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连是我童年时期生活的地方,这里有我许多温馨美好的记忆。我家住在沙河口区白山路,这里距离解放广场、大连军人俱乐部、中心小学都挺近,和大连制药厂隔条小马路。乘坐有轨电车去星海公园、青泥洼桥、海港码头都很方便。这次到大连旅游最想看到的是记忆中的老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山路已经大改观,高楼林立,旧貌换新颜,记忆中的样子不复存在,只有路牌能证明我曾在这里生活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原来是大连制药厂的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曾经就读的沙河口区中心小学,这是座有百年历史的和风欧式老建筑,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红砖楼房曾是大连沙河口公学堂,即官立的中国人两级小学校址。于1921年4月设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4年,有个叫刘长春的男孩,考入沙河口公学堂高小一年级。1926年3月,他从高小二年级毕业后考入旅顺二中。1932年,他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因此,2008年,中心小学正式冠名为“刘长春小学”,现在学校门口挂两块牌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上学那年,实行的是七岁入学制度,即9月1日以前已满七岁的儿童当年可入学,之后的次年入学。我因为未到入学年龄,报名时颇费周折,最后是崔老师和另外两位老师对我进行了一次测试,才得以入学。微微胖、乐呵呵的崔老师成了我的班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学第一天是个下雨天,爸爸把我裹在雨衣里,背着我去学校报到。父爱如山,终生铭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崔老师是位和蔼可亲的老师,上课时她经常提问我,在批改作业时,总是在作业完成好的地方盖个红旗章,别小看这个章,对我的鼓励可大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年龄小,我没能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看到入队的同学戴上红领巾时我很羡慕,竟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为这事崔老师还到我家里做过家访,那时的老师工作细致入微,温暖的像母亲。后来,我终于成为少先队员,对红领巾宝贝的不得了,睡觉时都要放在枕头旁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老师从三年级接任我们的班主任,她是位要求严格又关注到每个同学的老师。自习课时,张老师经常站在走廊,透过窗户观察教室内的情况,对淘气的同学一抓一个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次老师组织我们到星海公园“野游”,把她叫“老莴”的女儿带去了,当时我还“纳闷”老师怎么给女儿起了个国家(老挝)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年级时,我们的教室在二楼,高大的玻璃窗都是同学们自己擦,窗台上放把椅子,男同学站在椅子上擦玻璃,女同学打水、擦桌椅、拖地板,忙乎的可欢了,那时的孩子真能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住了很多串联的红卫兵,我们停课了。那时我和同学们干了一件至今想起都哑然失笑的事:挤到有轨电车上大声朗诵毛主席语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白山路往玉华市场方向走,路过一个小小的公园,小时候从这里走过可不觉得它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三层老楼是日本人于1936年建成,一楼是市场,二、三楼是住宅。日本殖民时期称为鳶町市场,解放后称玉华市场,当年玉华市场可是很风光的。现在已经是几次更名后的超市了。这是个有历史的老建筑,一砖一瓦都浓缩着岁月的沧桑,都有着城市的记忆。2016年被列为区级不可移动文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玉华市场的深刻印象源于这里曾经是妈妈工作过的地方,也是我们小时候常来的地方。弟弟小时候曾放在三楼一户罗姓人家照看,方便妈妈喂奶和上下班接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晚上,到号称“东方威尼斯”的海昌•东方水城转转,寒冷的冬季没有夏季的繁华景象。建筑有些欧式风格,在灯光映衬下蛮漂亮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流转,沧海桑田,记忆中的老地方有的日久弥新,有的焕然一新,童年的幸福时光记忆犹新,期待故乡大连月异日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浪漫之都、时尚大连永远是我心心念念、充满美好记忆的地方。大连,再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