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河南省浚县目前虽然只有郑济高铁“滑浚站”一座高铁站,但是历史上浚县曾经是火车大县。清朝末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先后有京广(早期平汉铁路)、道清(道口至博爱清化镇)、道楚(道口至内黄楚旺)、苏滑(苏村至道口)、汤濮(汤阴至濮阳)、屯辛(屯子至辛庄)、郑济高铁共七条铁路,十六个车站。</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濮铁路浚县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清铁路浚县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楚铁路大伾山南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京广铁路浚县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京广铁路浚县站站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济高铁滑浚站</h3> 今天要说的就是上述铁路中的其中一条,浚县境内屯子镇的屯辛铁路。这条铁路建设的最初目的往大了说是发展经济,具体说就是卖石头,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条专线铁路。要想富,先修路,这些铁路的修建,早也好,晚也好,都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位于屯子镇北张庄村内的屯子车站旧址,这是屯辛铁路目前遗留的唯一建筑</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屯子车站旧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屯子车站旧址探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车站旧址其他建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屯子车站旧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车站旧址内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车站旧址内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屯辛铁路屯子车站旧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屯子车站旁边的原货料场</h3> 屯辛铁路(浚县屯子镇至汤阴县瓦岗乡辛庄)由汤阴县辛庄下汤濮铁路西南行,沿共产主义渠西岸至浚县屯子善化山,全长13.5公里。浚县境内长12公里,设北张庄、善化山2个车站。1964年9月动工,翌年7月竣工通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基正前方通向善化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个路基遗址通向始发站</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麦地正前方就是原来铁路的始发站:善化山站。现在遗址已经不复存在</p> 屯辛铁路始发站在屯子镇善化山山麓南鏊山的山坡上,就是现在三棵古柏的正南方,鏊山山顶是石料存放场,社办石料厂在此装车。火车顺山坡东北下行到北张庄村第二站屯子车站,善化山周围大队的社员趁一早一晚将砸碎的石材石子或者烧好的石灰拉到此地装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屯子至莲池村的乡村公路南侧,接近始发车站的屯辛铁路1号桥涵遗址</h3> 铁路再向东北行驶到共产主义渠西岸,然后一路北上,经王村东、周村东、余营东、西李村东、东王村东、蒋八营东,在老观嘴村西向东北折行,行驶到汤阴瓦岗乡辛庄村的东南后并入汤濮铁路。铁路全长13.5公里,在浚县屯子镇境内12公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探访桥涵旧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屯子镇北张庄村西的2号桥涵遗址</h3> 该条铁路设善化山站和北张庄站两个站点,不定点运行,不营客运,主要运输善化山上的石头、石子、石面、石灰等建筑材料,每年的运输量达10余万吨。这些石材在汤阴辛庄经汤濮铁路运往濮阳市,所以屯子人相传:挖了一座善化山,建了一座濮阳城。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屯子镇周村东侧,共渠西岸的3号桥涵遗址</h3> <p class="ql-block">屯辛铁路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停运,约在1996年前后道轨拆除。运营期间屯子镇还有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屯子镇矿山管理站,管理着两山三个石料厂和善化山周围村庄的私人采矿作业。三个石料厂的工人最多时有430多人,大部分人是屯子公社从各大队招录的,也有来自本省鹿邑、社旗、宝丰等外县和山东、陕西等外省的临时工。</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屯子镇余营村东侧,共渠西岸的4号桥涵遗址</h3> 该条铁路虽然已经停运40多年,经实地考察,目前还存在一个车站遗址,6座跨沟渠小型桥涵,路基除个别地段外已经不复存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屯子镇东王村东侧,共渠西岸的5号桥涵遗址</h3> 过去石料开采的方式是小炮炸裂,然后再用铁锤一锤一锤把大石头砸成小一些的石块。或直接装上火车,或拉进粉碎机进行粉碎,生产出直径大小不的12#、14#等规格的石子、米石和石面,或拉到石灰窑烧制成石灰,分别在始发站或北张庄站点装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探访6号桥涵旧址</h3> 南边石料厂的叫作一石料厂,职工宿舍在象山西北角,也就是现在屯子村上岗渠西端南边,采矿区在职工宿舍的西大概300米处。中间的石料厂叫二石料厂,职工宿舍在善化山山麓东南角,也就是三棵柏正东下面,采矿区在职工宿舍的东大概200米处。最北是石料厂叫三石料厂,采矿区在善化山东北角。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屯子镇东王村北“台湾地”的6号桥涵遗址</h3> 到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开采方式就采取大炮,即一个炮洞一次塞填4-5吨的炸药,每天上午11时30分和下午5时30分,多个炸点集中放炮。屯子镇的村民以及更远的内黄、滑县等许多地方的村民,都以爆炸声作为农田耕作下晌的时间点,一听见放炮声就该回家吃饭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屯子镇东王村北“台湾地”的6号桥涵遗址</h3> 随着效率的提高和机械化的使用,运输方式的改变等等,采矿方式更加粗放,进而加快了象山和善化山的破坏性采挖速度,整座山的主峰现已消失,如今已深坑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善化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目前的善化山</h3> 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环保及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象山和善化山的采挖逐步停止,近年还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大了对山体的治理和修复,象山生态园还建成了观光旅游景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基遗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基遗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屯子至莲池村乡村公路南侧的屯辛铁路路基遗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屯辛铁路走向示意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座桥涵都有一段故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