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月4日上午从三门峡金玫瑰大酒店往南4公里去虢国博物馆,用时15分钟。 </b> <b> 虢国车马出征图。“虢”是一个象形文字:右边一只虎,左边为兵器“戈”,呈现的是以戈猎虎之状,后渐渐转变为徒手搏虎之意。虢国国君世代为周天子的卿士,他们曾替周天子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屏藩周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b> <b>虢国博物馆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部的上村岭,它北依黄河,南望崤山,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遗址而建立的一座遗址性专题博物馆。</b> <b>在博物馆前的平台上,有一座状如卫星信号接收器的青铜阳燧,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是根据虢国太子墓中出土的青铜阳燧按一定比例放大而成的,可谓“2800年前的太阳能打火机”。</b> <b> 据介绍,原件青铜阳燧直径7.5厘米,正面呈银白色凹面镜,背面有鼻形钮,钮旁铸有两只斑斓猛虎,以及双头虺龙与鸷鸟组成的图案。制造阳燧的铜、锡比例为2比1。</b> <b>进入宽敞明亮的博物馆大厅,想去看看展馆布陈以决定参观路线,却被墙上的一副壁画引起了注意。</b> <b> 壁画形象的描绘了虢国的历史,从东向西依次为:周初受封,虢王出征,虢文公谏言,忌父主政,虢焦之战。人物形象逼真,体态各异,虢国时期人们的生活恍然在眼前真实的浮现出来。</b> <p class="ql-block"><b> 以“周风虢韵”为主题展示了虢国的历史文化,分为虢旗猎猎、吉金灿灿、美玉灼灼、奇珍熠熠等几个部分。</b></p> <b>虢旗猎猎。虢国历史文化陈列室位于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一首优美的虢颂。“立国时已久,……自此修文代,德风永徜徉。”在阳燧周围有许多旗子,上面都有一个‘虢’字,这大概就是第一部分“虢旗猎猎”之意吧!</b> <b>吉金灿灿。这里陈列着大量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器,青铜礼乐器有120多件。</b> <b>虢仲铜盉。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它的主要功能是调和酒和水的浓度,相当于现在的酒吧调酒师用来调酒的工具。</b> <b> 窃曲纹铜甬编钟。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b> <b>铜匜(yí),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匜是中国先秦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b> <b>周朝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可谓是一种科学的盥洗方式和智慧的创造。也可以说是自来水的使用模式的雏形。</b> <b> 美玉灼灼。这里陈列着虢国墓地出土的珍贵玉器,工艺精湛,瑰丽璀璨。玉器是虢国墓地出土文物的精华,被誉为我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珍品。</b> <b> 人龙纹玉璋(正面,虢仲墓出土)其中的人龙纹玉璋,是最为厚重的一件,有小半个人高,玉质细腻,深豆青色。它的外形呈铲形,表面的纹饰复杂,上部刻画人面纹,长发飘逸,云纹大耳,高鼻圆眼,嘴巴张开;下部装饰双龙纹,抬头向上,眼角带勾。</b> <b>背面还保留有朱砂和丝织物的痕迹,形制、做工、纹饰皆属精绝,被称为虢国的镇国之宝。</b> <b>西周虢国六璜联珠组玉佩,西周文物。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由一件人龙合纹玉佩、五件龙纹玉牌、两件玉管与七十件颗红玛瑙珠、管以及六颗料珠相间串联而成;下部由六件玉璜与四十七件颗红色玛瑙管、珠及部分浅蓝色料珠相间串联而成。</b> <b>西周虢国玉鹅。西周文物。冰青色,局部受沁有黄褐色斑。玉质温润细腻,半透明。圆雕。作站立状,曲颈,垂首,嘴微张,圆目微凸,双翅收敛。</b> <b>西周虢国玉凤。西周文物。通高12.9厘米、厚0.5厘米。青玉,全部受沁成黄褐色。玉质细腻。作站立状,昂首挺胸,丁字嘴内勾,圆目微凸,头顶有三冠,翘尾下垂。造型生动,雕琢精细,反映了西周时期人们对凤鸟的喜爱和崇拜。</b> <b> 奇珍熠熠。有誉为‘中华第一剑’之称的玉柄铜芯铁剑,其精湛的工艺让我等为之惊叹。</b> <b> 西周玉柄铁剑。通长34.2厘米,出土时,该剑插在用牛皮精心缝制的剑鞘内,由于长时间受压,已断为两截,整个剑分为剑柄、剑身两部分,由铁、铜、玉三种材料复合而成。被誉为“中华第一剑”。</b> <b> 西周虢国短麻裤。西周文物。残长76、上宽81、下宽130厘米。麻布织成,出土时上部的裤腰部分已残损。裆部相连,裤腿平齐。内外两层颜色不同,外层为土黄色的粗麻布,内层为棕褐色的较细麻布。是我国考古发现的中原地区时代最早的合裆裤,也是我国年代最为久远的麻织品成衣,对认知当时的服饰及纺织技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b> <b>车马辚辚。虢国博物馆里展出的西周车马坑遗迹,由于长埋地下,木质部分已经全部腐朽,泥土慢慢渗入原来的木头里,现在清理发掘依然可以还原当时车辆的轮廓。 </b> <b> 西周车马坑,西周。距今二千多年,由三个车马坑组成。车由车轮、车辕、车箱、车轴等部件构成。三座车马坑里的车全是木质的实用战车,车的表面施有黑漆。由于年代久远及土的压力,朽蚀的木头和土粘合在一起。车轴两端装有锁固的青铜构件。</b> <b> 虢国贵族以大量的车马随葬,不仅反映了虢国人高超的造车技术,同时也反映出虢国贵族身份地位之高及崇尚武勇、偏爱车马的世风。这里的车辆排列有序,辕头朝北,车舆朝南,前后相继,错列摆放。</b> <b>古墓轶轶。展示的墓葬文化中,最主要的就是虢季墓。</b> <b>这是一个大型的竖穴土坑墓。竖穴土坑,就像我们喝的名酒往往是长方体的盒子,把最上面的盖子打开,就是一个竖穴,而虢季墓就像酒盒子,只不过周围全是土。</b> <b>这个长方体,南北长5.3米,东西宽3.55米,距地表深11.5米。按照体积的计算方法,长*宽*高(深),虢季墓足足有216立方米。最厉害的是产权还用了两千多年。</b> <b>走出博物馆,感叹古代勤劳人民的智慧,惊叹古代森严阶层制度和严谨的礼乐、军事、兵器、法制、祭祀制度。</b> <b>虢国博物馆往西6公里开车14分钟来到三门峡博物馆。馆区坐落在唐代孔庙遗址上,现为陕州公园。紧邻天鹅湖、宝轮寺塔和中日友好园,母亲河“黄河”也绕园而过。</b><br> <b> 这里山水一色,素有“四面云山三面水,一城烟树半城田”之美誉。占地198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展厅面积4400平方米,馆藏文物15000余件(套)。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b> <b> 博物馆是在日本友人石川一郎先生捐资200万元的基础上,于1988年4月始建,于1989年11月建成,1991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b> <b> 博物馆为仿古式三层建筑,古朴典雅,庄重大方。现院内绿树成荫,四季有花,环境优美,景色怡人,可谓是馆中有园,园中有馆。</b> <b> 先看看博物馆整体布局。一、三展厅在一楼,二展厅相对较大在二楼。中间是展馆大厅。</b> <b> 展览沿三门峡古代文明历程:人文初起、古国觅踪、崤函风雨、名州望都、襟带两京、陕虢遗风脉络,从不同层面生动再现了三门峡历史发展演变轨迹。</b> <b> 人文初起。三门峡历史悠久,先民们在此创造了辉煌的仰韶文明。这个地方还先后成为炎黄部落和夏商王朝的重要活动区域。</b> <b> 恐龙蛋化石,距今一亿年。</b> <b> 古国觅踪。夏商时期,商汤伐夏而得天下,今三门峡市辖区属商王朝。进入青铜时期。</b> <b> 变形禅吻簋(Guǐ),西周,公元前1406—前771年。是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b> <b>崤函风雨。春秋时期虢国为晋国所灭,地归晋有。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得新安(今义马市和渑池县东部地区),魏得渑池县、陕县(含湖滨区)、灵宝县及卢氏县部分地区。</b> <b> 铜鍪,战国,公元前745—前221年。侈口粗颈,鼓腹,底承三个较矮的兽蹄足,肩颈部有一只圆环形耳,通体流金装饰,极珍贵。</b> <b>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b> <b> “关”字瓦当,汉代。圆形,瓦当正中书一"闗"字,字体遒劲有力,"关"字两侧以云纹装饰。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属于中国特有的古代文化艺术遗产,当时的建筑装饰构件体现了雕塑艺术的成就。</b> <b> 名州望都。汉置弘农,弘农郡,公元前113年,汉武帝设置,故址在今天河南省灵宝市东北。其范围历代有一定变化,以西汉为最大,包括今天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市、南阳市西部,以及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市。</b> <b> 提梁铜扁壶。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b> <b>襟带两京。唐太宗李世民《入潼关》“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描写了潼关的地理形势和雄险,然后写秦始皇、刘邦等以关中为凭藉,夺取和巩固天下,得以稳定天下的局面。 </b> <b> 三彩执壶,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贞观之治以后的唐代经济,一度达到了空前繁荣。国家安定、百姓富足,物质生活极为丰富,呈现出举世闻名的“大唐盛世”。从唐三彩烧制的器具中,可见一斑。</b> <b> 三彩胡人佣,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胡人尖鼻深目,双睛圆睁,唇施朱,留上翘八字胡,双手握拳,身穿翻领右衽衣,腰系带,足穿靴,直立在方板上。以施黄釉为主,仅在翻领处略见绿色。较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神情毕现。</b> <b>陕虢遗风。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b> <b>瓷兽,北宋,公元960—公元1127年。动物陶瓷类作品与其它的陶瓷作品相比更具有生活气息。此类陶瓷作品多以小件器物为主,此种形式的作品更贴近古代人们的生活,使得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与研究价值。动物陶瓷在唐宋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走入了广大百姓的家庭。</b> <b> 杂剧砖雕,金代,公元1115—公元1234年。伎乐人头上包裹幅巾,幅巾上簪花。身穿长袍,腰中系带。杖鼓横置,悬挂腰间。头向左微侧,左手上扬,右手执桴,击打鼓面。</b> <p class="ql-block"><b> 了解三门峡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不需要遍访10496平方公里的崤函大地,“周风虢韵”“崤函古韵”两个博物馆主题就能解惑释疑,找到答案,并知晓她的历史发展脉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