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五)

心雨

<p class="ql-block">  瓷枕。</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展览。</p> <p class="ql-block">  铜俑百态。</p> <p class="ql-block">  国宝——象牙萝卜。</p> <p class="ql-block">  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展。</p><p class="ql-block"> 展览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食器——自羊徂牛,鼐鼎及鼒;第二部分为酒器——为酒为醴,烝畀祖妣;第三部分为水器——盥帨于下,有盘有匜;第四部分为乐器——钟鼓锽锽,磬管锵锵;第五部分为兵器、车器、杂器——干戈戚扬,爰方启行。展览主要展出河南淅川县楚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按照青铜器用途分类,集中展现中原楚系青铜艺术的基本面貌。</p> <p class="ql-block">  河南博物院第九件镇馆之宝——云纹铜禁‌。春秋时期青铜器,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楚墓。云纹铜禁所处时代为春秋时期,纵长131厘米,横长67.6厘米,高28.8厘米,身宽46厘米,重94.2千克。云纹铜禁,庄严瑰丽,造型奇妙,铸艺巧夺天工,霸气自然天成,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此禁整体用失蜡法铸就。文献所见中国最早用失蜡法工艺的时间在唐代初年。《唐会要》说,高祖武德年间铸造开元通宝,用的就是失蜡法。因失蜡法文献所见较晚,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失蜡法工艺源自印度。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1100年——此禁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墓主是子庚年而卒。由此,学界认为失蜡法铸造工艺至少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相当成熟。它不是舶来品,是中国固有的三大传统铸造技术之一。</p> <p class="ql-block">  郑州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郑州二七纪念塔。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中心二七广场,是郑州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纪念塔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郑州铁路工人领袖汪胜友、司文德的牺牲地。塔建于1971年,高63米,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平面呈两个五角形并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自建成起,内部常年陈设并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郑州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在郑州待了两天,住在火车站边的酒店,离二七广场很近,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二七广场很热闹,年轻人特多,展现出这个城市的生气与活力。在河南这片中原大地上一路行来,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它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人文魅力。离别在即,等到来年洛阳牡丹花盛开时,我们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