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柳白编写的《自嘲》

左岸

<p class="ql-block"><b> 愿我们都能自信、勇敢、坦荡、以自嘲的心态,面对这个偶尔严肃的人生。(书的前言)</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个阳光明丽的冬日的早晨,坐在阳台的软椅上,沏一壶茶,翻开柳白编著的《自嘲》,——或深邃、或灵动、或沉郁、或轻淼的文字一行行映入眼帘;书香扑面而来;记忆的闸门悄然被打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的学生时代;那时书店没有今天这样的名人名言汇编;只能用笔在本子上记下书中读到的、感觉能启迪灵魂的各类文字。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仿佛跟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希望这样的谈话不断持续下去;于是不断记着、不厌其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我知道自己的命运。总有一天,我的名字要同那些对非凡的事情的回忆连在一起,——对那空前未有的危机的回忆连在一起,对那最深刻的良心矛盾的回忆连在一起。对那些做出与迄今为止一切被信仰的、被要求的、被神圣化的东西进行斗争的决定的回忆连在一起。”</b></p><p class="ql-block"> — —尼采《瞧这个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瞧,这个人》是尼采在1888年创作的自传性作品,也是他生前最后一部著作,于1908年出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尼采在该书里展现了自己的思想历程和哲学观点;回顾了自己一生的哲学创作历程;详细阐述了自己在不同创作阶段的思想转变:如从受叔本华和瓦格纳影响,到超越他们,再到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书中,尼采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和命运的态度,提出“命运之爱”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无论在未来、过去或永远,都不应该希望改变任何东西,而应该去爱命运。他强调个体的天赋创造力,认为现有的价值体系和基督教信仰都在抑制这种创造力,因此他极力反对这些旧的价值体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书中,尼采对传统的哲学、道德、宗教和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基督教道德是一种“奴隶道德”,压抑了人的本能和创造力。书中,他还以一种近乎自嘲的方式,探讨了“为什么我如此有智慧”“为什么我如此聪明”“为什么我能写出这么好的书”等问题。尽管这些标题看似自大,但书中内容却充满了对自我和哲学的深刻反思。</p><p class="ql-block"> 尼采在书中还表达了对未来世界的展望,尤其是对“超人”概念的进一步阐述。他认为“超人”是人类的未来,是对传统价值的超越。</p><p class="ql-block"><b> 《瞧,这个人》</b>不仅是尼采对自己一生哲学思想的总结,也是一本充满哲学智慧和深刻见解的著作,展现了尼采的思想激情和对人生、命运、哲学的深刻思考。</p> <p class="ql-block"><b>  “人要么永远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b></p><p class="ql-block"><b> —— 尼采《快乐的科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快乐的科学》出版于1882年,全书采用箴言形式,由五部箴言/格言组成,共有383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在尼采的思想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被视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先声。尼采在书中首次提出“上帝死了”这一著名论断,认为上帝的死亡不仅意味着宗教信仰的幻灭,也预示着传统道德、目的论和知识体系的崩溃。尼采认为,这一事实并非令人悲伤,而是带来了一种“新的光明、幸福、轻松、欢愉”,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创造价值。</p><p class="ql-block"> 尼采在书中还提出了“永恒轮回”的观念,认为这是一种肯定人生的最高形式。永恒轮回强调生命的循环往复和肯定当下的重要性,要求人们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的重复。</p><p class="ql-block"> 书中,尼采批判了传统科学的机械宇宙观,认为科学并非万能,有其局限性,主张以语文学和心理学来取代物理学,强调解释的可能性而非确定性。同时也探讨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认为二者应超越对立,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p><p class="ql-block"> 其它观点:尼采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主张摆脱传统道德和信仰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他认为,个体应当超越群体的局限,创造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p><p class="ql-block"> 尼采认为,真正的快乐并非简单的愉悦,而是对生命深刻理解和积极面对的结果。他倡导以幽默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挑战,认为快乐源于自我超越和成长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尼采对西方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批判,尤其是基督教道德。他认为,善与恶是相对的,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而“超人”则是超越传统善恶的理想人物。</p><p class="ql-block"><b> 《快乐的科学》</b>不仅是尼采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探讨,尼采试图引导读者摆脱传统的束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科学、艺术、道德和人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来自同一个深渊,然而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试图跃出深渊。我们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读自己的人只有自己。”</b></p><p class="ql-block"><b> ——赫尔曼.黑塞《德米安:彷徨少年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赫尔曼·黑塞是20世纪德语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家之一,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卡尔夫,父亲是传教士,母亲是印度学家的长女。他</p><p class="ql-block"> 赫尔曼.黑塞自幼接受开放的世界性和宗教教育,7岁开始写诗。1899年,他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1904年,凭借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一举成名。1919年,黑塞移居瑞士,并于1923年加入瑞士籍。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8月9日,黑塞因脑溢血在瑞士蒙塔纽拉去世。</p><p class="ql-block"> 黑塞的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代表作包括《彼得·卡门青》《荒原狼》《悉达多》《玻璃球游戏》等。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黑塞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他的小说具有心理深度,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托马斯·曼评价他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黑塞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至今仍激励着许多在彷徨中追求的青年。</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b>是赫尔曼·黑塞于1919年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埃米尔·辛克莱尔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的内心挣扎与自我发现。</p><p class="ql-block"> 辛克莱尔出生并成长于一个传统的、道德规范严谨的家庭,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秩序的“光明世界”。然而,他偶然发现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了纷乱和黑暗,使他感到焦虑和困惑。在学校里,他遭遇了孤立和霸凌,心灵受到伤害,这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身份和存在意义。</p><p class="ql-block"> 在辛克莱尔陷入困境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同学出现了。德米安是一个独立、充满个性的人,他启发了辛克莱尔,帮助他理解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德米安引导辛克莱尔思考权威、道德、信仰和自我,鼓励他超越传统的束缚,追求内心真正的声音。在德米安的影响下,辛克莱尔开始探索自我,追寻内心的真实与自由。经历了多次内心的挣扎和试错,逐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而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对内在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外界经验的开放接纳。辛克莱尔在经历了战争等重大事件后,逐渐认清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完成了从一个模糊少年到一个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的个体蜕变。</p><p class="ql-block"> 小说的核心主题是自我发现和成长。黑塞试图打破善恶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提出超越人类在善与恶之间矛盾和冲突的个体精神成就的可能性。书中细腻地描绘了青春期的孤独、胆怯、彷徨、叛逆以及对爱情的渴望等心理状态,展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受欢迎程度唯有《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够与之媲美。这本书不仅解答了当时一战后欧洲青年普遍的迷惘,也为后来的读者提供了关于成长和自我发现的深刻思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当一个人有了灵魂,他就会倾向于把失望称为清醒,把所有的不幸称为真实。”</b></p><p class="ql-block"><b>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很多人说和自己握手言和,我不要做这样的人,我要拿块石头打磨我这块石头。会一直读书,一直痛苦,一直爱着从痛苦荒芜里生出来的喜悦。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在一生中这是很难得很难得的一件事。</b></p><p class="ql-block"><b> ——阿尔贝、加缪</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尔贝·加缪(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哲学家、记者,也是存在主义文学和“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加缪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父亲是法国血统,母亲是西班牙后裔。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后,他随母亲移居阿尔及尔贫民区的外祖母家,生活极为艰难。加缪靠奖学金完成了中学学业,并在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1932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缪来到巴黎,后因纳粹入侵离开巴黎。1942年,他因发表中篇小说《局外人》而成名。二战期间,加缪积极参与抵抗运动,担任地下报纸《战斗报》的编辑。1957年,加缪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1月4日,加缪因车祸意外去世。</p><p class="ql-block"> 加缪的思想核心是“荒诞”,他认为世界本身是无意义的,而人类试图寻找生命意义和宇宙秩序的欲望与这种无意义的现实之间存在冲突。面对荒诞,他反对自杀和逃避,主张人们应该接受荒诞并奋起反抗。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西西弗斯的神话》《反抗者》等。</p><p class="ql-block"><b> 《局外人》</b>是加缪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于1942年首次出版,被誉为存在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荒诞哲学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的平庸,却为时已晚,这才是最残忍的事情啊!”</b></p><p class="ql-block"><b> ——毛姆《人性的枷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年1月25日—1965年12月16日),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短篇小说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毛姆出生于巴黎,父亲是英国驻法大使馆的律师。他8岁时母亲去世,不到10岁时父亲也去世,随后被送回英国由牧师伯父抚养。他在坎特伯雷皇家公学读书时因口吃受到同学欺凌,形成了孤僻、敏感的性格。1892年,毛姆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期间他接触到底层人民的生活,并开始尝试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897)以他在贫民区的见闻为素材,取得了初步成功,使他决心放弃医学投身文学。他的戏剧创作在1908年达到巅峰,伦敦同时上演他的四部剧作,成为当时英国戏剧界的盛况。他的主要成就在小说领域,代表作包括《人性的枷锁》(1915)、《月亮与六便士》(1919)、《剃刀边缘》(1944)等。 </p><p class="ql-block"> 一战期间,毛姆被英国情报部门招募为间谍,前往瑞士和俄国执行任务,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创作间谍小说的素材。他还是一个热衷旅行的人,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北非等地,这些经历也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背景。</p><p class="ql-block"> 毛姆的作品以清晰、简洁的文风著称,善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他的短篇小说被认为有“英国莫泊桑”之称。毛姆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p><p class="ql-block"> 毛姆晚年居住在法国尼斯,1952年被牛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被英王室授予“荣誉侍从”称号。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尼斯去世。毛姆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还是一位间谍、旅行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b></p><p class="ql-block">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普通人啊。生在普通家庭,长在普通家庭,一张普通的脸,普通的成绩,想普通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我的修身原则:不工作;没人管;一个人。”</b></p><p class="ql-block"><b> </b>——木心《文学回忆录:1989—199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 呼吸、睡觉、吃饭、消化,所有这些最为简单的动物性行为对我们来说永远是痛苦和劳累大于欢娱。”</b></p><p class="ql-block"> ——赫尔曼.黑塞《纽伦堡之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一个人是无法在工作中、享乐中,世界上或修道院里找到平静的,只能在灵魂中找到它。”</b></p><p class="ql-block"> ——毛姆《面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毛《亲爱的三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我爱人类,但我对自己实在大惑不解:我越爱整个人类,就越是不爱具体的人,即一个一个的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陀思托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有的人走到哪儿都能带来快乐,有的人只有走了才能给人带来快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尔德《莎乐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有心而没有头脑的傻瓜,跟一个有头脑而没有心的傻瓜一样,都是可怜的傻瓜。”凯尔泰斯·伊姆雷(Imre Kertész)是一位匈牙利作家,1929年11月9日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0^]。1944年,14岁的他被纳粹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后被转移到德国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直到1945年被苏军解放[^1^]。战后,他回到匈牙利,曾在布达佩斯《火花》报社担任记者,后因拒绝服从共产党文化政策而转为自由撰稿人和翻译[^2^]。他主要翻译德国作家的作品,如尼采、弗洛伊德和维特根斯坦等,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3^]。1975年,凯尔泰斯的处女作《命运无常》(Sorstalanság,台湾译《非关命运》)出版,这部自传体小说以他在集中营的生活为背景,但直到1988年和1990年其两部续篇《惨败》和《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发表后,他才逐渐在世界文坛上获得认可[^4^]。2002年,凯尔泰斯因其“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划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5^]。凯尔泰斯的写作风格以冷静、客观著称,他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展现了集中营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6^]。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对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7^]。晚年,凯尔泰斯和太太移居柏林,后又返回匈牙利,2016年3月31日在布达佩斯的家中去世,享年86岁[^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人们互相蔑视,又相互奉承,人们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别人,又各自匍匐在别人面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就走遍了半个世界。”</b></p><p class="ql-block"> ——马克.吐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现在人们有时候骂人为“畜牲”,我觉得这是对畜牲的污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季羡林《牛棚杂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世界上的事,若不让别人尴尬,也不让自己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作贱自己。”</b></p><p class="ql-block"> ——贾平凹《人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想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他不知道他是幸福的;仅仅是这个原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每个人都想出生在美好家庭,可人没法自己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野圭吾《时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做一份好的工作,在默默无闻的情况下过一种清贫而节俭的生活,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我不要钱,什么都不要,只想心中保持一种远大的自尊,无声无息地活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宰治《蛐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b></p><p class="ql-block"> ——鲁迅《无声的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猪是否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b></p><p class="ql-block"> ——钱钟书《论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b></p><p class="ql-block"><b> ——笛卡尔</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近代哲学之父”和“近代科学的始祖”。</p><p class="ql-block"> 笛卡尔主张对一切知识进行怀疑,以寻找不可动摇的真理。他提出“我思故我在”,认为怀疑一切的过程中,唯一不能怀疑的是怀疑本身,即“我思”。</p><p class="ql-block"> 他将世界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认为物质世界遵循自然法则,精神世界则由上帝创造和主宰。</p><p class="ql-block"> 笛卡尔认为,人的心灵中存在一些天赋的观念,这些观念是上帝赋予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p><p class="ql-block"> 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将代数与几何相结合,为现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他引入了坐标系的概念,使得几何问题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解决。他引入了许多现代数学符号,如“x”、“y”、“z”等表示未知数,以及“+”、“-”、“=”等运算符号。</p><p class="ql-block"> 笛卡尔提出了运动定律,认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为牛顿力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p><p class="ql-block"> 他在光学领域也有重要贡献,研究了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提出了光的折射定律。</p><p class="ql-block"> 他的著作《方法论》:阐述了他的怀疑方法和哲学思想。 《几何学》:系统地介绍了解析几何的理论和方法。《哲学原理》:对他的哲学体系进行了全面总结。</p><p class="ql-block"> 笛卡尔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怀疑方法和二元论为近代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析几何的创立推动了数学的现代化进程,运动定律和光学研究也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学习不是舒服的事情,它让人痛苦。”——亚里士多德</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p><p class="ql-block">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p><p class="ql-block"> 亚里士多德17岁时前往雅典,成为柏拉图的学生,后来在雅典创办了自己的学园——吕克昂学园。</p><p class="ql-block"> 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成就广泛,涉及哲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工具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在逻辑学方面,他创立了三段论的逻辑体系,为西方逻辑学奠定了基础;在伦理学上,他提出了“中道”理论,强调德性的培养和实践;在政治学领域,他对不同政体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p><p class="ql-block">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在中世纪被基督教神学吸收和融合,成为经院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评价,他的许多观点仍然对现代哲学、科学和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启发和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b></p><p class="ql-block"><b> —— 歌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和画家,也是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自然科学、博物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皇家顾问,母亲来自一个富裕商人家族。</p><p class="ql-block"> 歌德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p><p class="ql-block"> 1773年,歌德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里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p><p class="ql-block"> 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使他名声大噪。</p><p class="ql-block"> 1775年,歌德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于是1786年化名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p><p class="ql-block"> 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主要作品有 《葛兹·冯·伯里欣根》: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剧中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谴责,对自由和统一的热烈向往,对个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颂,都表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信体小说,写一个反对封建习俗,憎恶官僚贵族,跟鄙俗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在爱情上更遭封建势力摧残打击的少年维特愤而自杀的浪漫故事。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p><p class="ql-block"> 《浮士德》:诗体哲理悲剧,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把浮士德写成一个不断追求、进取的理想人物。作品结构宏伟,色彩斑斓,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为一体。他的作品不仅在当代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人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b></p><p class="ql-block">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米兰·昆德拉(1929年4月1日—2023年7月11日)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他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1975年移居法国,1981年归化为法国公民,2019年重获捷克公民身份。</p><p class="ql-block"> 昆德拉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著称,他的小说常常探讨生命、爱情、历史和哲学等主题。昆德拉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依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剧变,以托马斯与特蕾莎偶然而宿命般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不仅仅是描述几对男女感情上的纠葛,也不仅仅是书写个人命运在大的境遇变迁中的沉浮、个人在变革时刻的选择,更是一部层次丰富、意象繁复的哲理小说。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包括《生活在别处》《玩笑》《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朽》等。</p><p class="ql-block"> 昆德拉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如1973年获美第奇文学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尽管他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最终未能获奖。</p><p class="ql-block"> 昆德拉的文学创作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在思想上对读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常常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昆德拉于2023年7月11日去世,享年94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人生,对于多数人来说,不是一种应该真诚去体验的幸福,而是在一个由各种压力、惩罚和必须去相信的谎言构成的狭窄空间里,不断去扮演一个角色的状态。”</b></p><p class="ql-block"> ——奥尔罕.帕慕克《纯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奥尔罕·帕慕克(1952年6月7日—)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于伊斯坦布尔,自幼学画,大学主修建筑,后从文。2006年,他因“在探索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60多种语言出版,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p><p class="ql-block"> 帕慕克的第一部作品《杰夫代特先生和他的孩子们》于1982年出版,他也因此获得了1983年的奥尔罕·凯末尔小说奖。</p><p class="ql-block"> 历史小说《白色城堡》一经出版便广受欢迎,也奠定了帕慕克的国际名声。他的其他著名作品还包括《我的名字叫红》《纯真博物馆》和《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生命真是充满讽刺,它用悲伤让你了解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欣赏寂静,用缺失来评价存在,到了今天,就连谎言也不再真实。”</b></p><p class="ql-block"> ——凯尔泰斯.伊姆雷</p><p class="ql-block">凯尔泰斯·伊姆雷,匈牙利作家,1929年11月9日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44年,14岁的他被纳粹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后被转移到德国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1945年被苏军解放。战后,他回到匈牙利,曾在布达佩斯《火花》报社担任记者,后因拒绝服从共产党文化政策而转为自由撰稿人和翻译。他主要翻译德国作家的作品,如尼采、弗洛伊德和维特根斯坦等,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1975年,凯尔泰斯的处女作《命运无常》出版,这部自传体小说以他在集中营的生活为背景,但直到1988年和1990年其两部续篇《惨败》和《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发表后,他才逐渐在世界文坛上获得认可。2002年,凯尔泰斯因其“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划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p><p class="ql-block"> 凯尔泰斯的写作风格以冷静、客观著称,他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展现了集中营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对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晚年,凯尔泰斯和太太移居柏林,后又返回匈牙利,2016年3月31日在布达佩斯的家中去世,享年86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美就像是山顶的制高点,当你终于攀登到那里时,你会不会发现除了转身下山之外无事可做。”</b></p><p class="ql-block"> ——毛姆《真、美、善之我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