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杂谈(一)

采菊东山下

<p class="ql-block">修炼一途,本是借假修真,逐渐由后天返回先天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返归婴儿状态,只是修行的第一步,本质上是一个破除物执,心态返归到无贪无念的婴儿状态,同时,身体也返归到至柔的婴儿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返归婴儿状态,并非就等于是进入了先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须知先天、后天是一个多层面的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天、后天是相对的,对于每个人,未出生之前是为先天,出生之后即是后天,此乃后天之先天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往前推,在父母未交媾,卵子尚未受精之前的”我“,是更前一步的先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未生之前,“我”在何方?这先天又往前推进了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断前推,在人类尚未诞生之前,“我”又在哪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天地尚未成形时,“我”又在何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一步往前推,阴阳未判,二气未成之前,是混沌一气阶段;再往前一步,才是“道”,也即无,无中藏妙有,这才是真正的先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本质上分辨,所谓先天,乃是“无”的状态,无形无质,无有时空,无有质量,无有分别,无有对立,无有对错,无有善恶,无有高低,无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后天,则是有了时空,有了虚实,有了对立,有了善恶,有了高低,有形有质,能为五官所感知,能看到能听到能闻到能感觉到的状态,就是后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故,婴儿状态,不是真正的先天。因为婴儿有形有态有质,同样由五行浊质构成身体,构成五脏六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修行者,只追求修炼到返归婴儿状态的假先天境界止步,则终究未了脱生死,终归难避开一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道生一</p><p class="ql-block">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混混沌沌,无声无象,无形无色,无动无静。此无可慧观而不可智取。混沌之中一破而出者谓之有,虽有实无。有无相生,可生化万物,生化性命,性命不离亦不分。性者,妙观之灵;命者,生化之气。观者,观天观地观人;化者,化精化气化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于天,天有动静,人亦有动静,人与天同构。天有先天在于乾元之前始:人有先天在于出生之前始。天有后天,风水山树,人有后天,气血骨皮。</p><p class="ql-block">丹道是我中华民族的结晶,是前人总结,历代人实践的系统科学。西方人称哲学是爱智慧,那么丹道就是智慧。何为智,系统总结,严密梳理,独成体系,需推演玄机,此为智。何为慧,寂然观照,虚静定基,冥冥有应,需修身成真,此为慧。我华夏民族自古有智观,慧观,实为人的全面发展良途。吾辈追思圣贤,以身求证,走天人何一之道,行性命双修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炼己之要在于一</p><p class="ql-block">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何为一??易曰“天一生水”,何为一?</p><p class="ql-block">此一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乃得一法,万事毕的一,又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去人们常说守一,可惜现在的人误解成的守窍,守一就是守一,守窍就是守窍。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想知道这个一,先知道玄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谷神之动静,即玄牝之门也.谷神指空旷之中,似有似无,似聚似散的一股“神风”。玄牝,玄为玄玄之又玄,牝为生育之根。谷神,玄牝是指一个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主观看来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而今之学者止于气脉,或有内振,或有快感,或有气浪,加上一些对丹书的误解自认为是“醉感”得的一,实为大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得一并不易!</p><p class="ql-block">那么如何得这个一?得一与黄中,祖窍又是什么关系?</p><p class="ql-block">按过去人的说法</p><p class="ql-block">黄中之中,是祖窍之中,得一之一,是祖窍之一。知窍就知中,知一就知窍中之妙,知窍中之妙就知祖性复来,于是便知抱一守中之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筑基之成在于停</p><p class="ql-block">丹道修炼有百日筑基之说,实际上不一定是百日,有人可能很快,有人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有些人认为小周天就是在任督上转来转去,筑基就成了。或有生热,或有呼吸微微,或有甘甜津液。此皆非筑基之成。筑基成就在于“璇玑停轮,日月合壁”用就简单的话说就是停。停什么?念停,气停,脉也停。若说小周天就是在任督上转,那么你转来转去的转了些什么?一辈子就在那里转?不可能的。璇玑停轮才是筑基有成。大概的相当于禅定的三禅。璇玑停轮就是息脉皆住。</p><p class="ql-block">这才是小周天的基础,也是结丹的基础。但非小周天,也非结丹。小周天的内容很丰富,也不指一上一下的任督。璇玑的中心是什么?就是心,所谓天心就是人心。先有璇玑停轮,但是不能总是这么停,之后还要动,再动那就是各就其位。在璇玑停轮之前各种气感很丰富,都是一些凡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列举典型的功景。</p><p class="ql-block">典型的功景一:行功有一段时间,见一片白芒芒如云如雾,又见一点红星或金星飘于其中。时而隐,时而显。</p><p class="ql-block">分析:这只是一边的现象,如果是年轻人几天就可以出现,并非是什么性光,那一点金星也不是元神。</p><p class="ql-block">启示:后天身中也有各种功象,很丰富,如果之前读过一些书,潜意识容易被沾染,加上错误的理解,多有类似丹书的幻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典型的功景二:全身在气淹没,四周有浑厚的气,全身微微蒸腾,如痴如醉,眼前一片金光。</p><p class="ql-block">分析:此非先天气,只是后天气强,真正的到了璇玑停轮,也就感觉不到身形的存在,即使如痴如醉,也不是所谓的“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p><p class="ql-block">此功景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p><p class="ql-block">启示:自古大成之人向我们描述一些东西,但文字是不能载道的,我们很多人看了之后便有种种误解。加上人的贪婪之心,便认为自己到了什么什么样的境界。举一例,道经上有种种对心景的描述,很多人看了后大概的也能明白,但大家都成神了吗?非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典型的功景三:突然之间感觉自己有一种异样的清醒,之前可能是读了什么道书,什么美文。接着又练功,感觉大定真空,物我两忘,呼吸消失。达无我之境。</p><p class="ql-block">分析:这些都只是暂时的东西,是心顺了,气自然就顺了,全身自然就顺了。</p><p class="ql-block">顺归顺,并非修炼真达到了什么境界。</p><p class="ql-block">启示:心为君,则气为臣;心为帅,则气为兵。可见性命不离。虽然有时不稳定,但是心性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典型的功景四:初学不久,电闪雷鸣,全身大震,气血剧烈翻腾,大热。</p><p class="ql-block">分析:此为玄关初开之状。已经近先天了。但非六根生动大药产生。</p><p class="ql-block">启示:丹书功景可能在不同地方反复出现,不可单一的理解,要结合上下。不可盲目的对于书本。尤其在这样的论坛,即使拿出再接近丹书上的功景,我亦不敢轻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道功夫全凭真意</p><p class="ql-block">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道书“丹道作用全仗天心翰运,斗柄推迁,故曰要道魁柄。”先说一句,儒家经典中有不少东西是黄易的传承,虽说是谁谁写的,但实际成分有很多是师门内传下来的,像大学,中庸,决非一般的孔门弟子写成,子思一代实为记录者罢了。上文的天心就是本心,也就是真意。真意为土,又叫真土,戊己二土,分属水火,水火之中便藏金木,把握了土,自然可以实现三家相见。五行,上有心为火,下有肾为水,左有肝为木,右有肺为金,中是脾意土,三家为上下为一家,左右为一家,中间自成一家。虚静致极,自可感知那不神之神,即元神。静为元神,动为真意,本体是一样的。真意的元神的妙用。实修主观的感受就是有清清元神,寂照长明,心死神活,一灵独觉。灵觉似飘似存,又绵绵不断。后天呼吸已尽,但后天呼吸也不是一点都没有,每过很长一段时间也可能补一下,短短的一动。感觉体如薰蒸,百脉冲和。注意非气脉有动,不可误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层层剥露方显真</p><p class="ql-block">真铅真汞不易得,先天一气更难寻,莫把后天做先天,层层剥露方显真。</p><p class="ql-block">吾观今之丹法,多有先天后天不分,口头反复强调,行功又落后天。要知后天先天还需层层剥露,无论是后天还是先天后是有层次的。在后天中如果可以感受凡气种种变化,这自然是后天,大家可都知道。但有一个层次,就是后天神行而气不随,若是先天,自然神气何一,神即气,气即神,神到则气到,气到则神行。</p><p class="ql-block">而后天中却有一个层次,是微微之意运行于体内,虽然心态平静,但还是落在了后天。而先天之境并非如此,也可知,但这个知的元神的感知。故谁是真铅真汞当仔细辨明。真铅真汞相和,先天一气复来,此实为造化之妙,可觉但不可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功景举例:静之又静,心态平静,微微意念,呼吸若无,性光默默照会阴,并伴有生热,上走督脉,自头而下,若清凉之泉流下。齿有微叩。</p><p class="ql-block">分析,如果就凭这些,还不足说明是先天。从后天都先天要经过一个“门”。过了之后就全部的感觉不一样了,以上功景的感觉生热,清凉等是怎么感觉的?感觉和我们平常的生热,清凉一样吗?是识神感知?还是元神感知?若元神感知则感无形无像的精微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论功景</p><p class="ql-block">从以上是功景分析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功景是个人的事情,两个人即使有类似的功景也不能说有一样是修为,具体是什么功景对于什么样是事情,那要有个前后,有个因果。师傅很重要,师傅可以根据你前后的功景来判断自己的发展进程,来指导你。如果问我的元神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问题实在无从回答,即使见了元神,那一点灵光,也是个人的事情,也与个人的观想有关系。又有人说他的六根没一起振动,我的剧烈所以我是真的六根生动。这也是不对是,人的六根封闭不同,不能说谁强烈谁就厉害,同样的,气感也是,不是说谁的气感强谁就强。</p><p class="ql-block">也有很多的功景是妄心所致,只要没得到多少都会有妄心,后天的气功里有各种幻景,像是个大屏幕,上演一幕幕的画面,但要知道,先天功景里也有妄心。像是在梦中,但却知道自己在功景中,很真实。是以心随物转,物亦随心转,心物不二。修来修去,只要这样活着就是有缺陷。只要这样存在就有缺陷。</p><p class="ql-block">转载于互联网,仅供参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