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漫行

申华

<p class="ql-block">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时序更替,岁月安康,不知不觉间又至年末。腊八过后,年味愈来愈浓,那些能干的家庭主妇们忙着买年货、忙着烘腊肉、忙着搞卫生。而我却总想将心中的那一缕薄凉拿出来晾晒,让发霉的心境得一丝温情。天道佑人,天遂人愿,自湘潭回祁,已半月有余,竟日日艳阳高照,轻风微拂,空气中满满的都是暖意,可爱至极。阳光下的日子也变得愈来愈长,踩一轮单车,在河堤边漫行,看碧波微漾、渔舟轻滑,看阳光从树丛中洒下的斑驳,惬意至极;舞一挂风筝,在广场上放飞,邈云天高远、碧空湛蓝,享少时童趣,乐于其中;而煮一壶清若,躺在摇椅中,在阳光下微盹,宁静、悠远,恬淡、祥和……</p><p class="ql-block"> 这样晴好的天气,诗和远方又在胸中萌动。恰逢正杰同学电话邀约,我雀跃至极,欣然应允,广西之行便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 正杰同学是旅游达人,他遍访名山大川,用镜头诠释祖国山河之美,声名远播。近年来,他又潜心研究古村落、古建筑,祁阳15家中国传统古村他逐一探秘;下七渡杨家大院他反复考证,查资料、访先贤,逐一解谜。所撰写的祁阳中国传统文化古村系列文章,史料详实,内容丰富,再现了古建筑文化的无穷魅力。为了这次出行,他做足了功课,作出了周密安排。</p><p class="ql-block"> 元月17日上午,正杰、小燕夫妇,金石、艳凤夫妇,周龙、桂香夫妇和小可乐,爱民主任,再加上我和彩云同志,我们一行10人2车,向着广西进发,中午时分到达兴安灵渠。</p><p class="ql-block">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据史书记载,广西地处岭南,古为百越之地,交通闭塞,秦始皇为统一岭南,下令“凿渠而通粮道”,辟岭凿冈建渠,在兴安城郊筑大小天平,修分水铧嘴,为了将湘水南调,又在灵渠中修建了36坐陡门提升水位,引湘水入渠,沟通湘漓水系,形成湘桂间交通水路,霸业终成。</p><p class="ql-block"> 阳光朗照,暖意融融。我们在灵渠首陡旁徘徊,“天下第一陡”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古色古香的南陡阁韵味别致,李宗仁先生撰写的“南北关山展,陡流云汉横”门联气度非凡。我们登临观景阁,览铧嘴雄姿,悟大小天平设计之精巧,看湘水之分流,叹劳动创造之美!我们在《灵渠赋》里揽胜:鸟鸣山上,啼声百啭,马斯桥下,流水千涟。十里秦堤,春来夭桃吐艳,夏时锦鲤饮渊,深秋桂子飘香,隆冬梅花竞妍。飞来灵石,托起蟾宫丹桂,泄水天平,弹奏伯牙琴弦。城台高阁,长伴朗朗明月,南陡新村,每见袅袅炊烟。湘漓三七分流,蛟龙掀浪,陡门卅六束水,雪瀑争喧。我们漫步水街,看灵渠穿城而过,商贾云集,游人如织,市井之声,热闹非凡,叹今日灵渠之兴盛。</p><p class="ql-block"> 游罢灵渠,兴犹未尽。18日上午,我们又驱车赶往灵川县长岗岭村,探寻湘桂古商道踪迹。</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记载,自宋代起,尤其是明清两代,商桂间民间商贸日渐昌盛,而水道年久失修,大量商品货物经由陆路转运,湖南特产入桂,广西盐巴进湘,均需走陆路,湘桂商道应运而生。由湘南经全州、兴安、灵川,至桂林,穿崇山峻岭,过激流险滩、走村庄田畴,艰难困苦难以言表。至民国初年,湖南人到广西挑南盐随之兴盛,成千上万盐夫为养家糊口而涉险挑盐挑货,并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一担箩筐,两罐咸菜,渴了,喝一瓢凉水,饿了,冷水泡饭,天黑了,就找一家伙铺打尖歇息,多少人因为疾病、伤害,客死他乡。我的祖父就是因为到广西挑盐,病逝于广西全州。</p><p class="ql-block"> 长岗岭村就是湘桂古商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 长岗岭村原名瑶山岭。明朝初年,莫、陈、刘三姓人家最先迁居于此,依仗商道的便利,人丁兴旺,商贸发达,有“小南京”之称。</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村口停好车,首先参观马路左边的生态博物馆。这里收集的老物件还真不少,各类陶器、木器、铁器琳琅满目,再现了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物馆相邻的是一文化广场,广场临水塘一方有一巨大的“五福”牌坊。</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土路上坡,过马路至右边,有老师带着一群学生正在山边水边书屋搞活动。他们先是在室内听讲座,后又扯着大红横幅在屋前拍照,气氛甚是热烈。</p><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前行,转过一青砖墙角,便至卫守府正门,四进三横建筑,第一进为大门楼,马头型山墙小青瓦屋面,第二进为前堂,上书匾额“德昌燕翼”,第三进为中堂,上书匾额“燕翼宛彰”,第四进为后堂,匾额为“旌表節孝”。正屋左边为横屋,有廊道、侧门相通,各进之间有天井相连,天井起排水、通光、通风作用。</p><p class="ql-block"> 紧挨卫首府的建筑为“别驾第”,建于清嘉庆年间,因陈大彪孙陈明言例授同知县挂“别驾第”,三进两横带花厅,与卫守府建筑风格相同,只不过规模略小。</p><p class="ql-block"> 院子很大,参观完别驾第,我们沿甬道又至莫府新屋,地灵人杰,这里还真是出富豪的好地方,不知当年我的祖父来过这里没有?</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又赶往大圩古镇,我们漫步漓江河堤,览湖光山色;我们徘徊万寿桥边,叹古桥雄姿。我们在老街中漫游,与历史对话。老字号秦记理发铺里,光线昏暗,一张老式坐椅,锈迹斑斑,一个秃顶老头,昏昏欲睡。我们在黄记年糕铺里围坐,一张小圆桌上搁着一盆木炭火,切成薄片的年糕在炭火上烘烤,香气四溢,我们喝香茶,品年糕,心静如水……</p><p class="ql-block"> 短短的两天时间,我们穿行在八桂大地。我们在历史古迹中探访,我们在乡风民俗中陶醉,其乐融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是庐陵欧阳修的心得,而我的体会却是旅游之乐不在景,在乎心境,景由心生,情因境浓。我们相聚一起,互帮互助,心无芥蒂,亲如一家。更让我们添喜的是小可乐,红扑扑的小脸蛋,水灵灵的大眼晴,两只小刷把在脑后不停地晃荡,透着一股调皮劲,“爷爷、奶奶”叫得那个甜呀!人见人爱!她的胆儿忒大,社交能力忒强,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堤坝边,她与男孩子玩水、捞鱼;漓江里,她与爷爷奶奶捉虾。她还能改诗:床前明月光,李白睡到大天光……</p><p class="ql-block"> 今年这个暖冬,真是快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元月20日夜于祁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