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有跳跃性的思维<br> 如同他写的诗<br> 中间省略掉一些字<br> 留出想象的空白 《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br> 引用了食指的《相信未来》<br> 像一首用方言朗诵的诗<br> 朦胧在人们的心中 南京人沾沾自喜于明朝<br> 尤其是现在还住王府园的人<br> 自认为是朱元璋的邻居<br> 还认识唱烧饼歌的刘伯温 明孝陵的腊梅开了<br> 很多人照例会来朝拜<br> 闻半天的梅香<br> 没闻出有什么异象 腊梅依旧那样黄<br> 孝陵的墙还是那么红<br> 按阳历准还是按农历准<br> 没数清花比去年多开几枝 摄影的人越来越多<br> 故意大惊小怪的赞美<br> 谈论有的枝上只有腊梅<br> 有的枝上除了花还有枯叶 假设人有六十年寿命<br> 六百年,经历了十个轮回<br> 喝了过期“孟婆汤”的人<br> 滔滔地说着前世的好或不好 <div> 拙朴的野气<br> 一笔画尽浓淡干湿<br> 宛若有脉搏触感的陶器<br> 无意中给嘈杂的人群消磁</div> 气质是灵魂的外显<br> 远山近水在此意蕴悠长<br> 一半说人、一半说花<br> 挥洒自如却刻意收敛身姿 若想征询她的意见<br> 一定要等风停稳的片刻<br> 不然腊梅始终摇着头<br> 因为太美,又不忍去打断 三九四九的阳光<br> 比往年要多点热度<br> 晒在背上都能感觉到暖<br> 照在花上花香更绵长 红宫墙衬托着黄腊梅<br> 幻觉也令人神往<br> 过眼云烟确也存在<br> 此刻,红墙上飘着黄花 花儿的静好<br> 有树干在负重<br> 憨厚靠谱<br> 隐身于景深之外 腊梅黄的透明<br> 淡香表达一种清纯<br> 记忆像气泡<br> 裹着坦诚和真实却易碎 腊梅在门边等了几百年<br> 每年腊月都在这里<br> 幽香弥漫着门前的路<br> 敞开心扉只是还没有遇见 花影深处模糊不清<br> 忍住不看,却忍不住想你<br> 所有记忆还剩几个像素<br> 随风,微微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