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被范县文保单位能认定是明代古建筑,他的年龄应在380年以上快四百年。现在保存下来的祠堂,能是明代所建的是少之又少。这是范县牛氏宗亲的骄傲,迁祖后裔的骄傲,同时也是全国牛氏宗亲的骄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贺信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尊敬的各位嘉宾来宾、敬爱的牛氏族人们大家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非常有意义非凡的时刻,我和清丰县牛家食品厂总经理牛路兵怀着无比激动与自豪的心情,向范县牛氏祠堂荣膺范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揭牌仪式,致以崇高的热烈、最诚挚的祝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计划参会,因春节年关事情多缘故未能亲临现场,十分遗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一家人从陕西富平返回到了祖籍河南南乐县,就听家里老人们说,在南乐周边方圆百十公里牛氏家族亲人都是有步行的,家庭条件好点的有骑着自行车🚲的互相走访联系亲情,续家谱,延续传承牛氏文化发扬至今。(百十公里左右的地方有,南乐、聊城、莘县、阳谷、临清、大名、邯郸、魏县、武安、安阳、林州、鄄城、郓城、菏泽、东明、冠县、台前、范县、清丰、濮阳、滑县、开封、内黄、新乡、长葛、长垣等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初次回到祖籍南乐这片土地上,就耳濡目染牛氏家族亲人的那温暖的乡情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便深深烙印在我心间。当初爸爸一直倡导在原来的家庙基础上修建牛氏祠堂,为家乡修建了一座桥。后来我也经常去牛桥牛氏祠堂寻亲,路兵等牛氏宗亲也去范县牛桥牛氏祠堂寻亲寻根拜访家人。昔日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心中满是感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此范县牛桥牛氏祠堂被范县文物局鉴定与明清古建文物保护单位,我和路兵要向范县牛氏宗亲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你们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让牛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得以稳步推进。这份对家族文化的执着与热爱,值得我们每一位牛氏子孙学习与传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范县牛氏家族牛氏祠堂在牛氏家族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它是全国牛氏家族暨百万十八打锅牛后裔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牛氏家族心底最温暖的根。牛氏文化就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穿越岁月的沧桑,照亮着牛氏后裔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找到回家的方向。这份精神传承,早已融入每一位牛氏子孙的血脉,成为我们不断奋进的力量源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始建于明朝的范县牛氏祠堂与家谱,历经数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完好地延续至今。它详细记载了十八打锅牛启世祖牛川及二、三世祖的居住地等重要信息,承载着牛氏家族数几百年的记忆与荣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祠堂,不仅是我们祭祀祖先、传承家风的庄严场所,更是我们牛氏家族后裔与先辈对悄悄话、感受家族精神的桥梁。祠堂里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心血,见证了牛氏家族的兴衰荣辱。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精美绝伦的木雕、砖雕、石雕,无不彰显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牛氏祠堂荣膺范县文物保护单位,这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是赋予了我们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应以此次揭牌仪式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大对祠堂的保护与修缮力度,让这座古老的建筑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我们要让后人也能领略到它的魅力,感受到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牛氏家族暨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祝贺牛氏祠堂荣膺范县文物保护单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方面,这是对十八打锅牛真实性的肯定。十八打锅牛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至于牛氏家族一些人持怀疑是后人杜撰,甚至妄言是攀附道光年间父子双状元牛凤山和牛思瑄编纂而来的态度上,今天的范县牛桥牛氏祠堂事实上,是明朝范县牛桥牛氏祠堂,全国各地元明清时期的碑刻、家谱、地方志,多地十八打锅牛都有着明确记载。十八打锅牛祖地在尉氏,范县牛桥正是十八打锅牛三门六支迁祖后裔的聚居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另一方面,尉氏挖掘出的元朝十八打锅牛二世祖牛超祖墓碑,确实是十八打锅牛启世祖、立碑的行为是对的。范县牛桥牛氏祠堂今天的聚会祭祖,就是最有力的事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衷心祝愿牛氏家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书写家族的辉煌篇章。同时,也祝愿范县的文物保护事业蒸蒸日上,让更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妥善的保护与传承,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牛亚丽 牛路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2025.01.21(农历腊月二十二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