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的美篇

格格

<p class="ql-block">雨山情</p> <p class="ql-block">作者: 石丹峡</p> <p class="ql-block">  石丹峡,1958年12月出生于宜昌市,祖籍湖北咸宁崇阳县,咸宁市作家协会会员,退休警官,现居住全国“桂花之乡”咸宁。爱好文学,热爱生活,用心用情记录生活的点滴。退休后,先后在湖北省监狱局《警苑》报刊、海外菲律宾《商报》、《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咸宁月刊》、咸宁《九头鸟》、咸安《星星文学》赤壁《赤壁文学》、崇阳《溪流》、通城《书窗》《天岳》、通山《通山文学》、阳新《富川》、恩施《女儿红》等文学杂志及知名《乡土作家》公众平台发表散文随笔50篇。</p> <p class="ql-block">  离开祖籍鄂南崇阳几十年,居然还有老乡认识我。前年国庆节期间,应老乡之邀,我和单位同事两家人一起来到了崇阳县雨山乡(后并路口镇)。领略大山的自然美景,感受山里的新鲜空气,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  雨山地处崇阳县东南部路口镇的最南端,东与通山县交界,南端毗连高堤河,西边通往高堤畈上。雨山为鄂南名山,历史上称为乳山,平均海拔700多米,最高峰雨山尖海拔1029米。1987年9月,原路口区管辖的路口、金沙、田心、雨山四个乡镇撤区并乡为路口镇、金沙镇、雨山乡三个乡镇。2001年3月,三个乡镇又合并为路口镇,原雨山乡成为路口镇的四个村:雨山村、绿化村、长青村和高耀村。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那一幕幕往事又一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p> <p class="ql-block">  小车从咸宁马桥高速收费站上高速,穿越小岭隧道便进入家乡崇阳地界,崇阳境内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满目翠绿,溪流纵横,美不胜收。一会儿下高速经过路口镇街道,朝东南方向经过原路口派出所旧址沿洋港河继续前行,蜿蜒的山路又窄又陡,小车缓慢向上爬升。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峡谷深渊,我很久没有走过山路了,坐在车里心里不免有点紧张,同事小心谨慎地驾驶着车辆。上山的公路有部分路段正在修筑扩建之中,小车自然有些颠簸,却不影响我们观赏窗外的风景。这时,同事的爱人不由地发出感叹:看,对面的大山好美呀!是的,窗外的风景很美,绵延不绝的山脉,峰峦叠嶂,苍翠葱茏,云雾缭绕,气势磅礴,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令人惊叹不已!三十多年前,我曾在雨山乡工作生活过两年多时间。</p> <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我曾在雨山乡工作生活过两年多时间。受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环境所限,乡政府只有一辆四门六座小型货车当作交通工具,这辆小型货车既当小车办公使用,又当采购物质使用,整个乡政府没有一部自行车,因山高路陡自行车派不上用场,乡干部们下乡办事一律徒步,没有人叫苦叫累。乡政府不大,却机关部门齐全,乡税务所、财政所、邮政所、供销社、卫生院和学校一应俱全。当年的雨山,山高石头多,冬茅满山坡,池塘难装水,动脚就爬坡。村民们大多住的是青砖土坯黑瓦房,靠天蓄水,人畜饮水比较困难,祖祖辈辈靠吃红薯苞谷等杂粮为生,一年四季很少吃到大米,生活处境艰难,记得政府靠补贴返销粮给困难村民。几十年过去,根据雨山特殊地理环境,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根据规划部署,将山上的大部分村民搬迁至路口镇易民新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得到了妥善安置。还有少部分中老年人仍留驻在山上,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帮扶村民,出资凿石引水工程和改建山路,而今,山上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自来水引入各家各户,家家户户盖了新楼房,用上了煤气灶,雨山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村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我感到由衷的高兴!而今,这里的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的美满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雨山乡政府旧址附近的丁家占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在该乡派出所负责辖区内的社会治安工作。当脚踏入雨山的那一刻,又让我回想到了当年的雨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都感到十分亲切!朋友见我们到来非常热情,他和伙伴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迎接我们,很凑巧,他的这位伙伴也认出了我,急忙上前与我招呼,而我已完全认不出来身旁的伙伴。朋友他姓丁,今年五十多岁,个头不高,五官端正,肤色较黑,显得年轻,穿着朴素,一脸微笑。我在雨山工作期间,那时他在丁家占村当民兵连长,之后任村支书,卸任后继续务农,经营多种农副产品。朋友他很勤快,起早贪黑,不辞辛劳,精明能干,什么农活都干,在他的带领下成立了路口镇雨山经济合作社,共同致富奔小康。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朋友在家里盖起了楼房,在县城也有一套新建楼房,家里还有一辆小货车。在朋友家里感到很亲切和温暖,我们聊起了当年的那些事那些人,还聊到了我当年处罚赌博违法的那档事,朋友的记性真好,当年的事还记得一清二楚。不觉间午饭时间到了,主人家做好了一大桌农家菜,腊肉、腊鱼、炸豆腐,苕叶尖、腌菜炒竹笋、豆角炒青椒、炖土鸡等,菜肴的香味弥漫着整个屋内,让人馋涎欲滴,味蕾大开。主人的盛情款待,令人感动不已!倾刻间,让我感触到了有一种回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午饭过后,我们来到后山,漫步在山间小道上,观赏着山里的美丽风景,大山静谧清幽,碧绿青翠,树木参天,遮天蔽日。朝山林仰视,只见细高树枝上挂满了酷似灯笼的橙红色水果,我们小心翼翼爬上山近看,原来是一颗野生的柿子树,好像发现了一块新大陆,兴奋极了!于是,从村民家里借来竹篙,扛来梯子,边敲打树枝,边摘熟透了的红柿子,剥开柿子皮一口吞进嘴里,果肉柔软多汁,风味香甜,沁人心脾。无意间,在周围又发现了两颗野果树,树枝上长满了带刺的青色小球,我一眼就看出是野生板栗,雨山人称野生毛栗,从草丛中捡起几个掉落的小刺球,放在石头上用脚碾压,刺球外衣与板栗分离开来,用嘴咬开坚硬的板栗壳,里面是黄白色的板栗肉,味道脆爽,嚼劲十足。野生板栗含糖、淀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健脾、益气、补肾、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能,故有“干果之王”的美称。每当秋季到来,山里有很多成熟的野果和山药,人若勤劳,必定会有不少收获。</p> <p class="ql-block">  走在去往乡政府旧址的路上,我和同事偶遇一位中年妇女,她面容姣好,身材匀称,穿着得体,与我们迎面而来。忽然她主动与我打招呼,你上来了,我一脸茫然地回答道:唉,上来了!出于礼貌我便问她:你回家?她回应道:回家看望老母亲。她好像认识我,可是我一时认不出她来。瞬间,我努力回忆当年,在雨山乡派出所工作仅有我一人。那时撤区并乡,全县八个派出所,一下子分成十几个派出所,因警力有限,所以乡派出所只有我一位民警。不到三十的我,穿着一身警服,年轻帅气,英姿焕发,自然会引起乡里同龄人的关注,也许,这位中年妇女早在年轻时就认识我,并有好感,但我始终想不起这位穿着时尚的中年女性是谁。同事反应快半开玩笑道,你们是老熟人了吧,我向同事解释道,完全不认识。随后,朋友特意送给我们两家送了几瓶雨山的泡酸椒,朋友的伙伴也从家里拿来两大袋新鲜野板栗送给我们,并说是他母亲从山里摘来的,山村人的真情实感,待客之礼,让我们无不动容。</p> <p class="ql-block">  每逢春节、元宵节等盛大的喜庆节日,雨山人总要大罗敲鼓戏龙作舞。雨山龙灯起源于雨山村,是一种舞龙求雨的民俗文化活动。雨山龙灯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成为了崇阳的一张文化名片。雨山龙灯与瑶族文化有着密切关联,而最接近瑶族文化就是雨山的茅草龙。茅草龙玩舞为一龙一虎,一人持虎,九人持龙,也有更多人持龙的,但必须是单数,称“单龙戏虎”。雨山村流传着玩龙灯的传统习俗,数百年来,舞龙技艺代代相传,并且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了崇阳民俗文化品牌。2021年,崇阳“茅草龙”代表湖北省唯一参与角逐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  雨山是崇阳东部最高山,沟壑深窄,坡多绝壁,地表遍布石灰岩,这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得雨山成为了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省级林业部门高度重视,通过造林、飞播和封山育林等方式,雨山的石漠化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大面积的石漠披上了绿装,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下午,在朋友的向导下,同事驾车沿山路缓缓向山顶行驶,一会儿来到了雨山石漠公园。雨山石漠公园于2021年开始建设,是湖北省首个国家石漠公园,规划总面积为774. 72公顷。沿途风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展现了独特的石漠化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p> <p class="ql-block">  进入公园,游客们可以欣赏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石林、石阵、溶洞、天坑、狮子岩和吊崖等景点,独具特色,令人惊叹。此外,雨山曾是古瑶族人聚集居住之地,古瑶人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瑶文化”遗迹,如垒石梯田、石屋、石磨、石凉亭、石碾等垒石遗迹随处可见。这些景观不仅观赏性强,还展示了雨山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垒石梯田和舞龙灯等民俗活动,这些都为雨山增添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自然的神奇令人陶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  雨山之行短暂而愉快,我感受到了朋友的真诚,回家的温暖。雨山的风景美丽神奇,雨山的空气清纯净,雨山的村民淳朴善良,热情大方,我眷念故乡的雨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