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重庆行(1):八百里去看你

丽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涪陵重庆行(1):八百里去看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与竹梅约好去涪陵看雅丽,从春约到夏,又到深秋才成行。2024年11月3日,我们终于坐上西安到重庆的高铁。之前也邀约好几位同学一起去,都不成,连替我们买了车票的梁政都走不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与竹梅同行,不是第一次了。不过这一次距离较长,大约八百公里。飞毛腿竹梅头天晚上才从新疆飞来,带着西北的风尘和嘴上的燎泡,又跟我一路下西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雅丽与我们是大学同窗。小巧而玲珑的身材,明亮而有神的眼睛,浑身透着一股灵气。声音细脆洪亮,唱起歌来声干云霄。口齿伶俐,说话干脆利落。农村插队时,在宣传队担任报幕员。最重要的是,她爱恨分明,正直善良,自己看不惯的人与事,嗤之以鼻,不理不睬。在校时,她与张竹梅是黄金搭档,竹梅作为业余运动健将,每天训练任务多,她就担负起上课占座位、去食堂吃饭拿碗筷的责任。有一次,班里一位男生占了她们的座位,她好长时间都不理那位男生,直到他道歉。班里同学中的不良行为,她坚决站在正义一边,有时候像个小孩子。雅丽的情商很高,会夸人。我曾被她夸赞为“中华民族的代表”,原因大概是我不娇柔做作,走路挺胸抬头吧!呵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雅丽长得小巧,力气也小,胆子更小,过马路得拉着别人的手。记得大学期间我们班组织大家登了一次西岳华山。她和凤莲、杨凌几个体弱的女生落在后面,硬是让热情泼辣的竹梅三拽四扶地爬到了山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雅丽的聪明表现在她的学业上,考试成绩总是排在班级前面。大学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她被分配到渭南教院当老师。研究古汉语和训诂学,成就斐然,出了好几本专著。毕业最初几年,我们还经常见面,我在西安的家也成了大家的根据地。有一年,我与竹梅和雅丽,拖儿带女地去韩城游玩了一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雅丽的青春年华</p> <p class="ql-block">大学时的竹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几年前,她应聘去了位于重庆涪陵的长江师范学院。作为学院引进的人才,雅丽可谓如鱼得水。别看她人小力单,却是事业的强者。不仅学业精进成为专家和学院的教授、学术带头人,而且颇得当地学界和社会的赞誉,常常被请去开讲座,作报告。偶尔同学聚会见到她,她谈的大多是学术上的事,涉及她正在研究的学术问题更是兴致勃勃,让我这个班里最早退休的又最早疏离学业的人,常感自愧不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几年前雅丽退休了,但仍是一边带课发挥余热;一边含饴弄孙,其乐融融。她很会做饭,花样百出,把外孙子喂养的虎头虎脑。她常给我发来她蒸的五颜六色的花馍和小外孙早餐的图片,真是用心良苦,羡煞我也! 也敬佩她全身心地为家付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4月,我们班了组织毕业45周年聚会(因疫情推后2年)。她身体不好,家里有事,路途又远,估计不能参加了。但重情重义的雅丽,为此吃不下睡不着,甚至哭鼻子,纠结了好多天,终于在聚会的前一天自己一个人(平时出远门都是丈夫陪同)勇敢地从涪陵赶来。聚会时,她声情并茂的演讲,激情满满的话语,感动得大家潸然泪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次见她身体有些发福,她说腰腿疼。没想到回去以后,腰病加重。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更没想到的是,腰疼病刚刚痊愈,就在我们赴涪陵的几个月前,她又尾骨受伤,卧床不起,行走不便。这是促使我们一定要去看她的起因。当然,作为北方人的她,在天府之国生活了十几年,已习惯了当地麻辣烫的口味,喜欢那里四季常青的翠绿和长江、嘉陵江的水润,习惯了夏季闷热的气候,然而,内心里她还是感觉到他乡的孤单和寂寞。尤其是双方老人的离去,掐断了常回家看看的那根线(现在回陕就是客人了)。因而,她特别希望有亲朋友人去涪陵。也热情接待了好些亲朋。她说,除了夏天,其他季节涪陵都是游玩的好时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临行的时间一天天接近,雅丽盼望着,我们也盼望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将近4小时的车程,雅丽不停地发微信询问“到哪儿了?”情切切,意真真。从重庆北下车,站内换乘,又40分钟后到达涪陵北站,就像是一瞬间的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雅丽与她丈夫老韩还有宝贝外孙子,在车站迎接了我们。与雅丽热情拥抱,背后站着白胖壮实,机灵可爱的小外孙。老韩是老熟人了,多年未见,头发也白了。他开车将我们送到雅丽女儿安排好的酒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涪陵与重庆盘桓一周。由于雅丽不能久坐车,不能多走路,因而不能与我们一同出游,深感遗憾。但是,每日在酒店或在她家相聚,在美丽的校园里漫步,围桌共叙旧事,谈天说地,聊谝家常,亲切无比。一周里,她与她的家人变着花样安排我们的饮食,就像当地的火锅一样热情洋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什么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同窗?在最好的年华,带着不同的曲折经历,在沉寂了10年后恢复高考的1977年,在570多万考生只录取不到30万人,平均录取率仅有5%的情况下我们走到一起,同窗四年,这是多大的缘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懂得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一起如饥似渴地苦读,我们更珍惜同窗的情谊,即便相隔八百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感觉雅丽心里有些寂寞,鼓励她走出家门,捡拾自己的兴趣爱好。我还发现了雅丽的一个秘密:她是一个刀郎迷。奔七的人了,却是一个真实的追星族!我问她为何追刀郎,她说刀郎写的歌词打动了她,让她产生共鸣。她熟悉刀郎的每一首歌,认同每一首歌词,了解刀郎的生平和创作动机。她说,等她身体好了,一定要去刀郎的故乡资中看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后来的两天,雅丽陪我们来到重庆。直到那个下午,我们在重庆高铁站依依惜别。约定各自保重身体,来年再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回来后的1个月左右,雅丽发来微信,说她在去资中的高铁上。随后,又发来照片和视频,那是“山歌响起的地方”,她终于圆了一个追星族的梦!又过了十多天,她发来照片,说她参加了学校的老年合唱团,而且专攻低声部。对我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好消息,早就应该为自己活一次了!对她来说,这确是一个新的挑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愿八百里外的雅丽天天快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写于2025.1.1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