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中国:美篇70 【记录.南湾村】

我爱中国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湾村位于广州东部黄埔区穗东街,面积0.98平方公里,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邻,东接夏园,南濒珠江,西迄庙头,北连广深公路。常住人口8000人。南湾自古水陆物产资源丰富,农田百亩,水网纵横,穗浪泛金,佳果四时,农渔并举,有鱼米之乡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湾村完好的古建筑,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古代建筑专家前来考察。电影制片商们也纷纷前来拍片,诸如《三家巷》、《危情姊妹》、《大话黄飞鸿》以及正在上演的《外来媳妇本地郎》等等片子都来这里取景。而南湾村又是汉代广州古海石遗址,至今仍保留一段古市集遗迹,为此这里每年都引来数万海内外参观游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湾社区原为南湾村,自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建村已有600多年历史,2002年转制为南湾社区。相传六百多年前的一天,南宋一个胡姓皇妃一路南逃,辗转来到了韶关南雄境内,被好心的村民收留。龙颜大怒的皇帝立即派出大批军队到南雄抓人。听到风声的南雄乡民,纷纷扶老携幼南逃。逃难的人群中,有5个麦姓的兄弟。其中之一的麦必达逃到了番禺境内。后来,麦必达的一个孙子来到了这里,南湾600多年的历史从此开始。这一年是明朝洪武29年,从此西湾也改称南湾,于是一个小村落形成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湾为“鱼米之乡”,非常富裕,故村中建筑非常讲究,古街巷史上全村皆是麻石街巷。其中最著名的是南约大街,全长约三百米,三板大石从头铺到尾。廉让里、重光里、履理里等都是石板铺就。皆佳街是最宽敞、最讲究的石街,麻石打横铺设,两旁是锅耳式青砖石脚的古屋,街道整洁,古风怡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昔日南湾村石街石巷的麻石, 据说目前大部分都保留下来啦,如今,这些石板路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石板路上面能行人,下面能排水,叫人不得不佩服先人们的智慧和远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旗杆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昌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文昌塔是南湾人最崇敬的圣塔,始建于清代1840年。历代学子入学时必先拜此塔。塔高三层,由首层“南天砥塔”,二层“上达处”和三层“高占”构成,高约25米,塔顶很尖,每层都有孔,最上层为园孔,还有两幅字,写着“南天砥柱”和“羊城塔支笔,倒写天上文“。1964年因”破四旧“活动被拆毁,2010年政府支持下获重建恢复原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湾会堂--------</span></p><p class="ql-block"> 南湾会堂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大跃进和文革期间的产物。全盖顶金钟架戏院式会堂,有舞台、后楼,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可容纳八百多人活动。会堂正门两侧刻有毛泽东诗词:“四海翻腾云飞怒”、“五洲震荡风雷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麦氏宗祠--------</span></p><p class="ql-block"> 麦氏宗祠是南湾最古老的祠堂,名“序睦堂”,始建于清朝雍正年代,在道光辛卯年间重修,为三进石脚青砖马头墙建筑,祠堂内雕梁画栋,有古壁画30多幅,有四条降龙木圆柱,虽经百年仍然光滑如故。天井有“晒书台”,专供祠内历史功名人物所保管的方书,文物燥晒阳光之用,为古代番禺鹿步司祠堂唯一的特色产物。历史上拜访过麦氏宗祠的有国民党十九路军长蔡延锴、广东省参议林冀中、东江游击分区司令袁华照、国民党军长孔可泉及谭启秀等,标志着“南湾村”是世代簪缨名门望族的文化先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麦氏的祖先非常重视读书,只要在该村读书的孩子,村里的太祖公都会帮他出学费和校服费。如今,虽然这一传统不再了,但重视读书的风气没变。近年来,村子里不但走出了几位教授,而且还有好多学生考入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还有一些学生已经走到了国外。如今,这些祠堂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了村里老人的乐园,下棋、写字、聊天,偌大的祠堂里回荡着老人的欢声笑语。这笑声该让他们的祖先欣慰了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麦氏宗祠,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祠堂两边悬挂着的两个直径约1.2米的大灯笼。灯笼的一面写着“麦”字,一面写着“文武世家”。如今,每逢重大的节日,村里仍然要悬挂这些灯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初泰麦公祠-------</span></p><p class="ql-block"> 初泰麦公祠始建于清朝光绪乙亥年,是锅耳式青砖石脚两进建筑,门头石匾是清代著名人物李鸿章亲笔题写,并由北洋水师以军舰护送到南湾。或许是上天保佑,祠堂的牌匾在多次战火中都一次次幸免于难。文革期间,红卫兵竟然也没有认出李鸿章的手迹,牌匾得以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麦信坚————</span></p><p class="ql-block"> 村民们说,李鸿章能给初泰麦公祠题写牌匾,还要得益于南湾的一位村民麦信坚。</p><p class="ql-block"> 麦信坚,字佐芝,清朝光绪年间毕业于香港师范和北洋军医学堂。1888年任北洋医局医官,医好了李鸿章和慈禧的顽疾,赐赏不受,只求赐祠门匾一幅《初泰麦公祠》,太后公允,唤李鸿章亲墨,派北洋水师舰运抵南湾,现仍悬于皆佳街中。光绪二十二年随李鸿章赴欧洲考察,后任知县、天津工程坐次、交通部次长。光绪二十七年再赴欧洲考察,任驻德大使二等参赞,次年回京任国家工程大臣,官拜御前二品顶戴花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麦信坚故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秋风古堤-------</span></p><p class="ql-block"> 秋风古堤是南湾人在南湾涌进行文化休闲的一段堤畔,东西各有一桥双锁其中,河涌两岸风光秀丽怡人。古堤上有四百多年树龄的“秋枫”树两棵和几百年树龄的古榕多棵,每棵大树遮阴直径几十米,是居民休憩的好地方,也是民间文化的最佳场所,日常均有人下棋,弹唱,演戏等。南湾龙船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是南湾龙舟赛,那个时候来,就热闹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访南湾。2024再进南湾村时,看见一片破败,像个大工地,村子不可避免黄埔区的改造拆迁大潮,只是留下一些主要景点没有拆。由于拆迁工程款不到位,一些迁走的村民又搬回来。我只能作为历史记录者,记录下曾经的美丽,希望南湾村早日完成改造。</p><p class="ql-block"> 南湾——何日可以恢复你美丽的容颜?!让《三家巷》的周炳和区桃,在秋堤旁古榕下,再谈一场恋爱!祁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