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位于山西省万荣县城内西大街,又称泰山神庙,是祭祀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庙宇,据《封神演义·姜子牙归国封神》上说“敕封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福祸”。该庙的创建年代不祥,据庙内清乾隆年间《重修飞云楼碑记》载,距今1370余年。该庙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飞云楼、午门、献殿、香亭、正殿、阎王殿、十八层地狱,经历代维修,仍保持元代建筑风格。<br> 东岳庙内主要建筑飞云楼,高23.19米,纯木结构,全楼斗拱密布,玲珑精巧,造型华丽,和应县木塔相互辉映,被誉为“南楼北塔”,有“中华第一木楼” 的美称。东岳庙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三晋大地重要的文物旅游圣地。 午门<div> 午门,面阔七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明代建筑风格,梁架简朴,不施彩绘,檐下两侧有28通功德碑,记载有历代修葺募捐的相关内容。<br></div> <p class="ql-block">飞云楼</p><p class="ql-block"> 飞云楼,通高23.19米,平面呈方形,底层左右筑壁,前后穿通,四根通天柱直达楼顶,明三暗五,十字歇山式楼顶,檐下斗拱密布,全楼共有345组斗拱,其结构精巧,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又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其建筑模型被德国的国家建筑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并作为镇馆之宝。</p> 飞云楼(手机拍摄) 献殿<div> 献殿,又称“南天殿”,面阔七间,进深六椽,明间采用移柱造,前檐下明间有大额枋手法,粗梁瘦柱,单檐悬山顶,明代建筑风格,原为古代陈列贡品、祭祀遥拜之所。<br></div> 香亭<div> 香亭,即“献亭”,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为4.05米,十字歇山顶,原为朝拜者焚香行礼的地方。香亭由四根蟠龙石柱支撑,四周设望柱、狮子栏板,雕工细腻,造型生动,并留有明正德年间题刻。<br></div> 阎王殿<div> 阎王殿位于东岳庙最北端,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四架梁后接单步梁,通檐用三柱,单檐悬山顶。该殿创建于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据题刻载,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大修,殿内供奉地藏菩萨。<br></div> 摄于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