与闭合会影响内心的温暖与寒冷。‌“闭眼大寒天不冷”,这句农谚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隐喻。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开放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在寒冷中保持内心的温暖‌。</p><p class="ql-block">三是“阳大寒”,今年大寒是农历腊月廿一,为奇数日,因此被称为“阳大寒”。“阳大寒”意味着今年的大寒在阴阳属性上偏向于阳。在阴阳理论中,阳代表着积极、向上、光明的力量,“阳大寒”或许可以看作是大自然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心目中,“大寒”只不过是一粒咬合硬度的动词,扛过它的嚣张,春天的扉页即将开启。</p><p class="ql-block">今年大寒,又一个口是心非的节气,空有许诺,来的快,去的也急。</p><p class="ql-block">大寒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的尾声,像逗号停顿在季节的章节里,马上春风蘸着新绿,书写下一场盛大的开篇。</p><p class="ql-block">因此,祝愿朋友们大寒吉祥,喜乐安康!</p> <p class="ql-block">节气诗,因为写的人比较多,我就不想赶这个热闹,但是我不反对写节气诗。</p><p class="ql-block">今天,为什么我写《大寒感怀》这首节气诗呢?是因为我是学农出身的科班生,“热在大署,冷在大寒”是古人概括的自然规律。但是今天阳光灿烂,温暖如春,将气候与节令检验,我质疑古人是否会偶尔凌乱。</p><p class="ql-block">是今年的“大寒不寒”,使我有了创作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大寒感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周海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寒嘉节意如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煦风柔绮梦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休叹流光匆遽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梅依瑞雪盼春妍。</p> <p class="ql-block">刘绮国先生,是我在诗歌界最崇拜的教授,先生看了我写的《大寒感怀》,不吝赐教。刘教授的指导如下:</p><p class="ql-block"><b>梅报春而不争春,所以梅盼春妍,情理上讲不过去;</b></p><p class="ql-block"><b>太普通,无新意;</b></p><p class="ql-block"><b>大寒非嘉节,夸大了;</b></p><p class="ql-block"><b>意如绵,无想象力;</b></p><p class="ql-block"><b>匆、遽,同义;</b></p><p class="ql-block"><b>结句平淡,老生常谈。</b></p><p class="ql-block">于是,我按照刘绮国教授的指导,修改《大寒感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大寒感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周海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寒时节骄阳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煦风柔倚梦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休叹流光匆遽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梅花朵朵报春妍。</p> <p class="ql-block">在创作中,我也提升了一些认知,有点强词夺理,有些苍白无力:</p><p class="ql-block">大俗亦大雅,李清照的词看似平淡叙事,却成大作,关键是立意。</p><p class="ql-block">大寒非佳节,且今年大寒不寒仿佛己是春天,从这里入笔应该可以写出新意。</p><p class="ql-block">“匆遽”是一个固定词汇,可以合起来使用。</p><p class="ql-block">“骄阳照”与“日煦”有意思重叠之嫌,但两句之间是起句和承句的关系,强调艳阳高照,深化“大寒不寒”。</p> <p class="ql-block">长沙县老年大学文学班的学友张最伟女士,携家人在湖北旅游。大寒之日傍晚,拍摄了一张湖北赤壁市陆水湖的夕阳。于是我选用这张图片做底图,谢谢最伟!</p> <p class="ql-block">下面两张图片配诗,是张最伟在大寒节日的《有画好好说》,请美友们、诗友们欣赏!</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周海林,1963年2月出生,湖南长沙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退休。从2010年7月开始创作诗词楹联,部分作品发于报刊,荣获2024第二届“诗韵芳华文学奖”全国诗词大赛(决赛)一等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梅麓诗会理事兼副秘书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