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施庄镇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早有先民在此耕种劳作、繁衍生息,兴盐铁蜃蛤。砚台墩也有古墓之可能,北面之水塘可能为取土堆墓形成,墩周居民当初在建房挖土之时,多有挖到陶罐、棺木等物,那时人没有意识到这些可能都是文物,随地抛弃。几十年前,黄氏后人曾挖掘到两陶盆相扣中有纯黑圆镜状物一块。因不识,遂携之之县城中一银匠店请之鉴别,店主称其不识,让黄氏后人置其物于店中,请人识别,让黄氏后人隔日来取。黄氏后人回,隔日至店,人去店空,携物逃也。这是听老王讲的。</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60年代,王上王从部队退伍返乡,娶第n+1代黄道士家次女为妻,大队给了他们砚台墩南坡面的一块地,称这里是他们未来的家,后来,老王就出生在这个家里。从此,砚台墩周围就有了第一户人家;然后苏州市的一户林姓下放知青,住到了王家的东边,再然后是倪家、丁家、张家等,陆续的在砚台墩的周围就形成了一个多姓杂居的居民点。多姓杂居点与同宗族姓氏村落相比缺少一种血缘的凝聚力及同宗文化的传承力,邻里之间经常因为房屋临界、田地边界、鸡鸭鹅等等等等而矛盾不断。对于砚台村的现代故事,当留待后人评说,我难以置喙。我在那里住了八九年吧,在孩子八岁时成功逃离,搬进了县城。</p><p class="ql-block"> 我所初见之砚台墩,是一高约2.0米直径5.0米左右土墩,墩顶平坦,上有数棵老槐树和杂树,树底下是一地顶着黄伞的蒲公英,一片竹林三面围绕,北面有一形如饱蘸墨水的毛笔头状的水塘,而笔杆正是那一直延伸到阡陌良田的中灌溉的沟。临空俯瞰,或许这正是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2015年,砚台村拆迁,被合并到了锦仁居委会,在原址上建了阜宁县实验初中苏州路校区,在建设时,学校留下了砚台墩,并在其上建设亭台一座,如今,墩上绿竹成荫,一块石头蹲立其边,上面“砚台墩”三字赫然醒目。从此,砚台村就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或许沉积在河床,或许随那滚滚东逝水奔向了大海。</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我将带着孩子的孩子来到这里,指着这土墩对ta说:“这里,曾经是你父亲的父亲的家”。</p> <p class="ql-block">此文作于2021.03.22,2025.01.20搬至美篇烟火玲珑作品集。</p>