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6日,我带着先生多年的愿望,踏上了南极之旅。</p> <p class="ql-block">我是通过红松枫锦线上培训机构参加南极旅行的。红松60多位学员和家属以及带队老师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集结,还有多位来自香港、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的中国学员,分别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汇合。学员大多数学习钢琴,江宗瑞是我们的钢琴老师,雅琨是美术老师。</p> <p class="ql-block">飞行10个小时,到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转机。临近圣诞节,机场节日气氛浓郁。</p> <p class="ql-block">飞机还经停了巴西城市圣保罗。经过39小时辗转,我们终于在17日夜里抵达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入住洲际酒店。</p> <p class="ql-block">12月18日,学员们精神焕发,争先恐后跟钢琴课小江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城市观光。位于五月广场的玫瑰宫,阿根廷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五月广场上的独立纪念碑是为纪念1810年五月革命中牺牲的爱国志士修建的。阿根廷于1810年5月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大最古老的教堂,阿根廷的民族英雄、南美解放者圣马丁将军的陵墓就安葬在大教堂里。</p> <p class="ql-block">简短参观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容,我们前往机场。</p> <p class="ql-block">飞行三个半小时,到达世界最南端小城乌斯怀亚Ushuaia。</p> <p class="ql-block">乌斯怀亚依山傍水,郁郁葱葱的山坡和巍峨洁白的雪山交相辉映,色调不同的各种建筑鳞次栉比依山而建,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旖旎的风光吸引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给这块原本荒凉的土地注入生机。</p> <p class="ql-block">住进山腰上的五星级酒店阿拉库尔酒店Arakur。</p> <p class="ql-block">俯瞰窗外梦幻般的夜景,乌斯怀亚小城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乌斯怀亚是阿根廷火地岛省首府,城市人口6万左右,常住居民只有16000人,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拥有“世界尽头”称号,始建于1870年。乌斯怀亚是自由港,多数南极科考队船只从这里出发。乌斯怀亚距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远达3200公里,距南极洲却只有800公里。现在是夏季,气温5-15℃左右。</p> <p class="ql-block">12月19日清晨,隔窗俯瞰小城乌斯怀亚。</p> <p class="ql-block">上午,我们参观了火地岛国家地质公园。火地岛是南美洲最南端群岛,<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称作“世界的尽头”,</span>由1800个大小岛屿组成。1520年10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来到此地,看到印第安人燃烧篝火,便将这里命名为“火之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1881年,智利和阿根廷在火地岛划定边界,东部属阿根廷,西部属智利。</span>1883年,阿根廷政府在这里设立监狱,被称为阿根廷的西伯利亚。流放到这里的犯人艰苦劳动,逐渐开发了火地岛,建起了乌斯怀亚小城。1947年,阿根廷政府撤销了监狱。火地岛雨量充沛,湖泊星罗棋布。公园里还有世界尽头邮局,最孤独灯塔,最南端咖啡屋等等。</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邮局的主人曾经是乌斯怀亚市的旅游局长,离任后在这里开了个小邮局,卖邮票、明信片和一些旅游纪念品,生意越来越好,尤其是这几年,游客络绎不绝。这几天小邮局没开门,没见到老人家很遗憾。</p> <p class="ql-block">洛卡湖是火地岛众多湖泊中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长的公路泛美公路到这里结束,从美国阿拉斯加到火地岛17848公里,穿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智利、阿根廷14个国家。 泛美公路在阿根廷叫3号国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泛美公路</span>一路向南,到达地球最南端的这里,不知道记载了美洲大陆多少历史风雨。</p> <p class="ql-block">牌子上的西班牙语是:火地岛国家公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之尽头,</span>帕塔亚海湾,阿根廷共和国,三号公路终点,布宜诺斯艾利斯3079公里,阿拉斯加17848公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尽头灯塔”位</span>于火地群岛比格尔海峡边一块礁石岛上。它是最孤独的灯塔,却照亮了世界尽头,向东通往大西洋,向西通往太平洋,向南穿越德雷克海峡通往南极。法国作家凡尔纳在小说《世界尽头的灯塔》中描写了这座灯塔,使之闻名天下。王家卫的影片《春光乍泄》有句台词:“慢慢走,去一个叫乌斯怀亚的地方,那边是世界的尽头,有个灯塔,失恋的人都喜欢去,把不开心的东西留下”。</p> <p class="ql-block">我买了这个3D打印的小模型,把“世界尽头灯塔”留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我们到后山徒步。群山覆盖着山毛榉植被,穿行在树丛之间,到达一个小山顶,环顾周围雪山,俯瞰小城,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雪山脚下泡露天温泉。</p> <p class="ql-block">明天就要登船驶往南极,主办方极地纬度公司(Polar Latitudes)组织行前招待会,介绍行程,提出具体要求。</p> <p class="ql-block">晚餐。</p> <p class="ql-block">12月20日,游览美丽小城乌斯怀亚。</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这块“乌斯怀亚世界尽头”牌子前集合,统一乘车前往码头乘船。</p> <p class="ql-block">12月20日下午,我们在乌斯怀亚港登上了海神号Sea Venture游轮,心情无比激动。</p> <p class="ql-block">南极旅行10天,吃住都在游轮上。我和揉揉的房间是406,在四层靠近船头左侧。揉揉是我的好朋友,她酷爱运动,包括徒步登山。我们一起巡游可可西里,一起去冈仁波齐转山,很多线路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她还参加过很多重装高强度项目,我望尘莫及。她对自己横刀立马,对待朋友却体贴入微,就像她的网名揉揉一样,每次一起出行都尽力照顾我,让我感到十分温暖。</p> <p class="ql-block">游轮组织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探险队长Nate老师代表船方向全体游客表示热烈欢迎,然后整体介绍游轮和服务。<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神号游轮 Seaventure 建造于1991年,舰船设计最高等级,抗冰最高等级,总吨位6750T,甲板8层,载客量149人,2022年完成重构现代化升级,生活区更加舒适,船体更容易深入狭窄水道和海湾,能够组织登陆活动,是专门为极地探险打造的小型轻奢专业游轮。此次行程</span>游客138人,船员100人。</p> <p class="ql-block">组织紧急弃船情况下逃生演习。游轮上的广播设备很先进,引导员很到位,组织游客演习井然有序。<span style="font-size:18px;">逃生时用的救生衣功能完备,还有保暖功能,</span>登陆用的另一件救生衣更轻便,科技含量都很高。</p> <p class="ql-block">海神号驶入火地群岛之间的比格尔海峡。比格尔海峡(Beagle Channel)位于火地群岛南边,全长约240公里,宽度5至13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西走向,</span>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是智利与阿根廷的交界。比格尔海峡的名字来源于达尔文在1833至1834年乘坐的考察船“比格尔号”。达尔文在这一地区的考察对他的进化论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比格尔海峡中几个小岛是企鹅、海狮、海狗和各种鸟类的栖息与繁殖之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游客分批参观驾驶室。船长和大副都是克罗地亚人,船长Marin很年轻。</p> <p class="ql-block">游客在柜台办理宽带局域网。游轮赠送游客1G流量,45美元购10G,70美元购20G。大部分游客购买10G,差不多用到返回乌斯怀亚。游轮接收星链卫星信号,网速很慢,照片勉强发,视频很困难,但是比起过去完全没有信号已经方便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这个餐厅可以容纳200人同时就餐。后厨很专业,前台服务很周到。</p> <p class="ql-block">庆祝生日。</p> <p class="ql-block">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位于南美洲南端火地岛与南极大陆南设得兰群岛之间,长300公里,宽900~950公里,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5248米。 <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雷克海峡得名于英国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他在1577年无意间发现了这一海峡,为英国找到了一条不需要经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的新航道。</span>在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以前,德雷克海峡对世界贸易起过重要作用,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道。由于巴拿马运河日益拥挤,而且<span style="font-size:18px;">巨型油轮越来越多,</span>德雷克海峡将再度成为重要航道。</p> <p class="ql-block">德雷克海峡又是全球风浪最大的海峡,上空盛行西风,全年都在8级以上,因此有“魔鬼西风带”之称,巨浪时常高达10-20米。我领教了。从20日晚进入德雷克海峡到22日上午,游轮上下颠簸,左摇右晃,我严重晕船,两天水米不进,一睁眼就天旋地转,只能闭眼躺在床上坚持。德雷克海峡的风浪是对我们的考验,南极之旅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12月21日,游轮每天根据天气和海况公布第二天的活动安排。由于晕船,水鸟科普讲座和观云科普讲座我都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12月22日,游轮成功穿越德雷克海峡,风浪平稳了许多。上午,我参加了Bex老师的鲸鱼科普讲座。游轮上通用英文,有3位中国船员随时提供翻译,讲座有中文同传,中国游客戴着翻译耳机聆听。讲座很专业,很精彩。</p> <p class="ql-block">Jeff老师介绍南极总体情况。</p><p class="ql-block">南极洲(Antarctica)位于地球南端,面积位列七大洲之五,全境平均海拔2350米,最高点文森峰5140m,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冰被面积80%以上。整个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少量植物和苔藓能够生存,主要集中在南极半岛上。气候酷寒,最低气温达-89.2℃(1983年)。风速最大每秒90米,为世界风力最大的陆地。年平均降水量55毫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南极圈内夏季连续极昼,冬季连续极夜,并有绚丽极光。全洲无固定居民,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考人员和捕捞队。</p><p class="ql-block">1738年,法国人布韦航海时发现了南极附近的布韦岛。英国库克船长1774年1月驶到了南纬71°10'海域,与南极大陆海岸的距离仅240公里,却为坚冰所阻返航。俄罗斯航海家别林斯高晋率领的探险队1820年1月16日发现了南极大陆。1911年12月挪威人阿蒙森首次到达南极极点。</p><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南设得兰群岛(South Shetland Islands),位于南极半岛以北约120公里处,由11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南设得兰群岛是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基地和观光旅游地,有20多个国家在该群岛建立科学考察站,主要分布在乔治王岛上。</p><p class="ql-block">补充: 20世纪初,<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国、新西兰、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7</span>个国家宣布对南极大陆拥有领土主权,其中阿根廷、英国和智利对南设得兰群岛等地区宣称主权互有重叠,争议不断。1961年,47个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将南极严格划定为科学保护区,停止提出进一步领土主张,共同专注于科学研究。1991年,24个国家签署了条约附加议定书,规定50年内禁止石油矿产开发。近年来,南极旅游活动日益增加,石油矿产开发禁令也将到期,《南极条约》各方和国际社会一直在研究应对。</p> <p class="ql-block">全体游客接受强制性冲锋艇安全须知和南极生物安全培训,确保人身安全,自觉保护南极环境。丁丁老师单独给中国游客讲课。这些要求在后面的各项活动中被反复强调。</p> <p class="ql-block">游轮接近南极半岛。中午,途经一块巨大的浮冰,有几个足球场面积,冰上栖息着很多企鹅。游客们纷纷涌上甲板观看拍照。游轮专门围绕浮冰旋转了一圈,让游客大饱眼福。<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南极大陆冰川剥落下来的一块巨大浮冰,通体洁白晶莹,接近水面部分泛着蓝光,很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游轮两侧多次看到鲸鱼。</p> <p class="ql-block">圣诞节将至,餐厅邀请游客体验制作圣诞曲奇饼。</p> <p class="ql-block">晚上红松枫锦组织69名中国游客开会,破冰相识,开启友谊之旅。游客中的军人摄影家孟老师分享他2018年登陆南极大陆的收获,以及他与中国长城科考站的奇缘。</p> <p class="ql-block">12月23日,一大早就看到窗外船员开着冲锋艇忙碌的身影。这是天堂湾。我们登陆南极大陆的愿望就要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游轮为每位游客配备了防水靴,涉水登陆必备。要求游客自备防水裤,双层裤腿,一层穿在靴子里面,一层套在外面,避免海浪灌进靴子。</p> <p class="ql-block">人员上下船时必须执行消毒程序,防水靴浸泡消毒液,防止带出病毒污染南极大陆,也防止南极禽流感等病毒传染人类。在这之前船员还收走了游客曾经在户外活动中使用过的服装、背包、帽子、手套等物品,进行特殊处理,避免将菌类和种子带入南极。</p> <p class="ql-block">走出船舱,十人一组坐入冲锋艇,南极清澈深邃的海水近在咫尺,心里一阵激动。</p> <p class="ql-block">向前方望去,天堂湾岸边的陆地越来越近,我的梦想越来越真实,热泪涌出眼眶。艇上队员都激动不已,好几个人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南极天堂湾(Paradise Harbour)是南设得兰群岛非常著名的景点,以其宁静的环境和壮观的自然景色闻名。天堂湾与外界联系被两座岛屿阻挡,海面平静如镜,岸边冰川高耸入云,巨大冰块从冰川上崩落,漂浮在碧蓝的海水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p><p class="ql-block">天堂湾还是丰富的海洋生物栖息地,座头鲸、虎鲸、豹海豹、威德尔海豹等大型哺乳动物在海面上活动,企鹅数量众多,天堂湾最常见的是白眉企鹅,也叫金图企鹅(Gentoo Penguin)。</p><p class="ql-block">天堂湾岸边有一个阿根廷科考站,称为布朗基地(Brown Base),被烧毁废弃至今,外观修复完好,建筑外空地被大群白眉企鹅盘踞。登上半山腰眺望,景色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探险队员强调安全和环保要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极大美是南极写给人类的诗篇。南</span>极大陆,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向山顶攀登。上山的路线沿途插着旗子,游客不可偏离线路,以免误入冰川裂缝,或者阻断企鹅行进通道。探险队员反复要求游客不能在陆地上丢弃任何物品,除了每天消毒的防水靴和登山杖可以接触地面,任何其他部位不可以碰触地面,不能坐、跪、手撑,以免带去病毒细菌,或感染禽流感。</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顶岸边的山峰,天堂湾美景尽收眼底,海神号停泊在海湾中央,山脚下是阿根廷科考站,海湾浮冰星星点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植被只有苔藓。探险队员告诉我们,这些苔藓长成绿色至少需要一百年。</p> <p class="ql-block">企鹅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憨态可掬的白眉企鹅。白眉企鹅是企鹅家族中游泳速度最快的成员,喜欢成群活动,被称为“水上闪电”。它们眼睛上方有明显的白斑,嘴巴细长呈红色,显得非常优雅,是企鹅界的“绅士”。</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陆地回到冲锋艇上,在海湾内巡游。天堂湾海面平静如镜,形状各异的浮冰从身边漂过。有些冰块呈现碧蓝颜色,是经过上万年冰川挤压光线折射形成。南极像一座冰雕博物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造型,水面蓝宝石般的光影,衬托冰雕晶莹剔透,流光溢彩。</p> <p class="ql-block">天堂湾还是丰富的海洋生物栖息地,成群的白眉企鹅栖息在开阔地带,很多企鹅围着我们的冲锋艇在水中上下雀跃。岸边高耸的峭壁上居住着各种鸟类,船员将冲锋艇靠近崖壁,我们清晰看见成群的南极鸬鹚和南极燕鸥,还有毛茸茸的幼鸟。裸露的岩石呈现红色和绿色,说明岩石中铜、铁矿物含量很高。</p> <p class="ql-block">浮冰千奇百态。</p> <p class="ql-block">巡游活动结束,我们回到游轮上,有专人负责冲洗靴子底部,游客经过一个自动旋转装置清洁裤腿,走过消毒池,消毒程序完成。</p> <p class="ql-block">下雪了,天色阴沉,风急浪大,下午登陆奥恩湾计划取消了,很遗憾。游轮来到了海冰区,专家说我们很幸运这个季节还能看到这么大规模的海冰,说今年气候有些反常。<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冰很平整,由海水冻结而成,与冰川剥落下来形态各异的淡水浮冰形成鲜明对照。海冰也称陆缘冰、固定冰。陆缘冰融化对海平面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随着它的解体,原先受其保护的冰川会加速融化,这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还会对洋流循环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了成群结队的虎鲸在海面穿梭雀跃,游客一阵阵欢呼。</p> <p class="ql-block">游轮每天下午召集全体游客开会。今天探险队长Nate老师总结一天的活动,分析天气海况,布置第二天活动,穿插科普讲座。各位专家轮流上台,介绍动物、植物、海洋、气候、环境,非常专业,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Krista老师介绍了虎鲸。虎鲸也称逆戟鲸, <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一二十种之多,它们的轮廓很像海豚,是</span>游速最快的鲸鱼,时速可达55公里。虎鲸非常聪明,善于群体狩猎,以企鹅、海豚、海豹等动物为食,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大白鲨,可称得上海上霸王。</p><p class="ql-block">Kelly老师介绍南极动物,包括企鹅。南极生活的企鹅有8种,我们此行活动范围主要在南极半岛,常见的企鹅有白眉企鹅、帽带企鹅和阿德利企鹅。体型最大的帝企鹅和王企鹅生活在南极大陆腹地,我们看不到。我对企鹅情有独钟,喜欢它们憨憨萌萌的样子,前几年画过一幅油画马克罗尼企鹅(又称长眉企鹅),可惜这次没见到。</p> <p class="ql-block">晚上红松钢琴课小江老师组织中国游客聚会,随弹随唱,大家唱了一首又一首中国歌曲,情深意切,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12月24日,上午雨夹雪,天气湿冷,游轮发给游客的冲锋衣遮风挡雨御寒,很棒。我们乘坐冲锋艇在智利科考站附近海域巡游。智利冈萨雷斯科考站(Base Ganzalez)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在使用,远远看去有不少人在工作。游客不能登陆参观。</p> <p class="ql-block">智利冈萨雷斯科考站。</p> <p class="ql-block">南极是企鹅的家园。这些可爱的精灵走进我们的镜头,给我们的照片增加了灵性,让我们的心智充满生机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24日下午天气转晴,我们登陆尼克港(Neko Harbour)。尼克港是著名登陆点,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白眉企鹅和各种海鸟,站在高处,海湾沿岸冰川尽收眼底。这里的冰川沿海岸线蜿蜒排列,冰块呈现明显裂缝,层层叠叠,排列整齐,耸立岸边,闪着蓝光,蔚为壮观。冰川缓慢移动,时而听见冰块崩裂的巨响。</p><p class="ql-block">尼克港附近曾建有英国南极科考站,1956到1959年间使用,后来废弃了,根据《南极条约》,废弃的科考站必须拆除,现在只剩一点遗迹。</p> <p class="ql-block">为了不影响周边动物,游客上岸必须保持安静。</p> <p class="ql-block">由于发现冰裂缝,通往山顶的通道插上了两根打叉的旗子,禁止继续攀登。</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尼克港停留一个多小时,看见了四次冰川崩塌。两次在山上,像雪崩,扬起大团雪雾,然后逐渐回归平静。两次在岸边,高耸的冰块塌落入海,溅起大团气浪,平静的海面瞬间蒸腾,从塌落点扩散开来,海湾沿岸推起层层海浪,延绵不绝,巨大的轰鸣声回荡在海湾。大家抑制着惊奇和激动,静静地伫立高处,见证着这些自然奇观。千万年形成的美丽冰川高耸挺立,面朝大海,终有一日塌落入海,变成浮冰漂流四方,最终香消玉殒,化为水滴,令人感伤。</p> <p class="ql-block">两极冰川正在加速融化,这个沉睡的世界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躁动起来,南极生态悄然改变。科考记录,过去50年南极半岛的平均温度几乎上升了3度。企鹅和海豹已经向更寒冷区域迁徙,种群数量下降。受到影响最严重的是帝企鹅。帝企鹅繁育后代完全依赖于坚固的冰层,研究表明,帝企鹅种群很可能在100年后消失。我们有一天也会和企鹅一样失去家园。</p> <p class="ql-block">我长时间站立在雪地上,左边看看憨态可掬的企鹅海鸟,右边看看震撼人心的冰川,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登陆活动结束,参加每日例会。</p><p class="ql-block">在签名板上签名。</p><p class="ql-block">12月份的南极基本上都是白昼。</p> <p class="ql-block">圣诞平安夜,一天的伙食都很丰盛,火鸡必备。</p> <p class="ql-block">12月25日是圣诞节,精彩活动一项接着一项。难得见到一片蓝天,放晴的方向海水湛蓝。我们乘冲锋艇在防波堤礁岛(Break Water Island)附近巡游,捕捉动物靓影,欣赏大小冰山,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雪花积压成冰川,塌落变成漂流的浮冰至少需要一万年,像这块清澈透明少有气泡的冰块则需要两到五万年。我们传递着这块冰,一口咬下去,在嘴里咀嚼,品尝时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把一块南极冰块放进一杯水中,会出现非常奇妙的现象,冰块在融化的同时会发出轻微声响,冰块也会在水面移动,甚至碰撞杯子。南极巨大冰盖都由万年冰雪积累而成,雪花中的气体在巨大压力下变成高压气体,当冰块融化时,高压气泡破裂,发出美妙的声音,同时推动体积较小的冰块移动,碰撞水杯。</p> <p class="ql-block">这片海域更多见阿德利企鹅(Adeliae),还有肥硕的大海豹。巨大的浮冰威严耸立,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极地跳水的方式与南极大海亲密拥抱,令人终生难忘。水</span>温0-3度,一跃而入,南极冰海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参加跳水的游客很多,男女老少都有,大家在通往冲锋艇跳台的通道排队,有说有笑,激动着,忐忑着。完成跳水的游客浑身淌水哆哆嗦嗦跑回来,脸上全都洋溢着开心和自豪,与排队等候的游客击掌鼓励,队伍中响起阵阵欢呼。</p> <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气氛中,轮到我和揉揉上场,勇气鼓得足足的,挂上安全绳,毫不犹豫跳入水中。我俩的动作事先没商量过,居然神同步。海水冰冷刺骨,一钻出水面就看见等候协助上岸的船员和甲板上热情的观众,还想游两下,可是安全绳已经拉紧,催促返回,没来得及体会寒冷,只剩下成功的喜悦。再有机会一定跳得更加漂亮。</p> <p class="ql-block">极地跳水的地方是梅尔乔群岛(Melchior Islands)。</p> <p class="ql-block">船方还在尼克港组织了皮划艇巡游活动。</p> <p class="ql-block">圣诞节到处呈现节日气氛,下午召开例会,专家都穿着圣诞服装。Tracy、Kelly、Marty几位老师回答了游客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Randy老师讲解了冷水浴对健康的好处,以及失温情况下人类身体反应能力的研究成果。Hannah、Jenn和Randy几位老师带领游客合唱了好几首圣诞歌曲,把节日气氛推向观潮。</p> <p class="ql-block">晚上,红松集团举办师生联谊会,虽然节目临时拼凑,但是人才济济,尽显深厚功底,小江老师和雅琨老师更是技艺超群,演出精彩纷呈,引来很多外国游客围观喝彩。</p> <p class="ql-block">船方还组织了雷斯湾(Leith Cove)雪地露营活动,参加的游客都收获满满。团友大大在朋友圈里说,“圣诞之夜,在南极半岛一个雪山顶露营。队长说风大雪大,需要挖两呎深的雪坑。这个睡袋可以抵御零下二十六度的严寒。天空不断掠过叽叽鸣叫的海鸟,雪山边的冰洋里,时时有座头鲸翻滚的波浪声。每隔一会,边上的冰川就会发生雪崩,大块的冰块砸入海水中,发出惊心动魄的巨大轰鸣声。”</p> <p class="ql-block">12月26日,原计划去夏洛特水道(Schoellert Channel),但是那边风浪太大,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姐妹们抽空去健身房活动一下。</p> <p class="ql-block">上午,游轮转弯到风浪较小的威尔米娜湾(Wilhelmina Bay)巡游。又见威武庄严、惟妙惟肖的雕塑组合。</p> <p class="ql-block">下午原计划乘冲锋艇在佛恩港(Foyn Harbour)巡游。我发现只要晴天,必有风浪。各冲锋艇都载着游客加大马力前去巡游,突然艇长肩上的对讲机响起,让各冲锋艇立即返回游轮。远远看去海面上飘来低雾,预示着风浪加剧,小艇危险。我们回到游轮上,蓝天白云,海水湛蓝,大船巡游也很惬意。</p> <p class="ql-block">船长组织全体游客到五层甲板拍合影,唯一允许飞行的无人机拍下了海神号游客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这是擦肩而过的智利磷虾捕捞船。</p><p class="ql-block">晚间例会专家介绍了南极磷虾。磷虾体长2至6厘米,最大的15厘米,体内有生物萤光器官,可以发光,所以称为磷虾。南极磷虾群居生活,密度可达每立方米1-3万只,主要以硅藻等浮游生物为食,生长缓慢,2年左右才能长成6-6.5厘米的成虾,<span style="font-size:18px;">寿命不超过7年。</span>南极磷虾是鲸类、企鹅、海豹和很多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物来源,<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维持南极生态发展最重要的生物。磷虾蛋白含量高,味道好,储量巨大,被称为南极黄金,</span>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或扩大对南极磷虾的捕捞。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磷虾渔业的管理一直遵循《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p> <p class="ql-block">晚餐烧烤barbecue,安排在露天甲板上,食物非常丰盛,可是风急浪大,游客站都站不稳,端着盘子排队左右摇晃,拿到食物立即钻进温暖的餐厅。真有勇敢者坐在露天餐桌旁大快朵颐,让我想起了极地跳水。</p> <p class="ql-block">12月27日,今天上午游客在半月岛登陆。半月岛(Half Moon Island)因形状像弯弯的月亮而得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群山环抱,白雪皑皑,海湾婀娜,是一个纯净美丽的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半月岛岸边有一艘废弃木船,据说是100多年前挪威人的捕鲸船。100多年前挪威人驾着这样的小船出海,千难万险难以想象。自从1773年英国库克船长发现存在南极大陆以来,各国探险家前赴后继进入南极,除少数幸运者生还外,大部分探险者都葬身南极冰原。这些船只遗迹是南极探险和捕鲸历史的见证,现在成为企鹅和其他动物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半月岛一侧有裸露的岩石和锯齿形峭壁,是一处庞大的企鹅栖息地,有大约3300对帽带企鹅栖息生活。企鹅食物主要是磷虾,磷虾体内含有红色虾青素,磷虾吃多了,企鹅粪便呈粉棕色,把大片白茫茫的雪原硬生生染成了粉棕色。这里还有南极燕鸥、蓝眼鸬鹚等海鸟筑巢,周围还见到好几只大海豹。</p> <p class="ql-block">半月岛见到的企鹅绝大多数都是帽带企鹅(Chin Strap),它们下颌有一条黑线,像帽带一样。偶然也能见到白眉企鹅。</p> <p class="ql-block">两只海豹互动。</p> <p class="ql-block">我参加了长距离徒步项目,在半月岛上大约行走了七公里。我参加过很多徒步活动,这次徒步最为独特,最令人难忘。海岛冰原上寒风习习,万物冰封冻结弥漫着静谧,人们感受到与世隔绝的宁静,沉浸在与尘嚣无关的童话世界,让人心生敬畏。大家默不作声,静悄悄地行走在宁静美丽的世界,欣赏,拍照,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赞叹交流,生怕打扰这静谧之美,只听见雪地上脚步沙沙作响。</p> <p class="ql-block">1953年,阿根廷在岛上建立了南极卡马拉科考站,用于观察研究企鹅和海鸟。阿根廷在南极建有13个科考站,我们此行见到了三个,一处在天堂湾,一处在半月岛,一处在乔治王岛。</p> <p class="ql-block">爬上一座山丘,俯瞰月亮湾,美景直击心灵。</p> <p class="ql-block">行走真的有力量。在这片纯净的冰原天堂,我们以行走观照内心,在宁静中唤醒力量。</p> <p class="ql-block">坚韧美丽的苔藓,在冰盖下在石缝中倔强生长,一百年不够就再长一百年,点点滴滴为雪原带来生机。</p> <p class="ql-block">恋恋不舍告别半月岛,我们回到游轮上。Tracy老师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现状以及应对趋势的讲座带给游客深入思考。南极大陆98%地区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最厚的冰层达一英里。这些冰层相当于地球淡水总量的70%。如果这些冰层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200英尺。人类正在探索将气候温度升高控制在1.5度范围内,将对气候的关注转化为行动,扭转气候危机。</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轮来到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巡游。乔治王岛建有20多个国家的科考站,中国1985年建设的第一个科考站长城站坐落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乔治王岛各国科考站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左侧是智利科考站,右侧是俄罗斯科考站,右侧山上是俄罗斯站修建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这一处智利站是南极各国科考站中规模最大的科考站。</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科考站。</p> <p class="ql-block">要成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前提之一就是在南极设立考察站。中国经过实地考察,确定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部为南极长城站站址,于1984年12月31日举行了奠基典礼。队员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分昼夜施工,在短短27天内完成了长城站的建设,彰显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拼搏精神。</p><p class="ql-block">中国在南极建有长城、中山、昆仑、泰山、秦岭和罗斯海新站六个科考站,长城站在乔治王岛,中山站位于拉斯曼丘陵,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西南方向7.3公里,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秦岭站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斯海新站(在建)</span>位于罗斯海区域沿岸。</p> <p class="ql-block">我们没能上岛参观,但是站长专门录制了视频介绍长城站,欢迎远道而来的祖国亲人,还发送了他们在长城站拍摄我们游轮海神号的照片,看得我们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远眺长城站。</p> <p class="ql-block">中国游客来到甲板上拍照合影,身后是长城科考站。</p> <p class="ql-block">在下午例会上,Hannah老师讲述了英国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 Shackleton)的传奇经历,以及他百折不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沙克尔顿于1914—1916年带领26名队员驾驶“坚韧号”木船前往南极穿越,历尽万般磨难,虽然没能穿越南极,但他凭借超强的意志、智慧和协作能力,成功地把所有队员带回了家,被誉为“最伟大的失败者”。Hannah老师把沙克尔顿的事迹写成歌词,自弹吉他,带领大家用熟悉的曲调演唱出来,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震撼。 极地纬度公司把沙克尔顿的名字绣在冲锋衣的领口和袖子上,宣传他的精神,激励队员们。我立即购买了《极地重生》(Shackleton's Journey)书籍,人回到家书也到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游轮组织了联谊活动,演出节目精彩纷呈,船员各个一专多能,才华横溢,在幕后工作的餐厅和客房服务人员走到前台,献出了热情欢快的节目,游客激情高涨,开心地参与其中。</p> <p class="ql-block">从27日夜间开始,游轮驶入德雷克海峡。穿越海峡的两天我又停摆了,水米不进,苦苦坚持。出发前探险队长分析天气和海况,说德雷克海峡海浪4米,游客叫苦不迭。去的时候海浪2.5米,已经吃尽了苦头,回来海浪4米怎么办。其实一切顺其自然,都挺过来了。后来我们得到消息,海神号回到乌斯怀亚,第二天就带着另一船游客去往南极,赶上了8米大浪,说诺大的餐厅只有三个人吃饭。看到我发的朋友圈,几个去过南极的朋友说,我很幸运风浪不大,他们赶上了10米和六七层楼高的大浪。好事多磨,在南极之行的收获面前,风浪不值一提。</p> <p class="ql-block">12月28日,游轮继续组织参观驾驶室活动,让游客了解这艘游轮的现代化设计和安全性能。</p> <p class="ql-block">在甲板上组织观察海鸟科普,还指导如何观察云层。Hannah老师的讲座“南极伟大的女性”令人感动。Tracy老师的讲座“南极的地质形成和运动”让我们看到了亿万年前的南极和未来可能呈现的南极。</p> <p class="ql-block">包饺子活动很有趣,但是我们更想回家吃饺子。</p> <p class="ql-block">航行接近尾声,游轮组织了全体人员见面会,船长、船务技术人员、探险队老师、客房和餐厅服务人员轮番出场,接受全体游客的检阅,游客对他们的服务表示衷心感谢。</p> <p class="ql-block">晚餐时大家频频举杯,互祝问候,多日旅行队员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12月29日下午,游轮返回乌斯怀亚港湾。</p> <p class="ql-block">这是海神号航海日志,总行程1837海里。</p> <p class="ql-block">野生动物观测记录。</p> <p class="ql-block">从12月20日到29日,10天的南极探险结束了。这10天南极之行完全超出了旅游的意义,它是科学之旅、探险之旅、环保之旅、营训之旅、审美之旅、友谊之旅,是完美之旅。</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着队服相约来到十天前集合出发的牌子下,再次留影。十天的南极旅行,让我们无限感慨。那一片壮丽的大陆圣洁纯净,到处孕育着神奇,那是地球为人类留存的最后一块净土。我们的头脑受到洗礼,我们的眼睛获得馈赠,我们的心胸升华宏达,我们的身体轻盈坚强,生命似乎赋予了新的意义。这次旅行是最震撼人心令人难忘的旅行,不可用价值衡量,有幸踏入南极, 此生足矣。</p> <p class="ql-block">一对印度和中国夫妇受到我们的感染,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他们询问了很多海神号的情况,原来他们第二天就要乘坐海神号前往南极。他们夫妇俩几年前去过南极,乘坐的是大型游轮,没有登陆陆地。我们简短介绍了游轮服务情况,非常肯定地说,这次你们一定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12月30日清晨,离船的时候阴雨绵绵。舍不得服务妥帖的游轮,舍不得朝夕相处的探险队员和船员。探险队员们列队站在雨中目送我们离开,我们泪水涟涟。</p> <p class="ql-block">从乌斯怀亚飞三个半小时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入住洲际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12月31日早晨,我们与钢琴课江宗瑞老师和美术课雅琨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的最后一天,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民参加马拉松运动。</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参观贵族公墓-阿根廷雷科莱塔公墓(<span style="font-size:18px;">Recoleta)。 这里安息着我们熟知的贝隆夫人,还有23位阿根廷正副总统,以及萨米恩托等著名的艺术家、作家和科学家,</span>墓室配有精美的大理石或青铜雕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女人桥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著名街景,通体白色,很像一个穿着白色长裙的窈窕淑女,加上桥墩,形状又像跳着探戈的高跟鞋。女人桥可以移动,渡轮经过的时候,桥身以桥墩为支点旋转90度打开,让船只通过。</p> <p class="ql-block">雅典人书店<span style="font-size:18px;">(El Ateneo)</span>被评为“全球最美书店”,是全球第二大书店,前身是一座建于1919年的剧院,2000年改造成书店。穹顶壁画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博卡青年队主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曼多体育场(Armando),</span>人称糖果盒足球场。</p> <p class="ql-block">在街头与马拉多纳雕塑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博卡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4年最后一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宜诺斯艾利斯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1小时,</span>中午13:00我们在餐厅吃饭,正是北京时间跨年十分,我们在餐厅一阵欢呼,举杯同庆,祝愿祖国亲人新年快乐,带着新的希望在2025年幸福生活,实现梦想。回程航班23:55起飞,我们在航班上互祝新年,迎接2025年第一缕曙光。我们在伊斯坦布尔转机,1月2日回到北京。我祝愿各位亲朋好友2025年新年快乐,每一天都充满阳光欢笑,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心想事成,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可以告慰先生,我们造访南极的愿望终于实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