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舍夫沙万(蓝色小镇)</p><p class="ql-block"> 舍夫沙万,这座位于摩洛哥东北部的网红山城,仿佛是一颗遗落在尘世的蓝色宝石,当你踏入这座小镇,便仿佛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海洋,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那如梦如幻的蓝。蜿蜒曲折的街巷,墙壁、阶梯、门窗,甚至是花盆、邮筒等,都被刷上深浅不一的蓝色,从深蓝到浅蓝,从湖蓝到天蓝,各种蓝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独特的蓝色画卷,让人不禁陶醉在这一片蓝色的浪漫之中。</p> <p class="ql-block">远朓舍夫沙万小镇</p> <p class="ql-block">进入小镇</p> <p class="ql-block">关于舍夫沙万蓝的由来,有着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一种说法是,在犹太教中蓝色代表着天空和天堂,15世纪末期,受到西班牙对犹太人的彻底驱逐,大量犹太人纷纷来到这里避难,并将蓝色的装饰风格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他们认为蓝色可以让人们时常保持着高度清醒的状态,同时也寓意着上帝在保佑着他们。还有一种说法是,蓝色具有防蚊的功效,在炎热的北非地区,蚊虫肆虐,居民们为了减少蚊虫的侵扰,便将房屋涂成了蓝色。也有传说认为,哺育当地的里夫山谷拉斯马泉泉水是淡蓝色,当地人就将蓝色作为城市的统一色调,以表达对这份大自然馈赠的感恩。</p> <p class="ql-block">画家的作品也是蓝色</p> <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整个小镇被深深浅浅的蓝色包围着。</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管什么原因,这个刷蓝色墙的习惯被当地居民保留下来了。现在每年雨季过后,当地居民就会买蓝色颜料继续把外墙再涂一遍,因为每年下雨冲刷之后蓝色涂料会淡去。当地人对蓝色没有特别要求,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买来颜料再添加水,于是每家每户涂的深浅不一,所以蓝色的味道会各有不同,也更丰富。</p> <p class="ql-block">小镇唯一的一家中餐店,我们在这里用了晚餐。</p> <p class="ql-block">二、得土安(缔头万城)</p><p class="ql-block"> 在摩洛哥的西北部,有一座城市,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具有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和摩尔风格,它的名字叫得土安。作为得土安省的省府,这座城市不仅是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更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城。1997年得土安老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得土安很久以来就是欧洲与非洲文化的连接点。自8世纪起,二种文化就在这个如今只有30万人的小城交织共荣。得土安曾是阿拉伯世界进攻西班牙的北非大后方,也是被西班牙驱逐非天主教徒的安身立命之地,海盗与罪犯的乐园;摩洛哥沦为西班牙保护国后,得土安又成为西班牙在北非的行政首都,西班牙移民造屋建舍,安家立业……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是当地居民的日常用语,经过岁月与多元文化的浸润,得土安散发着以摩尔文化为底色的殖民城原味。得土安是15世纪末由西班牙安达卢西亚逃来此处躲身的穆斯林和犹太难民所建,一座城堡、七个城门还有5公里的城墙被完整保存之今。</p> <p class="ql-block">穆莱梅迪广场</p> <p class="ql-block">穆莱梅迪广场中维多利亚女王教堂</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大道</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建筑上方的青铜自由神雕塑</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皇宫广场:四周被铁栅栏围着,军警林立维护着皇宫。广场的东面是皇宫,不对外开放,门口有守卫看护着。这座典型的安达卢西亚风建始建于17世纪,20世纪整修过。据说每年秋天国王来此一次,绝大多数时间皇宫是无人居住的。</p> <p class="ql-block">皇宫外面的照明灯塔由高迪的学生设计,灯塔有典型的高迪特色。</p> <p class="ql-block">广场对面的市政厅侧面墙上是法蒂玛之手,她的两只手型的图案,修筑在两栋大楼的山墙上,很大很显眼,是得土安市中心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广场连接着得土安老城</p> Feddan公园 <p class="ql-block">公园广场上踢足球的男孩</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丹吉尔、艾西拉--摩洛哥之旅(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