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逢年过节班级干部们就会琢磨着给军属啦,给附近的驻军及驻守在边防前线的解放军叔叔啦写信。除了给军属的信外,很多时候,信是写给部队集体的。有时,也会有具体的解放军叔叔的名字,都是报道中的英雄人物。<br><br>给解放军叔叔的信都写了什么内容早已记不清,但开头的称呼基本是这样的:“解放军叔叔:您好!”接下来,会有各式各样的写法。记得最清楚的总是第一次写信,虽然是班级集体的信,但头一次给解放军叔叔写信,猜着他们看到我们的信会是怎样地高兴,所以很激动。<br><br>开头就问:解放军叔叔,你们知道吗?这是我们第一次给你们写信,心里有很多话要说,也有很多问题想问。你们每天都站岗放哨吗?你们巡逻危不危险?会有敌人来打你们吗?接着总会说:没有你们为祖国守卫着边疆,保卫着和平,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就不会在课堂里安心读书,学习文化知识。然后汇报我们的学习情况,讲我们的远大理想,最后是表决心。<br><div><br></div> 到了后来,这些话会被反复使用。最初的那种激动心情会随着不断的重复而逐渐消失,有时甚至觉得解放军叔叔收没收到我们的信,看不看我们的信还是个问题。<br><br>如果信是写给具体的解放军叔叔或战斗英雄,心情就不一样了。记得1969年中苏边境关系特别紧张时期,尤其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之后,我们写过好多信,向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们致敬,学习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精神,并用这种精神促进我们的学习。<br><br>那时候,高年级的学生好像更关注中苏关系和打仗,而我们低年级孩子更关心解放军叔叔受伤重不重,有没有冻坏。因为很多战士在战斗打响前,在零下三四十度天气中卧在雪地里,在巡逻中受到苏军殴打,甚至枪击还不还手。我们特别感动,也特别关心,在信中就特别问候受伤的战士,祝愿他们早日康复。<div><br></div> 珍宝岛反击战不久,党的“九大”召开了。在新闻片里,看到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英雄孙玉国叔叔在“九大”会议介绍战斗情况。给孙玉国叔叔写信最激动,因为是在给一位大英雄写信。我们在信中复述了报道中看到的他如何面对气势汹汹的苏军不畏惧,率领战士和侵略者战斗,并最终打败了侵略者的英雄事迹。然后表达了对孙玉国叔叔英雄行为和大无畏战斗气概的敬仰和受到的鼓舞,决心以他为榜样,坚定战胜困难的意志,认真读书学习。<br><br>印象十分深刻,几十年过去,只要提到珍宝岛事件,马上想到的就是孙玉国的大名。后来,因为工作关系,通过省政府及省人民银行领导,我们跟沈阳军区后勤部及其经贸局建立了业务关系。在一次酒局中,意外地见到了时任沈阳军区后勤部经贸局领导的孙玉国,让我喜出望外,十分激动。在他面前,我一下子像似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小学生时代,毕恭毕敬地询问他当年是否收到我们的信。我知道这个问题很幼稚,那时他每天可能要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小学生的信,哪里会记得我们的信,也不会有空看那些信。<div><br></div> 虽然喝了很多的酒,但孙玉国叔叔却很认真地告诉我,他非常感谢我们这些小学生写给他的信。他不但看那些信,而且从那些流露真挚感情的信中得到巨大的温暖和精神鼓舞,有时甚至会感动到流泪。<br><br>从孙玉国叔叔酒后真言中,我忽然醒悟,原来,解放军叔叔不但会收到小学生们的信,会看他们的信,而且会从中得到很大的精神鼓舞。小时候的怀疑从此打消。近日,在看《金婚 风雨情》。“抗美援朝”时,中学生舒曼给志愿军叔叔耿直写信,原来那个年代就有了学生给最可爱的人写信的传统。<br><br>不由得想起每年春节晚会开始时,主持人都会读写给守卫在祖国边防前线战士的信。只是没注意有没有来自小学生的信,真心希望小学生们继承传统,继续给我们最可敬可爱的人写信。“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驻守边疆的战士们来说,小学生们就是他们远方的亲人,他们的信一定会给解放军叔叔以温暖和鼓舞。 (图片均取自网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