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融知识科普# </p><p class="ql-block">从购买力平价角度,人民币被低估,美元被高估,这是G2阶段必然的结果。</p><p class="ql-block">这是因为,需要中美汇率剪刀差的天然势能,把中国作为制造国的产成品“搬”到美国,有这个势能才能保住两国可贸易部门之间能形成一个足够压住美国通胀的贸易总量。</p><p class="ql-block">只有这个总量才能保证美元的名义锚保持稳定,不会因为通胀失控类似上世纪80年代的模样,让美元的全球信用管理进入危机阶段。因为一旦进入危机阶段,美元就只能被动收缩流动性,先控内部通胀,这样外部流动性安全就扯淡了,这才是对美元作为全球信用货币最大的风险。</p><p class="ql-block">所以,目前的小红书对账,对出来的类似“陈平不等式”的结论,只是G2阶段一种常态呈现。</p><p class="ql-block">对于两国的牛马底层,中国牛马收入的实际购买力,总体上肯定是略高于美国牛马的。</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待在制造国,能拿到没有关税且没有流通成本的制成品,同时能享受制造国本身人口红利城市化阶段带来的服务业发展红利,能实现类似海外大量移民涌入产生的服务业价格压制作用,最终你实际购买力还低于消费国和金融国,那才是真的离了大谱……</p><p class="ql-block">那么,当你感觉到自己的实际购买力,这几年大幅下行了,到底是咋回事呢?</p><p class="ql-block">总结一句话,大概率是你之前活的比较像,“美国中产”了[污]</p><p class="ql-block">当你被消费主义开始蛊惑,追求所谓的生活品质了,你的需求满足就不能靠中国本土满足了,而大概率需要从美欧日反向进口了。这就是所谓中国过去十年“消费升级”的核心过程。</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当你所处的经济部门,是类似互联网,金融这种纯纯的服务业,这本来就是美国经济模式的产物,按商业模式整体出口到中国的,它的存在本身等于跨过中美汇差,直接来中国实体经济薅羊毛,把传统经济薅秃了政府当然就会出手打压,你支撑上述消费升级过程的现金流收入也就随之GG了。</p><p class="ql-block">当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房地产行业,这个问题需要特殊讨论,特殊到不方便公开讨论了。那个剪刀差不是外部的汇率,是内部的“税率”……</p><p class="ql-block">这个实际购买力下降的模型,建立在生活方式向往和支撑这种向往的现金流获取方式上,又会被什么场景加速放大呢?</p><p class="ql-block">地域,也就是你所在的城市排位。</p><p class="ql-block">一线,新一线,二线……越靠前,你感知到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越厉害,反之则没那么厉害。</p><p class="ql-block">这是因为,越靠近高能级城市,它整体上的经济形态越像美国和中国的杂交形态,对于牛马阶层的实际购买力杀伤性越强。</p><p class="ql-block">比如,房租这东西,就是一个典型的杂交怪胎。房价就更不用说了,对吧……</p><p class="ql-block">部分表面中产实际牛马的xhs国内用户,待在北上广,看美国TT难民那些账单,大概率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工资至少三分之一是房租。</p><p class="ql-block">可以这么说,待在北上广的假中产真牛马,实际上是在承受美国资本和中国资本的双重剥削。而这几年互联网生态中,指望中央政府大力刺激经济的主体人群,也基本集中在这个群体中。</p><p class="ql-block">不是他们事多,而是,他们真的疼……</p><p class="ql-block">最可悲的地方,他们其实不明白,自己并不是中国的基本盘,所以,呐喊有时候会无力甚至无效。</p><p class="ql-block">so,醒醒吧,问题短期解决不了,先小心自己被当成问题“解决”了[允悲] </p><p class="ql-block">xhs这么多美国难民放进来,ld都不管还点赞支持,这其实是“点”这部分人群呢,毕竟,他们原来大部分就在xhs待着,自己吹牛逼或者听人吹牛逼……</p><p class="ql-block">转载于微博投知君君(不是我写的哈,感觉很通透,分享一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