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风山基督教丛林

浪迹南山

<p class="ql-block">  丛林原本是佛教的说法,主要指禅宗寺院,后来教律各宗也仿照禅宗称为丛林,意为僧众和合一处,如同树木聚集有规矩法度可循‌。</p> <p class="ql-block">  道风山基督教丛林‌是位于香港沙田的一处基督教场所,由挪威传教士艾香德牧师创办。该丛林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旨在为佛教和道教徒提供一个熟悉的交流环境。</p> <p class="ql-block">  1904年艾香德到湖南宁乡传道,为中国佛道僧侣的修道生活所吸引,苦心研习汉语和中国宗教。1923年,艾香德偕同其助理田莲德牧师在南京购置一座小山,建礼拜堂、住屋及学校,定名为景风山,用于接待僧侣访客,1927年,北伐中景风山遭波及焚毁。为寻找久安之地,1930年,艾香德在沙田购得一座荒山,命名为道风山,那时候道风山下面对的是沙田海。</p> <p class="ql-block">  道风山整个建筑山脊走势由西北延伸至东南的崖边,即大十字架所在之地,形成了原野与丛林混为一体的独特建筑。</p> <p class="ql-block">  道风山基督教丛林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手法。丛林的建筑风格,包括圣殿外形、道风山全图、圣经故事彩瓷等‌充满了中国风格,丛林内有教堂、图书馆及艺术绘瓷店,教堂的圣殿和云水堂可用于主日崇拜及退修避静‌。</p> <p class="ql-block">  此外,丛林内高12米的大十字架是丛林的标志性建筑‌,沿山脊过生命门即到。</p> <p class="ql-block">  生命门很窄,一句碣言“宽路行人多并无真意,窄门近者少内有永生”画龙点睛。</p> <p class="ql-block">  丛林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修行和学习的理想之地,小路、石刻、石俑、十字架,处处彰显中国韵味的古建筑,不仅是众多信徒参观和学习‌之所,也吸引的众多游人前往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