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西南四环路有一座桥名为看丹桥。看丹桥是因为当地地名命名的。自从我的学校搬到丰台这里后,我对附近看丹这个地名就有些兴趣。它与通常的地名很不一样,独具特点。看丹是什么意思?它是什么由来呢?</p><p class="ql-block">最近有兴趣在网上搜索得到这样的解答。</p><p class="ql-block">1、地名来历之一:“看kàn滩村”改名“看kān丹村”!</p><p class="ql-block">看kàn滩,看见的看,而滩,是沙滩的滩。据明洪武年间的《图经志书》记载:桑乾河入宛平县境后“出卢沟桥下,东南至看丹口,冲决漫散,遂分而为三....其一东南经大兴县境清润店过东安县,今已淤塞”。一般而言,“看丹口”的得名应源于“看丹村”,由此看来“看丹村”至少在元代就已经形成并如此命名了。明代《宛署杂记》卷五记载:风台村(今丰台)“又二里曰看滩村”,这个名称大有来到这里可以把浑河河滩风景一览无余的意味。浑河,也就是今天的卢沟河或叫永定河都行。卢沟桥以下的永定河下游河段摆脱了山岭的约束,在清代康熙年间修筑堤防固定河道之前,它在进入华北平原后的分汊与变迁情形极为复杂,而看滩村一带就是河道分汉的起点。仅就明代而言,浑河在“看滩村”西南分为南北两派,北派经看滩村以南辗转向东流入潮白河,南派与今天的永定河道相近但多次往复摆动。由此证明,从前的看滩村与永定河的距离要比今天短得多,因而站在村里有滩可看。</p><p class="ql-block">看滩村西南的河道分汊之处,按照村落名称应当叫做“看滩口”,但《宛署杂记》在记载“看滩村”的同时,已经把这里称为“看丹口”,卷四“芦沟河”条下指出:“其源出山西大同府桑乾山, 经太行山,入宛平县境,出芦沟桥下,东南至看丹口,分为二派……这一段与《永乐大典》本《顺天府志》基本相同。《宛署杂记》卷十九又记载:“新圆通寺在堪滩村,正德二年宛人李光德等建”。这里用的是堪滩,堪是难堪的堪。可见明代“看滩村”与“堪滩村”、“看丹口”并存,在语音相近的前提之下,地名用字已经出现了“看滩”、“堪滩”与“看丹”三种选择。色彩稍显单调的河滩的“滩”被牡丹的“丹”字替换,足以引发人们对云霞灿烂、鲜花盛开等火红景象的丰富遐想,尽管失去了原有的地理特点,却也不失为成功的选择,因此被清代以来的人们广泛采纳。</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看丹村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具盛名的村落,而从明代《宛署杂记》中,称这个地方为“看滩”来看,这里当年曾是河滩地,明代已形成村落。直至清初,方由“看滩村”改为“看丹村”。也就是说,看丹村形成于元代或明代,兴盛始于清代。</p><p class="ql-block">2、地名来历之二:慈禧看假牡丹得名!</p><p class="ql-block">这第二种说法,是在民间老百姓的口耳相传,但并没有史籍的记载。这个颇为流行的说法,可以就当是一则民间传说,也是很有趣味的。话说清朝时期,丰台看丹地区以种植芍药花,又名“假牡丹”而闻名,这也不奇怪,因为明清时期整个丰台花乡地区就是给皇家种植花卉的。看丹村就属于花乡,种植假牡丹也合情合理啊。话说,有一天慈禧皇太后没事干来看丹地区“视察”工作,看到这里的芍药花甚是欣慰,于是当地人就流传开,这里是皇太后曾经看假牡丹的地方,简称看丹。后来,因为四声的看丹,说着不顺嘴,就谐音,变成了看丹。</p><p class="ql-block">3、地名来历之三:药王庙看丹人!</p><p class="ql-block">这种说法,还是来自于民间传说。并且,这种说法流传很广,甚至高过慈禧看假牡丹的传说。话说,早在唐代,看丹地区一度流行瘟疫,药王孙思邈来到这里行医治病,炼丹制药,后人为纪念孙思邈,修建药王庙,后来有不少人还在这里炼丹。特别是到了明朝嘉靖皇帝时期,明世宗朱厚熜,非常崇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术,一心求长生不老,他到处搜罗方士,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一些文人也因为给嘉靖皇帝撰写青词而入阁成为宰相。所谓青词,就是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p><p class="ql-block">由于嘉靖皇帝一心求长不老术,很多道士当时就来到现在看丹村的药王庙,每天炼制大量丹药,炼完有的送到宫里,有的就在集市上售卖。由于炼的丹药量非常大,平时必须得有人看管,道士们都去领赏去了,于是就雇佣当地的百姓或者闲杂人等来这里看护丹药,道士们越来越多,看丹药的人也越来越多,就不断有外地来的人打听药王庙这个地方,久而久之,大家都叫这个地方为看丹了。</p><p class="ql-block">从看滩到看丹,地名更文雅了。文雅的名称更被人喜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