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篇 (12)雨雾梵净山

海纳百川

<p class="ql-block">  贵州铜仁“梵净山”,国家AAAAA级风景区,乃我国“五大佛教圣地”之一,2018年7月2日,梵净山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梵净山大小院庵星罗棋布,终年烟雾缭绕,香火不断。蘑菇石耳熟能详,看上去让人惊奇不已,叹为观止;老金顶峰高景单,但可登高远望;红云金顶山路陡立狭窄弯曲,两峰小庙袖珍小桥搭肩跨背横跃峡谷,险象环生!这些奇观异景都是梵净山最为著名的景观之一。 梵净山气候潮湿,天气多变,一年竟有二百多个雨雾天,我有幸赶上了这种雾锁青山的鬼天气!</p><p class="ql-block"> 我在贵州为了不错过沿途观景的机会几乎都是徒步登山,在这里由于雨雾天气所迫还是头一次坐索道跨涧跃谷。坐在缆车之上低头俯瞰缆下山高林密,峡谷幽深,这梵净山真的是好险哪!看来这段路真的是没有供人攀爬路径。尽管如此据说每年都有驴友冒险上山,因山体陡峭湿滑而命悬一线。   </p><p class="ql-block"> 接近山顶雨雾逐渐散去,不远处的“蘑菇石”拨开云雾显露出大半峥嵘,好像是在召唤我们“我在这里,快来看呐!”近前一看还算清晰,它上宽下窄,头重脚轻,似一片片偌大的石块叠加到十几米高,更为神奇的是它竞屹立在这里十亿年而不倒,真是让人无法解释!它真称得上是梵净山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唯一一个自然遗产。我在设想,如果是钢筋水泥铸成这样的一个形体恐怕它也挺不到千年。</p><p class="ql-block"> 与蘑菇石遥相呼应的还有“倒挂金印”(翻天印)一景,它与“蘑菇石”虽然不能同日而语倒也是梵净山一个著名的景观!  </p><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经过一处由数以千百计石片摞成的数块高大岩石组成的夹壁通道,岩石型式犹如千书万卷叠加成山,形成“万卷经书”奇观,奇特的地貌,奇特的山岩,筑成了这样的奇山异景!</p><p class="ql-block"> 仰望叠叠天书,不知谁来泛读。阅者朝来夕往,青山仍为宝库!</p> <p class="ql-block"> 征服老金顶</p> <p class="ql-block">万卷经书</p> <p class="ql-block">  “红云金顶”和“老金顶”我先选择了“老金顶”来攀登,登顶的台阶夹在峡谷中间不仅陡峭狭窄而且不见天日,就像华山的“千尺幢”!真可谓是狭路相逢,不豁出点力气没有点毅力恐怕是登不到山顶!顶峰海拔2494米,离老金顶标高不远还有一座白色小庙,可惜只顾抢着拍照却忘记了近前一探究竟!雨雾茫茫尽管是登上了梵净山最高峰但还没有看到什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梵净山上有的道路十分狭窄,且陡峭湿滑,下山的个别路段还有急转弯儿没有抓手;更有两山夹壁抬头望去就是一线天,一人站在中间两掌足以摸到两侧岩壁,犹如人在夹缝中攀爬,尽管如此我还是如愿以偿征服了老金顶!  </p><p class="ql-block"> 小雨呀、小雨、稀稀拉拉下个不停,下山来到半山腰,我鼓足勇气准备再冲“红金顶”!没走多远打听一下登顶的人说:有段路成七八十度仰角、宽只容得两个人错位、再加小雨不断,人多地滑,几乎得四肢并用爬上去!听到此言,我觉得时间有限,面对红云金顶的此情此景看来我只能是望顶声叹了!这是我入黔旅游第二次选择了放弃,留下了又一个遗憾!</p><p class="ql-block"> 梵净山很大,有些地方又及其险要,仅一天的时间雨又下个不停,就是挑主要景点走也是走不完的,其实到梵净山旅游,我想在攀登老金顶和红云金顶的过程中几个主要景观都能看到,感兴趣有时间的再看几座寺院也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梵净山很大,有些地方又及其险要,仅一天的时间雨又下个不停,就是挑主要景点走也是走不完的,其实到梵净山旅游,我想在攀登老金顶和红云金顶的过程中几个主要景观都能看到,感兴趣有时间的再看几座寺院也就可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